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03 >> 2017年09月15日 星期五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教学一线 | 魅力课堂

让教育和生命在手中延续

——专访2017青年教师授课大赛特等奖获得者赵强老师

作者:本报记者 林梅清 杨喆子

核心提示

教学是大学的重要使命。为鼓励广大青年教师重视教学工作,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书育人水平,我校举办2017年中山大学青年教师授课大赛。比赛历时数月,经过复赛、半决赛、决赛等选拔,附属第一医院赵强等42位青年教师获奖。教师节前夕,校报策划“教学一线·魅力课堂”系列专访,探寻比赛背后的故事,展现我校青年教师的活力和风采,并向那些常年驻扎在讲台上默默奉献的心灵园丁致敬。

正在加载...
  • 1/2

  • 2/2

赵强

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目前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其中Nature系列杂志2篇,Liver Transplantation封面文章1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2015年获美国移植协会颁发的“Young Investigator Award”。2016年获得国际肝移植协会最高奖 “Rising Star Award”。2017年入选全国首届“树兰卓越工程”优秀青年计划。

“整堂课一定要浓缩,提炼课程精华,最好是浓缩成几个好记的关键词。先让同学们理解,再牢牢记住,从而掌握课程的完整框架。”穿着淡蓝短袖Polo衫的赵强老师跟我们谈起他的授课经,笑容开朗,英气勃勃。

>>> 赛事回顾:

“赴汤蹈火”过五关

◎“比赛是学习交流的好机会,我很珍惜”

赵强老师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赛事,也少有上大课的经验,能够参加比赛主要是直系师兄郭志勇教授的推荐。“我之前完全没有参加过这一类的比赛。教研室的陈东教授是我亦师亦友的兄长,也一直鼓励我代表外科参赛,那我必须是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了。”

比赛分两大部分,院级两场,校级三场。在2016年11月附属第一医院举办的青年教师授课大赛中,赵强老师取得了全英组的冠军,作为附属一院全英组选手参加了校级的授课大赛。授课比赛是附属第一医院的传统项目,医院历来非常注重教学,鼓励年轻医生投身到教学实践中。

比赛是一个难得的交流平台,赵强老师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不仅能够在赛前培训和比赛中获得授课经验,也能与年轻学者一起交流。

◎自定选题 大胆挑战 鲜活演绎

校级比赛有三场,除了全英授课外,比赛中最有挑战性的是三个自由选题。虽然题目是自定的,但是什么题目更适合讲授、更容易展现出自己想要传达的观点等等,都需要仔细考量一番。赵强老师的第一个题目肝移植是老本行,第二个题目则挑战了对外科而言不太好讲的门静脉高压症,第三个题目则离肝移植外科领域较远,是血管外科的主动脉夹层。

为什么会选择“主动脉夹层”这个题目来讲呢,赵强老师说他在急诊时对它印象深刻,主动脉夹层是非常危急的疾病,一旦夹层破裂,人可能会在一到两分钟内死亡。赵强老师扫了一眼会议室,拿起会议室待客的怡宝矿泉水,为记者作了简洁清晰的介绍:“主动脉是人体最粗的大动脉,大概瓶子盖这么粗,在胸腹部正中央。血管本来有三层,内膜撕裂了,血管壁会变得很薄。血管里面压力很大,管壁一旦破裂,大量的血会涌入胸腹腔,人就不行了。”

寥寥数语的现场教学,记者已深深感受到赵强老师的授课魅力。

一堂好课:让教学焕发新的生命力

谈起荣获特等奖的感受,赵强老师始终保持着年轻人的谦逊与对前辈的尊重。“我算是低年资的医生,缺少经验,但越是年轻越不想走寻常路,想让教学焕发新的生命力。”

◎换位思考,巧用“首字母”提炼法

“老师的授课对象是学生,但不能站在老师的立场来要求学生,而是要换位思考,反思自己在做学生时遇到了哪些问题,哪些是亟需老师帮忙解决的。”

医科的课,很大特点在于结合了文科和理工科的思维,除了理解,还需要硬性背诵很多知识点。“怎样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踏上教学生涯后,赵强老师开始思考如何解决这个让医科生辗转反侧的难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炼内容,让学生在课上就将知识点深深地印在脑海中。他的方法就是将这些专业名词的首字母组成新单词。赵强老师拿起纸笔,为记者现场演示。

“肝移植有三个重点,肝移植适应症、禁忌症和术后并发症。适应症有三大类,第一个是肝硬化liver cirrhosis ,第二个是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第三个是肝癌liver cancer。”

赵强老师进一步指出,对适应症而言,更重要的是这三类疾病的严重程度,肝硬化必须是失代偿期的,即de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肝衰竭必须是不可逆转的,即irreversible acute liver failure,而肝癌必须是早期的,即early stage liver cancer。赵强老师将他们的首字母组成了一个新的单词好让学生记住三大类适应症—— DIE。 “之所以是DIE,是因为做肝移植的病人基本上在死亡线上,是dying patient,应该做肝移植。”

