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03 >> 2017年09月15日 星期五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专访:中山大学中文系彭玉平教授:
“双一流”建设与我们当下的任务

作者:本报记者 郝俊 肖莹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对“双一流”建设有哪些了解和认识?

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彭玉平教授(以下简称“彭”):近半年来,因为工作的需要,我有意识地对国家“双一流”建设的相关文件作了一些了解,学习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三部委联合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大体了解了“双一流”建设的基本精神。我觉得,“双一流”建设与此前“211”、“985”工程有着本质的不同。“211”、“985”工程虽然在理念上也在向国际一流大学学习,但是在目标上、思路上、行动上都还显得笼统,好像还没有一个科学而稳健的落脚点。“双一流”建设是直接把中国高等教育放在世界高等教育大格局中,眼界更宽阔,而且把学科作为落脚点、支撑点,追踪国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方向感更明确。

需要强调的是,“双一流”建设不是一味地与国际接轨,国际意识、全球观念与中国本土意识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关于“双一流”建设的中央文件里一直强调着“中国特色”。因为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这八个字的搭配,可以看出当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既有前瞻性,也有现实性。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这个理念比较成熟,不是简单的“跟风”,也不是关起门来自己搞一套,而是在世界高等教育的大格局中来确定中国高等教育的位置,同时又要彰显中国高等教育的源流和特色。所以我认为,随着“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提出,中国高等教育应该会走上一条理性、现实、快速的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说过:“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就是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可以看出,“双一流”建设方案也是与目前中国从大国到强国的发展理念是一致的,高等教育也必然要求从大做到强。因为“双一流”建设不仅仅是教育界、文化界的事,其实也是整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之一。可以说,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而且是重要的主干之一。

记:您认为“双一流”建设的标准是什么?

彭:就我来说,可能对一流学科的关注要更高于一流大学。因为一流大学是一所学校需要全盘考虑的问题,一流大学的标志有许多硬性的指标,比如国际公认的排名、各项学科指数等。目前“一流大学”更多的是一种理念,可以理解为一所大学在国际上广受关注,包括科学创造力、学科实力、人才培养、教师水平等方面都是世界领先的。具体的标准应该在发展中逐渐完善,带有动态的特征。

关于“一流学科”,我非常赞同罗俊校长的观点。一般大学讲专业,但一流大学一定要讲一流学科。专业和学科的区别在于:专业是面向当下、服务社会的;学科是面向未来、引领社会的,用学科的研究来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着眼点更加高远,所以要求也就更高。

中国的“一流学科”至少有一个标志:你是不是全国同一学科中不可或缺的那一个?即便不是唯一,也应该位于同类学科中的第一集团。这样的学科应该有着高精度、不可替代的特点。“一流学科”的另一个特点是学科涵盖面比较广,学科内涵在保持主体稳定的情况下是随着社会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所以学术、学科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是一体的。比如中国语言文学(以下简称“中文”)学科的主体是稳定的,但是它的内涵也会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不断丰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文学、文化也可以成为中文学科的研究对象,这就涉及到中文学科的域外影响和传播研究,国际化的视野当然是“一流学科”的重要特点。再如区域文化的特点,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整合到相关学科之中。当然,有些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必须放到世界学科体系之中去衡量,有些学科则不必如此,如中文学科做到中国一流也基本上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一流了,所以衡量标准也与学科特性有关。尽管衡量一流学科的标准变化较多,但是它的核心内涵和主体部分是确定不疑的。所以,在发展一流学科时,我们既要抓住本体和主体,又要注意及时地吸纳新的学科因素和学术领域,以此来充实、调整、丰富学科的内涵。

记:您觉得应当如何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

彭:“双一流”建设的文件是原则性的,实施方案是方向性的。每所大学的发展历史和办学特点有所差异,因此每所大学都要寻找本校“双一流”建设的发力点。只有找到了合适的发力点,扬长补短,才能合理地安排学科布局。比如我们中山大学,传统的文、理、医科都是强项,工科比较弱,所以我看到这两年学校成立了不少的工科院系,带动工科学科的发展,目前工科的发力是非常具有战略性的。在未来几年,文、理、医、工均衡发展,那么中大就会又稳又快地前进,实现学科整体水平和实力的突破。

