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79 >> 2016年12月02日 星期五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学子风采

让热爱成为科研的内在驱动力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侧记

作者:本报记者 李曈

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由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协会基础医学教育分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医药学科基础医学专业与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意在考察学生在基础医学阶段的本科生的科学思维和科研能力。这项赛事规格极高,与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同为面向医学院校学生的两大国家级比赛。

正在加载...
  • 1/5

  • 2/5

  • 3/5

  • 4/5

  • 5/5

周末,中山大学北校园的科技楼安静却不冷清。轻轻推开一扇实验室的门,都能看见正在作业的实验台,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密密麻麻的待测试样本,精密的科技仪器背后,总有一张屏气凝神、专心致志的脸孔。这是科研工作者的日常生活,也是参加科研竞赛的选手们必须经历的实践训练。

2016年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上,在中山医学院高国全副院长的带领下,我校派出的六支队伍都载誉而归,收获了三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和两项三等奖,创参赛以来的最佳成绩。这六支实力超群的学生科研队伍,涵盖了来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五年制和八年制的优秀学生,其中李妍、梁烔舟和王冠男分别代表各自项目组前往哈尔滨比赛现场进行报告展示,并获得了最高奖项。近日,同学们和指导老师们忙里抽空接受了校报的采访,围绕比赛、科研生活畅所欲言。

李 妍: 全国大赛的“新鲜人”

记者刚到科技楼,迎面走来了一位神采飞扬的小姑娘。她是李妍,中山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2014级的学生,是本次参赛队伍中年纪最小的选手之一。在“后大赛”的日子里依旧忙碌在实验室,李妍不以为意:“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都必须进实验室学习,这是我们的培养方案规定的。”

实验室打杂 练就基本功

李妍在科研上起步较早。在大一下学期正式选择导师之前,她已主动联系了高国全教授并加入了他的实验室,在齐炜炜老师的项目组里跟随研究生、博士生学习。“一开始我打了三个月的杂。”她苦笑道。

所谓“打杂”,实际上打的是实验的基本功。“有次师姐吩咐我灌胶,我刚学这个技术,掌握得不好,唯有不断地重做。要灌两块胶,我灌了12次才成功。”扎实的实验技术是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渐渐李妍的能力提高了,前辈们给予她更多机会接触深入的课题。正是通过师姐提供的文献,她了解到Kallistatin蛋白与糖尿病的相关研究并产生了兴趣,最终确定了深入参与“Kallistatin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抑制糖尿病创伤愈合的作用及机制”这一课题。

校内选拔赛战战兢兢 哈尔滨比赛水到渠成

中山医学院鼓励学生尽早接触科研,实验室里常年都有数十支青涩的本科生科研队伍在默默奋斗,但只有6支队伍能被选派参加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竞争激烈可想而知。

对于此前毫无大赛经验的“新鲜人”李妍来说,校内选拔赛甚至比正式比赛更让她感到紧张。当时场下的评委都是硕士、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知名教授,他们的问题犀利,语气严厉。“我紧张到整个人都在发抖。幸好齐老师一直鼓励我,还分享了当年自己第一次上台比赛的感受,队友也一直在旁,否则我坚持不下来。”

有了校内选拔赛的预热,哈尔滨的比赛反倒显得水到渠成了。吸取了赛前评委们的意见,修改后的报告内容详略得当又不失完整性,演讲自信得体,李妍可谓胜券在握。比赛还没有结束,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主任李凡教授便向高院长提前表示了祝贺,说李妍获一等奖乃众望所归。怎料公布名次时,李妍获得了一等奖,但她所属的单位却是新疆医科大学。莫非有两个“李妍”,空欢喜一场?经核实,最后确定本次大赛参赛的所有选手里只有一位“李妍”,正是来自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至此,这个来之不易的一等奖才牢牢地抓在了中大人手里。

梁烔舟: 讲好姜黄素的故事

在采访的前一天,临床医学五年制的梁烔舟刚补完上学期缺席的考试。“比赛在6月末举行,正值考试周,不得已有的科目只能申请缓考。”也许是性格沉稳,他对新学期繁忙的日程并没有流露出厌烦和不悦。

沉着应战

梁烔舟的“稳”也正是指导老师李峰教授最欣赏的地方。“烔舟的演讲风格比较沉稳,声音洪亮,语速、节奏都把握得很好,即使出错也不会笑场。因为时间紧迫,我们没有多少机会去训练演讲技巧,所以最终挑选了综合素质最好的一位,敲定由烔舟做报告。”

