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73 >>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聚焦中国南海 经略深海远洋
建设世界一流“海洋学科群”


“南海科学考察计划”首航自今年8月8日至9月7日,历时31天,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等33位师生参加。这是中山大学自1928年在国内率先对西沙群岛开展科学考察以来,首次由学校组织的综合海洋科考。

此次科学考察采用筹集经费“借船”的方式开展,共分为两个航段,共在100多个站位采集了上万份样品。以学校资金支持为主,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若干研究项目,以整个南海北部的大陆架及2000米水深海域为调查对象,在海洋生态、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地质、海洋大气、海洋沉积等多个学科展开研究。

“南海科学考察计划”是中山大学重点发展海洋学科群的重要体现。此前,中山大学专门成立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培震教授担任中心主任,明确了中山大学海洋学科群“聚焦中国南海,经略深海远洋,探索未知世界,造福人类社会”的使命,宏观规划、统筹协调中山大学海洋学科群的建设。

正在加载...
  • 1/9

  • 2/9

  • 3/9

  • 4/9

  • 5/9

  • 6/9

  • 7/9

  • 8/9

  • 9/9

“南海科学考察计划”主要内容

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1 围绕“珠江陆源营养物质输入南海近海形成大气的新碳汇”的科学假设,研究不同尺度物理-化学-生物耦合的生态系统碳源汇过程。其意义在于珠江河流输入的氮通量是目前国家尚未考虑的新碳汇,对这一新碳汇的估算对我国碳减排策略和国家在国际碳减排谈判中起重要的作用。

2 为未来“南海第二次季风试验”提供观测数据支持。南海地区是海陆气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区域之一,这次观测数据将有利于研究南海地区航线区域的海陆风环流、大气污染、南海边界层高度、气溶胶消光、云等特征和变化机制,为组织“南海第二次季风试验”打下基础。

3 为研究南海北部沉积作用与环境效应系统采集了样品。在南海北部大陆架系统采集了沉积物的样品,用于研究南海北部末次冰期以来的沉积空间展布特征和沉积体系的年代序列揭示海洋的沉积作用、古环境和古气候演变及海平面变化过程,为南海的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基础资料。

4 加快南海海洋环境数学模型的建立。目前学校科研团队已建立珠江流域数学模型和区域海洋环流数学模型,这次观测的水文和环流等数据将为下一步这些模型与广东近海数学模型耦合,实现南海区域从流域—近海—深海的全过程建模奠定基础。

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培震院士:

中山大学将在海洋科学方面有所作为

采写 / 刘嘉

1 “海洋学科群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南海科学考察首航是海洋科学研究中心近期的工作之一。”

推动南海科学考察首航是海洋科学研究中心近期的工作之一,是大家的功劳。发展海洋学科必须真正走向海洋,只有通过对海洋开展实际的科学考察,才能积累经验、培养人才、建设队伍和出优秀成果。今年的首航科考主要依托海洋学院殷克东教授的国家项目,以整个南海北部的大陆架为研究对象,综合了海洋生态、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地质、海洋大气、海洋沉积等多个学科,是中山大学的首次综合海洋科考。马骏副校长、科研院、海洋科学学院、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和海洋科学中心办公室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首席科学家殷克东教授功不可没,我只是起了一点策划和协调作用。

今年的首航是学校筹集经费借船科考,冬季还将开展第二次科考,将进入南海的深水区。未来几年,学校每年都会采用这种方法持续组织南海科学考察,直到我们自己6千吨级的海洋科考船的建成。推动南海科考的目的,不仅是为海洋学科群的发展培养人才,为将来科考船建造及深海远洋考察积累经验,同时也向科学界发出信号,中山大学来了,中山大学将在海洋科学方面有所作为。

