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66 >> 2016年05月18日 星期三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中大“红楼”中的紫色点缀

作者:档案馆 姚明基

按色彩心理学的理论,紫色给人以神秘、安静的感觉;喜欢紫色的人,会喜欢读书,渴望追求知识与学问。在大学的建筑中使用紫色元素,其目的显而易见,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正在加载...
  • 1/2

  • 2/2

康乐园中,掩影于绿树丛中的几十幢红墙绿瓦的建筑,以中西合璧的建筑特点,为婀娜多姿的校园添色添香,既佐证了中大的发展历史,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又以持久弥坚的建筑特色,日益增加着自身的人文价值。

综观中大的康乐园校区,红楼的红墙绿瓦已深入人心。在众多红与绿为主的色调之中,紫色,很容易被七彩斑斓的各颜色所淹没、遗忘,但这种冷色与暖色的糅合体,却以极佳刺激色的效果,丰富了中大红楼壮丽色彩的画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点缀作用。

紫色,在中国传统中,通常与帝皇、圣人相联系,因而有尊贵之意;在西方,因为高雅,更为贵族所喜爱。存在就是合理的,人们喜爱的彩虹,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彩色构成的,虽然其中的紫色,分量不大,位置也不在重要之处,但是其作用却不可或缺。

在康乐园中区,有一条纵贯南北的中轴线,紧贴中轴线两侧,是一些体量较大的,当时作为教室、科学馆等并称之为“堂”的建筑;再次之外围,是为外籍教授、本国教授居住的称之为“屋”的建筑。作为信仰与生活必需的神甫居室、教堂及小息的亭阁则穿插其中,工作、生活休闲两相宜,堪称布局合理、校园设计典范。

有一种说法,在康乐园中还有一条东西走向 的横轴线:从图书馆的西门——惺亭——乙丑进士牌坊——八角亭。此线若以中轴线交叉点计算,东短西长,难以对称,能否成立尚待考证。当年中轴线东面现图书馆位置,为马岗顶的荔枝林,难以逾越,且在马岗顶东侧,已规划了众多的“屋”,难以将横轴线延伸。

在纵横交错的校园规划当中,紫色,从校园红墙绿瓦建筑中,被点缀于关键的着眼点上,与绿色形成对比。两轴线交叉点上的建筑,是红柱紫色琉璃瓦的惺亭。惺亭,建于1928年,单檐八角攒尖顶。当年是原岭南大学“惺社”毕业生为纪念母校史坚如、区励周、许耀章三位烈士所捐建的纪念亭。甲骨文专家商承祚教授的题名,让惺亭文化价值倍增。惺亭的瓦面,背筒、瓦筒、瓦当、滴水瓦均为紫色。紫色的瓦当字纹为繁体字“岭南”,滴水瓦为荷花图案。因为紫色,使这座纪念亭瓦面字纹颜色成为康乐园内独一无二。也因为紫色,使惺亭在校园中区绿色氛围中格外显眼,这座紫色琉璃瓦的建筑,仿如中轴线上的紫水晶,与中轴线上红墙绿瓦的标志性建筑怀士堂,遥相呼应,相影成衬。这里的紫色点缀,就如同画龙点睛,妙笔生花。

马岗顶,坐落于中轴线东面,是康乐园内不可多得的岗峦,岗上绿树成荫,参天大树。以现代的标准来衡量,仍不失为建造居住别墅的好地方;当下,所在建筑群也是安居与做学问的好居所。而当年为便于东正教的传播,也为了便于信徒的祷告,1936年3月,在此建成了风格独特的马岗堂。紫色,自古以来就是宗教喜爱的颜色。基督教认为紫色代表来自圣灵、高无上至的力量;天主教把紫色称为主教色。源起于中世纪东欧的东正教,上世纪初经俄罗斯引入中国,至文革时销声匿迹了。据此,用于东正教礼拜的马岗堂,使用红墙、紫色琉璃瓦,就是顺理成章、不足为奇的事了。与周边都是两层楼的小洋房相比,它却是一层平房设计。在前后都是掩影于绿树丛中的红墙绿瓦时,马岗堂的紫色建筑此时无疑是一种宗教气氛的渲染,标新立异。鲜为人知的是,马岗堂的紫色屋面,由于瓦筒、瓦当和滴水瓦都呈八角方形,突显个性与另类,以此有别于校内其他红墙绿瓦建筑屋面圆形的用料,是中大红楼中独一无二的建筑样式。

