第三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60 >> 2016年03月25日 星期五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中国“广东瘤”研究走向世界

作者:肿瘤防治中心 刘需 黄金娟

马骏教授领衔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鼻咽癌诊疗团队致力于该病研究三十年,系列研究使得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由73%提高到84%,后遗症由66%降低到42%。研究成果不仅通过指南推广到全国,更有4项研究被全世界最权威的美国NCCN指南引用。他们的“鼻咽癌诊疗关键策略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也是他们继2009年获此殊荣以后,再次斩获该奖项。

马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杰出教授、广东省“南粤百杰”、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第十届丁颖科技奖获得者、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和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主要学术贡献:发现鼻咽癌分期标准中遗漏的咽后淋巴结转移对预后有重要影响,将其定义为淋巴结分期中的N1亚期,被国际抗癌联盟/美国癌症联合会(UICC/AJCC)采纳;发现鼻咽癌辅助化疗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却徒增了毒副反应,避免过度治疗,被世界最权威的美国和欧洲治疗指南采纳。代表性研究成果发表于Lancet Oncol(2篇)和J Clin Oncol(2篇),入选2012年“国内医学十大新闻”和“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一等奖5项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09年和2015年)。

中国鼻咽癌的发病率居世界第一,新发病例占全球的40%,尤其高发于广东等华南地区,因此有“广东瘤”之称,这也是唯一一个以地名命名的恶性肿瘤。鼻咽癌恶性程度高,因肿瘤位于头部的中心,可向上侵犯大脑,导致颅神经损害,也容易发生骨、肺和肝等远处器官的转移。放射治疗是国际上公认的鼻咽癌主要治疗方法,但治疗效果不尽人意,中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长期徘徊在60%左右,且治疗后放射性颞叶坏死等后遗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改善诊疗效果,我们团队从几个角度进行了研究。

筛选高危病人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和大多数肿瘤相同,有没有扩散直接影响着鼻咽癌治疗方案的选择。PET-CT能够敏感地发现肿瘤扩散病灶,因此,美国指南推荐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该检查,以确定肿瘤有没有扩散,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然而每次PET-CT价格昂贵,每次检查近万元,使其在我国难以推广,那么能否缩小该检查范围呢?

我们通过580例患者的前瞻性研究发现,EB病毒DNA拷贝数高和淋巴结转移晚期的患者,才容易发生肿瘤扩散。如果在这组高危病人中选择性使用PET-CT检查,在大幅降低经济成本的同时并不会影响诊断准确性,由此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PET/CT使用策略。这项临床研究不仅有利于合理地配置医疗资源,而且还部分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研究结果在国际权威的J Clin Oncol杂志上发表时,杂志副主编发表特别评论认为,本研究创造性地结合分子和临床指标筛选高危患者,研究思路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示范作用。世界著名媒体路透社对此作了专题报道。

关于肿瘤扩散,临床上还有一种棘手的现象,即治疗前没有发现肿瘤扩散的病人,治疗后仍有部分会发生扩散。以往采用临床分期预测肿瘤扩散,但准确性低,不能反映个体之间的肿瘤生物学差异。以3期患者为例,即使接受相同的治疗,75%的患者可以治愈,但是另外25%的患者却会发生转移。因此,亟需寻找反映肿瘤生物学异质性的分子指标,指导针对性治疗。围绕这个思路,我们通过研究发现miRNA表达异常的患者治疗后转移率高,在此基础上,我们将miRNA分子指标与临床分期相结合,建立了肿瘤扩散风险的预测模型,将预测准确性提高了9%。研究结果发表于Lancet Oncology杂志后,被Nature China作为研究亮点推荐。这一系列研究也入选了2012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绘制“危险地形图” 指导精准打击肿瘤

鼻咽毗邻大脑、眼球、中耳等许多重要的器官,周围血管神经极其丰富。因此,设计精准的放疗照射范围,对降低肿瘤局部复发,减少正常组织损伤十分关键。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基于大宗病例,采用磁共振技术,绘制了鼻咽癌侵犯的“危险地形图”,将鼻咽癌侵犯范围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三个区域。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基于侵犯风险的调强放疗照射范围和剂量标准。对高中低不同危险度的区域分别给予70、60和50Gy的照射剂量,以精准杀灭肿瘤。为减少放射后遗症,我们还逐一建立了颞叶、视神经和中耳等33个正常器官的保护图谱,并界定了这些器官的安全剂量。从而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鼻咽癌正常器官的保护标准,在不增加肿瘤复发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器官。临床应用的结果表明,鼻咽癌局部复发率降低了12%,而颞叶坏死等严重后遗症减少24%。

研究结果发表在放射治疗学顶级期刊Radiother Oncol上。论文发表后被国际同行广泛采用,成为该期刊3个月内下载最多的文献之一。欧洲头颈肿瘤放疗委员会主席评论认为,图谱的建立推动了正常器官保护的研究,减少了放疗后遗症。

不盲从美国指南 提出中国方案

中晚期患者单纯放疗的生存率只有60%,能否通过联合化疗以提高疗效是研究的焦点。放疗联合化疗的主要模式包括诱导化疗、同期化疗和辅助化疗,分别在放疗前、放疗中和放疗后应用化疗。1998年,美国提出了“同期化疗联合辅助化疗”的治疗方式,称其能将中晚期鼻咽癌的3年总生存率提高31%,这被写入了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该指南长期被奉为国际通用的鼻咽癌治疗标准。然而,我们发现,这种治疗模式会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仅仅只有一半的病人能够完成辅助化疗。由于美国的研究是将同期化疗联合辅助化疗和单纯放疗进行对比,因此,这一治疗模式的获益是来自于同期化疗还是辅助化疗?如果去掉副作用大的辅助化疗,能不能取得同样的疗效?这一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我们团队先后通过两个前瞻性临床研究,分别发现仅仅采用同期化疗,同样能够明显提高中期和晚期鼻咽癌的疗效,从而明确了这一治疗方法在中期和晚期鼻咽癌中的价值,被欧洲和加拿大指南采纳。

既然同期化疗有效,那么再加用辅助化疗能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一项508例患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最终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在同期化疗基础上加用辅助化疗,不仅没有进一步提高疗效,反而明显增加了严重呕吐和白细胞减少等毒副反应,并延长治疗时间3个月,增加治疗费用2万元。研究结果在LancetOncology发表后,国际抗癌联盟委员Joseph教授同期发表特约评论,认为该研究首次直接回答了困扰临床医生多年的重大临床问题,可避免过度治疗。研究结果一经发表,即被新版美国和欧洲指南采纳,从而改变了全世界沿用14年的治疗方案,使得占新发病例90%的中晚期患者避免了辅助化疗带来的痛苦。这一研究也入选了2012年“中国医学十大新闻事件”——中国学者推翻晚期鼻咽癌治疗标准方案。

本项目聚焦于鼻咽癌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发病,多项研究成果得到全世界认可。根据《中华医学论坛报》报道,在所有肿瘤的NCCN指南中,只有7个癌种采纳了我国的研究,包括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食管癌、肝胆癌、鼻咽癌、非霍奇金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鼻咽癌、肝胆癌和小细胞肺癌占据前三甲,分别有4篇、3篇和2篇研究被采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鼻咽癌中的4项研究均为本项目取得的成果,为中国肿瘤医学走向世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