除了组织首航科考之外,海洋科学研究中心通过三四个月的运作,逐渐明确了中山大学海洋学科群要“做些什么”,明确了发展目标,这是最重要的东西。学校层面非常重视,将海洋学科群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努力打造为未来学科发展的亮点之一。为此,我们明确了中山大学海洋学科群的使命,即“聚焦中国南海,经略深海远洋,探索未知世界,造福人类社会”,确定了以南海为当前的研究重点,最终走向深海远洋。中国未来要成为海洋大国和海洋强国,需要在远洋深海方面有建树、有话语权。中山大学除了担负起探索未知世界的重大使命外,还要在满足国家对海洋科技的需求方面做出贡献。

2 “中山大学发展海洋学科群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

中山大学发展海洋学科群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

第一,中山大学的海洋科学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前一阶段媒体有很多报道专门谈到“西沙群岛是中山大学的校产”。虽然有点儿不准确,但是当时的国民政府的确委托中山大学管理西沙群岛的磷矿资源。1928年,中山大学率先对西沙群岛开展科学考察,领导此次考察的就是中山大学地质系的朱庭祜教授。考察的第二年,西沙群岛就成为中大地质系的实习基地。从这一点来说,国内其他单位对南海研究的历史远远晚于中山大学。

第二,中山大学一直都有海洋研究的基础。海洋科学学院已经成立八年之久。在此之前,相关院系在海洋生物、海洋化学、南海矿产资源和地质构造等领域的研究有了相当的学科积累。现在学校通过凝练学科方向,将海洋学科作为发展重点,无疑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中山大学发展海洋学科群不但有多学科的积淀,更有便利的地理条件,因此中大在海洋研究方面相比其他高校而言,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三,中国要成为海洋强国,这是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但制约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人才的缺乏。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在海洋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远远滞后于国家的需求,位于“南海门户”、海洋科学实力雄厚的中山大学有责任、有义务发展海洋学科群,满足国家的急需。

第四,广东提出要建设海洋强省,大力发展蓝色经济,培育海洋新兴战略产业。中大作为广东著名高校,从地理位置来说可谓“南海门户”,理所应当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南海、经略南海是中山大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广东对中山大学发展海洋学科群给予了许多实质性的支持,地方政府的需求和支持也正是中山大学建设强大海洋学科群的动力之一。

相信通过未来若干年的建设,中山大学将拥有非常强大的海洋学科群。

3 “海洋科学研究中心职能是宏观规划、统筹协调。”

海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自然对象,对它的研究需要涉及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工程和海洋人文社科等学科领域。中山大学的优势正是体现在多学科和综合性上,学校成立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就是想发挥多学科优势,将海洋学科群推向新的高度。

例如,这次南海科考首航设计的科考内容,覆盖海洋生态、大气科学、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地质等多个学科;下一阶段,海洋历史、海洋考古、海洋经济、国际法等人文社会科学也都会介入。学校首先发展海洋科学与海洋人文社会科学,同时筹备组建海洋工程学院,发展海洋通讯、海下智能装备、海底工程等学科领域,逐步推动海洋科学、技术、工程和人文社科的融合发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海洋科学中心下一步的主要职能将是:凝练海洋学科群的发展方向,制定海洋学科群的宏观规划,对海洋学科群的建设任务提出意见,建设海洋学科群的公共研究平台,制定海洋学科群的运行管理机制。总的来说是:宏观规划,统筹协调。

首席科学家殷克东教授:

“梦之航”助力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发展

采访、文字整理 / 张亚锋 摄影 王也

迎着海风,倚着波澜壮阔的南海,中山大学南海科考首席科学家殷克东教授在甲板上和我们分享了首航从启动到入海的点点滴滴,并从一个资深“海洋人”的角度分析了目前中大在海洋科学学科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困难,同时也对中大即将建造的科考船进行了描画和期待。

“首航标志着中大的海洋科学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问:殷教授,您是首航的主要发起人和推动者之一。作为资深海洋人,您参加过很多航次,这次作为中大南海科考首航的首席,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

殷克东教授:作为中大南海科考首航的首席,我特别高兴和兴奋。南海科考首航标志着中大的海洋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开始与海洋真正地打交道。对我个人来说,这也是一次dream cruise(梦之航),虽然我们现在租的这个船设备不算好,但这是一个成长过程,对于我们的发展是有利的。将来我们中大自己的科考船建好后,学校跟海洋相关的各个学科就可以有更大的自由,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之航”。

“中大发展海洋科学最大的困难,是缺少海洋学专业人才。”

问:现在国家正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学校“十三五”规划也把海洋学科群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您觉得这个发展方向最大困难是什么?