惺亭西面,经过乙丑进士牌坊,可见一座重檐攒尖顶的亭阁——八角亭。这坐落成于1919年的建筑,屋顶全为琉璃瓦,紫气呈现。八角亭,田园阡陌环绕其间,正可谓是,紫陌花间相影衬,未见红尘拂面来。据相片考证,在八角亭落成之初,在亭的重檐之间,还镶着两排紫色通花,大概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才被改造成玻璃窗的样式;八角亭屋面的瓦当与滴水,其图案也与马岗堂、惺亭的有所不同,使用的是岭南特色的菊花和荷花,其紫色瓦当、滴水瓦的图案与颜色,也在校内众多建筑中成为唯一。八角亭建成之初,为岭大学生青年会用于艺徒学校,展销农产品之场所,后来成为了校内的小卖部。从档案的相片上考证,当时的八角亭,处于十友堂的农学院、东北面爪哇堂的学生宿舍与西面农事职员宿舍等三幢建筑的中间位置,四周为农田耕地,栽种了果树。八角亭以紫色亭立,并发挥展销学生农耕成果的功能,既点缀了周边环境,又成为了学生及家属关注的重点。八角亭还有一特点,使其与众多校内的建筑不同,在攒尖顶的“尖”上,是一盘水果造型的尖顶,里面正中还有一只肥美的田螺,昭示该亭与农事的关系。

紫色的八角亭,在校园中轴线以西,及至模范村一带,都是不可多得的紫色精妙点缀。

如果以紫色呈现的整幢建筑归类,康乐园校区内以上述这三幢建筑为主。这三幢建筑,其中马岗堂、八角亭以红砖墙、紫色屋顶为主要搭配;而惺亭则以紫色攒尖顶朱红色柱子搭配;三幢建筑色调和谐,各有个性特点,紫气灵现。

在中大红楼中,还有一幢楼堂,较多地使用了紫色元素。哲生堂,落成于1931年8月,歇山单檐式琉璃屋顶,绿瓦琉璃脊,紫色屋脊;整幢建筑屋基、墙身、屋顶三段分明,墙体为明黄色,南北各饰八根红色圆柱;在二楼与三楼之间的外墙上,用紫色瓷片,拼若干组相同花案镶在两根红柱之间;外围二楼走廊上护栏,镶嵌的琉璃通花砖;大楼从上往下看,屋脊、墙体、护栏等构兀上、中、下三线均穿插着紫色;横看,紫色的墙饰与黄色的墙体、红色的立柱形成对比相衬,整幢楼的色彩层次丰富,对比极度强烈。相比之下的模范村的建筑,露台上仅用紫色通花,哲生堂则是浓郁中显出了高贵,彰显书雅之气。

紫色,在中大红楼的红墙绿瓦建筑中,通过细节的点缀,溶入了校园内多幢楼的搭配中。它不但丰富了校园内建筑的色彩,还丰富了红楼外墙的层次感。

紫色通花,丰富了色彩层次。在那建筑材料、品种单调的年代,中大红楼中较多地在楼宇中把它作为护栏装饰加以使用。如麻金墨屋一号南面、模范村十余幢楼二楼露台的护栏、及前面所述的哲生堂二楼外围走廊护栏、美臣屋一号的外墙二楼及南面的门饰等,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些紫色通花的影子,这些娇艳的紫色丰富了各楼宇的护栏外观颜色层次,并起通风透气作用。

紫色的墙饰,简单而美观。装饰,作为建筑文化的一个元素,是古旧建筑中重要组成部分,紫色装饰,在多幢中大红楼中有所体现。把紫色通花,作为装饰性点缀,镶嵌于墙上,甚至于门面。如马应彪招待室的正门,红砖墙面上只有几排紫色通花作装饰,几乎没有其他装饰元素了,简约且大方得体;爪哇堂的北面,亦以紫色通花将楼牌名勾勒并在题名墙上以小通花规则排列作衬;中大红楼中的美臣屋一号、宾省校屋、爪哇堂、何尔达屋及以西院和科学馆别称的陆达理堂、十友堂等建筑的四周外墙,均在一楼与二楼间,或二三楼之间,镶嵌了紫色通花;更绝的一景是位于怀士堂东南侧的谭礼庭屋南面,在靠近屋顶处,分别镶着四个紫色通花,作天花的透气口。简单的紫色通花,经久耐用,价廉物美。

紫色的脊筒,大气端庄。中大的红楼,大多使用了中式大屋顶的构件,而屋脊上的紫色琉璃脊筒,以明快的线条勾勒了屋面的轮廓,反显屋面之大气。如哲生堂、陆佑堂等的屋脊,主脊和戗脊就是以紫色脊筒为主,与绿色瓦筒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比,丰富了屋面的色彩层次。

按色彩心理学的理论,紫色给人以神秘、安静的感觉;喜欢紫色的人,会喜欢读书,渴望追求知识与学问。在大学的建筑中使用紫色元素,其目的显而易见,也算是煞费苦心了。这也许是当初红楼设计者考虑的因素吧。

紫色,点缀着中大红楼的同时,以其神秘的暗示,让涉足其中的学者,汲取知识发奋图强,实现梦想。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