同理,他也为禁忌症和术后并发症总结了两个新单词,分别是USE和LIVER,并为三个单词之间梳理出清晰的知识对应关系,由此,为学生建立了简明扼要又逻辑明晰的知识关系网络。这些词看似简单,但他课下却下了很大的功夫。“教师台下多花时间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时少费时间”,赵强老师说。

“When you receive a dying patient,you can use the liver to save his life,that’s the liver transplantation。这次访谈结束后你肯定也能学会这几个词”,赵强老师一笑,充满信心地对记者说。

◎找到有趣的切入点

医学的课讲授起来艰涩枯燥,满是文字的课程最容易让人犯困。如何将学生时不时处于九霄云外的思维“勾”回来显得尤其重要,赵强老师认为,要找到课程中有趣的切入点。

影视剧作品是大学生们都感兴趣的事物。因此在讲主动脉夹层时,他的切入点就是美剧《实习医生格蕾》。“电视剧片段的选取也颇有讲究,要简短紧凑,不能喧宾夺主。影片的妙用并不仅仅是将这个片段作为切入点,更能将它作为病例,一直穿插在课堂中。”

在视频片段中,第一个镜头病人还在侃侃而谈,第二个镜头就突然倒下被送去抢救。这是怎么回事呢?赵老师不时地提问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导致猝死的疾病有哪些,一一列出,再分析排除。“既然主动脉出现了问题,那什么是主动脉夹层?”接下来,赵老师就开始讲解主动脉夹层的病理生理机制。

之后,再放一个进入手术的视频片段,关于主动脉夹层疾病如何治疗。影片中,手术最后失败了,赵老师又同学生分析为什么会失败。他说:“影片只是引导学生思考的载体,通过具体案例把知识点传达给学生,要把‘无聊’的知识有趣地传达给同学。”

◎以幽默活跃课堂气氛

“不必把氛围搞得太紧张,要发挥年轻老师的优势,与同学们交朋友。可以适当地穿插一些有意思的话,调节课堂氛围。”比如在肝移植的课上,赵老师举了两个例子,乔布斯与美国滑雪运动员克里斯·科鲁格。

赵老师率先发问:“很多人用着乔布斯的手机,但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去世的吗?”同学的兴趣点一下子就被点燃了。

乔布斯与克里斯·科鲁格都做了肝移植,但却形成了鲜明对比,乔布斯适应症满足得不太好,愈后不好,而克里斯·科鲁格因为符合肝移植的适应症,术后效果很好,刚开始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运动员,术后八个月却拿到了盐湖城奥运会比赛的铜牌。此时,赵老师又适时插入了一个笑话:“你们能得到什么结论?——如果想得奥运奖牌就去做肝移植。”同学们哄堂大笑,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

魅力课堂 代代传承

赵强老师富有魅力的课堂风格并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形成的,与他在中山大学八年求学浸润有莫大关系,中大医科老师的优秀教学特质深深影响着他。

一是热爱教育、无私奉献的传统。七八十岁的老教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在讲台上一站好几个小时,且说话声音铿锵有力,到现在依然坚持上手术。他们不仅仅是授给学生知识,更是以高涨的热情来感染学生,用人格魅力征服学生。

二是追求美的境界,给人以美感和享受。他们做手术时,一个多余的动作都没有,干净利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他感慨道:“做任何事情都分层次,做了、做好了、做美了。当医生对手术有了美的要求后,对手术的操作要求就会高很多。”

三是课程内容精练清晰。前辈老师能将教学内容提炼得清楚明白,讲课时纵横捭阖,达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境界。“深度,触及最新的前沿;广度,触类旁通,扩展到不同的层面,如人文关怀、关爱患者等问题,从道德层面传达知识。”

爱的礼物 生命的延续

赵强老师表示,肝源是肝移植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人文的内容也包括器官捐献。器官捐献需要人们发挥无私奉献精神,得到家属的同意,这就涉及许多人文知识与情怀。“没有肝源,医生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病人在病床上去世,心中很痛苦也很无奈。但如果病人有机会做肝移植,那就能起死回生。”

他很期待有一天,捐献器官能够像献血一样普及,这样成千上万的生命和家庭就能够得到挽救。“一个逝者,可以捐献一个心脏,两个肺,一个肝脏,两个肾脏,一个胰腺,两个角膜等等,可以挽救很多病人。将器官捐献给病人,它不仅挽救了病人的生命,而且作为生命的礼物,能以另外一种形式延续下去,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促进人们更全面地理解捐献器官的意义,是每一位医学生的责任,也是赵强老师对医学生的殷切期盼。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