殷克东教授:目前,我们中大发展海洋科学最大的困难,还是缺少海洋学专业人才。海洋科学包罗万象,上船的工作以海洋学专业为主,最缺的应该是海洋学专业的人才。需要不断通过上船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来培养专门的海洋学人才。

“建设大海洋科学群,是一个很现代、很先进的理念。”

问:对于这个发展方向,您又有哪些想法和建议呢?

殷克东教授:学校正在珠海校区建设大海洋科学群,这是一个很现代、很先进的理念。我们可以集中海洋科学、大气科学、地球科学等和海洋相关的学科,以及将来的海洋工程、海洋文明和海洋法、经济管理等学科。我觉得这些跟国际海洋学科发展是吻合的,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大在国内海洋科学方面还不具备很强的力量,我们就像一张白纸,但正因为是白纸,才有机会画出更漂亮的作品。这次首航是在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的协调下完成的。我的想法是,既然是发展新兴的学科,就应该引进先进的机制。比如我们可以召集引进一些人才,将这些人才放在各个学院,把海洋中心作为一个学校的综合大平台来建设,建立一个强大的海洋科学群,通过这样一个新的机制,建设我们所期望达到的目标。

“首航具有很重大的科学意义。”

问:您觉得首航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殷克东教授: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第一,科学意义。我们这个航次的覆盖面积,几乎是整个南海北部,从海南东部到台湾西部,而且夏季也是南海一个特征性的季节,受河水的影响是最大的,季风也是一年最强的,这些都意味着夏季是一个很特征的海况,具有很重大的科学意义。第二,中山大学要开展海洋研究,就应该从家门口的南海进行全面的研究,从政治上来说是我们迈开了向海洋进军的第一步。

“希望中大自己的科考船是世界一流的。”

问:中大要建自己的科考船,您对未来的科考船有怎样的设想?

殷克东教授:引用校长的话,“希望这个船是世界一流的”,是有特色的。我们和多家造船厂、船舶设计研究单位一起研讨,如何建造自动化更高的科考船,比如无人控制,另外可以进行同时采样,提高船的利用效率。不用像现在的航次中,各个作业,比如采水、采泥、水下仪器下放都需要排队。在2000米海深作业,一次缆绳来回就要1—2个小时,这样排队就需要5—6个小时,非常耗时。如果做到无人控制和同时采样,可以极大地节省时间。将来的科考船,我希望在这些地方有其先进性。

手记

● 2016年8月8日,湛江调顺镇码头,全体科考队员17:30在科考船餐厅集合,杨建林领队、殷克东首席和船长分别讲话,然后是安全演练。船长的一句话令人感动,他说:“上了船就是一家人了,要相互照顾”,说得真好!记下了。18:00悬挂科考队旗,启航!南海那么大气,我就要去看看了!

大气科学学院 王宝民

● 在整个航次中,我们基础参数组的任务是比较重的,熬夜加班是常有的事情,但也正是这么沉重的压力,促进我们成长。我很高兴,能见证两个师妹的蜕变,从一开始由我带着依然手忙脚乱,到最后有自己的想法以及改进的方法,有条不紊地将参数都采集完成,算真正地锻炼出来了。而我自己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毕竟不是以前那个只想完成任务的小师弟了。作为基础参数组唯一的男生,唯有扛起大旗,一个航次下来,一身的伤痛,但这就是出海,没有过多的抱怨,少说话,多做事,出海如此,生活更应如此。

海洋科学学院 李健乐

● 作为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的代表,有幸成为科考船上地质实验组组长,与李冠华副研究员、刘汇川博士后、研究生李庶波、彭杰、王玉琨,海洋科学学院研究生关瑶共7名组员团队合作,总共采集了20根柱状沉积样和2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