“双一流”建设首先要落实到学科建设,因为衡量一流大学的很多指标都要落实到学科层面。第二是有针对性地对文理医工等学科群提出不同的任务和指标,既督促又激励,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奖惩机制。第三是学校要为学科发展搭建更多的平台,中大提出的“三大建设”——组建大团队、建设大平台、争取大项目。大团队、大项目是建立在大平台的基础上,中大目前统筹建设的许多平台具有多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目的是有机地兼容更多的学科,通过组建来自不同学科的大团队来完成具有整体性、战略性的大项目。这应该是一流大学的基本方向。当然,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是针对一所大学学科发展的主体而言的,并不是所有学科都需要大平台建设。罗俊校长也说过要尊重少数孤独的思想家、理论家,他们需要独立安静的思考、理性的研究,才能开创一个学科的新局面。理论和思想体系的研究与构建,不是一个团队就一定能聚沙成塔,有时因为思想与理论的特殊性,一个人能达到的高度反而是一个团队难以达到的。

“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力量来自教师这个群体,这个毫无疑问的。近年来,中山大学重新定位珠海校区的功能、建设深圳校区,其校区空间的增大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人才的增加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教师在“双一流”建设之中负有非常重要而且艰巨的任务,比如学科建设的几个要素——学科定位、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都离不开教师,所以说一流大学一定要有一流的师资。从这个角度来说,如何来提高自己的学术境界,如何提升自己的学术竞争力,如何拓展新的学术领域,如何成为某一学科领域的标志性人物和学术引领者,这些都是一个有责任、有使命、有抱负的教师所应该思考的问题。现在中大的学科建设已经不是“老火靓汤”慢慢炖的方式,而是需要快节奏、高速发展的一个状态。教师们应该主动跟上这个节奏,逐步调整之前稍显随意、节奏缓慢的学术习惯。换句话说,一所一流大学就是一个高水平的学术共同体,不是一小部分教师在奔跑,而是全体教师都在全速地奔跑,然后才能让学校全速前进,所以,确实需要全校教师共同的努力。中山大学作为国内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教师更应当主动适应研究型大学的节奏,注意把最高端、最前沿的学术,把最科学合理的研究式方法传授给学生,不仅培养学生成长,而且为大学形成代代传承的学术队伍。

从学生层面来说,新生的入学教育要及时跟上,也就是要告诉我们的学生,你进入的大学,目前是朝着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快速奔跑的一所大学,所以你需要跟上学校的步伐。尽早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尽快地让他们告别过去,迅速地适应大学生活,这一点非常重要。另外,这些新生,中学刚毕业,学科意识不强,如果本科的专业设置过于狭窄,学生的选择空间就非常有限;如果本科的专业设置相对宽泛,学生的选择余地就会大很多。近两年学校压缩了不少专业,也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相对来说,以前的专业设置还是比较随意的,是为了解决短时间内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对学科发展的前瞻性考虑有所不足。总体上,中大是以宽口径为方向,取消过于狭窄的专业,或者将其纳入、整合到容量大的专业上来。有的院系原来有六、七个专业,现在只剩下一到两个专业了,这一到两个专业是这个学院最根本的专业,所以与其分散精力去办很多个专业,还不如把少数核心专业办好。很多新生已经得益于调整后的专业了,尽快适应新专业,并在新的专业里面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对学生来说就应该是一个更为自觉的行为了。

中大也制定了一些具体的目标,比如三年后的升学率要从现在的50%提高到80%,这意味着我们的本科教育从观念和制度上都已经有了较大的转变。我们培养学生的周期在主体意义上从四年变成了七年甚至是十年。这也意味着在本科阶段,学生就开始为后续的三年甚至六年打基础、做准备。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不要把本科四年的学习作为一个终点,四年只是一个顿号、逗号,而不是句号,这就需要他们自觉建立一个中长期的专业学习计划,来适应中大快速发展的特点。罗俊校长说中大要发力,要弯道超速,也就是说用自己的方式快速前进,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罗俊校长今年又提出要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去跑马拉松,这其实是一种文学的表达方式,跑马拉松是指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是无限的,但是在当下,中大要百米冲刺,保持高速前进。所以说,学校层面、教师层面都在竭尽全力;学生层面,同样要竭尽全力,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打好专业基础,在本科阶段培养研究方向,在研究生阶段寻找更前沿、更高端的学术方向,让自己在学术上一步一步成长。新生入学后第一步是要适应,第二步是要思考,第三步是要努力,第四步是要调整,这样才能在反复的斟酌和思考当中确立人生和学术的最佳位置。中大培养学生的十二字方针: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需要解释的大概也就是“领袖气质”了。什么叫“领袖气质”,其实就是强化人生发展中的思考力、判断力、决策力和行动力,而这几个“力”应该都以大局观、发展观为基础。这样卓尔不群的学生当然需要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熏陶下,才有可能出现。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