从老师的讲坛经验中获益

梁烔舟的小组研究姜黄素对阿尔茨海默症的疗效,如果直接陈述课题内容,会略显单调无趣。具有多年的讲坛经验李峰老师,建议学生以贴近生活的例子引入。先以里根和撒切尔夫人罹患阿尔茨海默症为例,让听众对该疾病有感性的认识。再列举调查数据,在世界地图上显示印度的阿尔茨海默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其他地区,而印度饮食偏好咖喱,咖喱中含有大量的姜黄素,由此推断姜黄素能有效预防或治疗阿尔茨海默症。

琢磨好演讲稿以后并非高枕无忧。“比赛前一天彩排,我讲得特别糟糕。”梁烔舟回忆,彼时他刚结束期末考,身心疲惫,完全找不到演讲的状态,所幸有李峰老师一直在旁支持。抵达哈尔滨的晚上,师生练习到凌晨,第二天早饭后接着练。“我不指正,就听他一遍一遍地说到流利为止,批评只会让他慌乱。”梁烔舟特别感谢老师的付出,“练习特别累,但老师陪着我更累,她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帮助我重建信心。”

在比赛的现场,投影仪屡屡黑屏,不少选手的演讲被打断。所幸,李老师赛前预想了这些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嘱咐学生无论如何都要把演讲的连贯性放在首位。果然,在梁烔舟演讲时,投影仪再次失灵,但他丝毫不受干扰,保持了自己的节奏。李老师认为教师的指导意义正在于此:“学生可能没有公开发言的经验,但老师是上过讲坛、参加过学术会议的,应该预料到各种状况,提前让学生做好准备。”最终梁烔舟以沉着冷静、从容淡定的表现,勇夺实验设计一等奖。

王冠男: 细心是一种科研品质

作为参赛队伍中唯一一名2011级的学生,来自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王冠男自嘲是本科生中的“老人”。正因如此,他对参加比赛的机会十分珍惜。“这项赛事只面向基础医学阶段的学生,两年一度,下一次举办时我已经是研究生,再不参加就没机会了。”

实验作业 首要细心

2016年,王冠男在杨霞老师的实验室,带领两位新加入的师弟一起继续此前乳腺癌拟态血管方面的研究。实验首要要求是细心。做定量实验,都是以微升计算的。使用加样枪的时候,取样手势不标准,或是加样的时候动作不利索,都会造成结果有所偏差,连带影响后续试验的结果。

周全准备 不变应万变

正式比赛最让选手们担心的就是答辩环节,但王冠男胸有成竹。评委提问的第一个问题,在他制作的PPT附录里就有相关答案,当场展示实验结果图比语言回答更有说服力。原来在赛前,他特意向在上一届大赛获得一等奖的师姐取经,师姐建议他制作附录,把演讲不能涵盖的内容、补充材料和其他实验结果收录其中,没想到真的派上了用场。赛前细心周详的准备功不可没。

他细致处事的态度,也得到了杨霞老师的认可:“在参加全国赛之前,他经过很多场比赛的历练,每一次答辩都听得特别认真,评委提了什么意见,他立马在PPT上备注。”人常说,成功就是把细小的事情做到极致。王冠男的现场表现得到了在场老师的一致肯定。郑州大学的一位老师还把他作报告的过程拍摄了下来,发送给了高院长,称赞“这位学生的精神风貌特别好”。王冠男夺得了一等奖,也是实至名归。

对于所获得的优秀成绩,王冠男十分谦逊。他说参加全国大赛见识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传统名校实力很强,但是普通院校的学生也有很精彩的表现。参赛选手都很年轻,他们到了我的年纪一定能做得比我更好。”

医学教育“三早” 引领学生探索医学世界

中山医学院一直倡导医学教育中的“三早”: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早期接触临床。国全副院长介绍道:“我们本科生参加科研的起点非常高。比赛队员直接加入教授的实验室,接受研究生的训练,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习惯。特别是对于以研究作为终身目标的同学,这种机会是非常难得的。”

学校提供了平台,最后能不能有所得还是看学生个人的造化。许多科研活动都是以第二课堂的形式进行的,要占用大量的业余时间。“能在比赛里获奖的同学,都是同龄人中比较优秀,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完成日常学业以后还有兴趣来参加实验。”高院长说,“机会开放给所有学生,就看各自的把握能力了。”这次比赛的佳绩也刺激了更多低年级的学生投身科研。“现在有不少低年级本科生联系我,希望能加入实验室,都是受到了这些优秀同学的鼓舞。”

从本科教育开始,鼓励同学们早期接触科研、走进探索医学和疾病未知世界的大门,就会从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出一批具备领袖气质的未来医学大师——这正是中山医学院对学子们的期许。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