此次南海之旅是我与南海的第三次亲密接触,也是最记忆深刻和最具挑战性的一次。首先,此次科考除去避风和停靠码头补给的时间外,有效作业时间只有二十多天,时间紧,任务量大。其次,由于遇到恶劣天气,风高浪急,不少科考队员都出现了晕船呕吐,使地质取样工作受阻。第三,由于有些计划内的地质采样站点生物礁发育,基底较硬,好几次都无法采集到理想的样品,我们只有在同一站点多次反复采样,艰苦作业,直到采到理想的样品。尽管遇到以上困难,但在科考船上地质组员通力协作,首席科学家殷克东教授的指挥和调度,以及船上水手们帮助下,最终完成了地质取样工作。

科考船上的生活有苦有乐,经历了晕船和多天的熬夜取样,地质样品取上甲板的那一刻,身上的苦和累立刻烟消云散,一种成功感油然而生。在这些天里,我们见到了远方的繁星和跳跃的白海豚,欣赏到了南海最美的日落和日出,经历了大风大浪的洗礼,去到了未曾到过的远方。这段经历不仅为我们日后的南海科考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是我人生宝贵的财富。

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 李牛

亲历

图/杨建林、黄龙舟、张亚锋等

文/黄龙舟、黄怀球等

※难忘·集体过生日

8月16日是90后科考队员黄芳娟的生日,刚好碰上回港避风,队员们上岸给她买了个蛋糕。恰巧科考队员刘沁宇也在前几天过生日,杨建林领队的生日也在近期。于是,队员们为8月份生日的杨建林领队、刘皓、刘沁宇、黄芳娟一起过了个简单的生日。在船上大家拿出自己的零食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们。

杨建林领队说,黄芳娟刚出航不久就晕得厉害,在卫生间里吐了一个小时,但是经过这些天都挺过来了,这个广西小姑娘真坚强!

※惊喜·偶遇鱼群

经过两天的纵深航行,进入近4千米水域,突然船员发现海中漂浮一个巨大的树头,惊呼“有鱼群”,树头下将是数千条的千斤鱼群。船员在船尾钓到了马鲛鱼,大的差不多二十斤重。船员边熟练地处理“胜利果实”,边告诉队员,他们看到远处有木头等浮游物漂过来,就知道会有马鲛鱼跟着,因为下面的浮游生物丰富,是马鲛鱼的至爱。海上的工作其实大部分时间是单调枯燥的,偶遇的鱼群让队员们着实兴奋不已。

除了鱼群让大伙兴奋,飞翔的海鸥也成了队员们的小伙伴。航行期间,经常看到海鸥在船的周围飞翔。船长告诉队员们,海鸥老跟着船是因为船航行时泛起海浪驱赶小鱼浮上水面,甚至在海面上飞跳,海鸥更容易捕食。

※晕船·好好吃饭是大问题

航行开始前,首席科学家殷老师说有一种海洋精神叫“晕船不是不干活的理由”,他还强调,这是精神,也是纪律。南海科考不易,连好好吃饭都是大问题,队员有时甚至把晕船药当饭吃,对身体和心理都是个巨大的考验。

科考船在湛江起航时候配备了200吨充沛的淡水,每天丰盛的新鲜果瓜、酸奶鲜奶和饮品,甲板上饲养了充足鲜活的肉禽,为大家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保障。

然而,晕船之后饭菜是吃不下的,有时候只有几个人到饭堂吃饭。地质组的彭杰同学晕船反应最大,曾经一天都没有到餐厅吃饭。杨建林领队和黄怀球医生都很担心,劝说他必须进食以维持体力和精力。风浪小一些时,队员们状态好转,彭杰也终于到餐厅吃饭,大家才放下心。

科考船上的最佳伴侣其实是泡面、饼干。因此上船前,队员每个人都配备了一箱泡面。黄医生也摇身一变成了黄大厨,独门秘方煮的面条赢得越来越多的“食客”。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