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14 >> 2018年03月30日 星期五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学子风采

爱在社工 无问西东

——专访第六届“林护杰出社会工作学生奖”获奖者蔡天

作者:本报记者 李婉琳

“Living For Change”(为改变而生)是社工人的一句口号,“那些没将你击垮的磨砺,必将使你更加强大”,是蔡天在“林护”颁奖典礼发言的主题。他希望此次获奖能够给更多社工人带来鼓舞和希望,纵有千难万险,有众人同心同行,社会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好。

人物简介

蔡天,中山大学2016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两次获国家奖学金、多次校级一等奖学金。2014年成为中山大学社会教育与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参与近十个科研项目,发表期刊论文1篇,出版合著3本,2016年获得第八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暨首届MSW研究生论坛报告一等奖,2018年获得第六届“林护杰出社会工作学生奖”。

正在加载...
  • 1/3

  • 2/3

  • 3/3

2018年3月17日,蔡天在北京参加了第六届“林护杰出社会工作奖”的颁奖典礼,他是中山大学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学生。这一趟收获满满的北京之旅,也为他过去六年的社工生涯写下一个承上启下的难忘注脚。

恰同学少年,爱在社工

2012年高考后,蔡天选择了中大社会学作为第一志愿。有一个中大历史系毕业的父亲,一个中大中文系毕业的母亲,蔡天对人文社科的情有独钟也就不难理解了。

刚上大学时,中大社工专业的雷杰副教授开设了《社会工作导论》。“如果你想研究社会,那么你更适合社会学;如果你想改变社会,那么你应该来社会工作。”雷老师课堂上的一番话,令蔡天热血沸腾。在“研究社会”与“改变社会”的专业分流中,带着初生牛犊的勇气与舍我其谁的意气,蔡天选择了后者,期待着未来去帮助弱势群体,维护公平正义。“就是这样被‘骗’到社会工作中来了。一旦你认同人权、正义、公平这些价值观,就会奋不顾身、不计回报,这也是我称为‘骗’的原因之一。”蔡天笑道。

2015年夏天,蔡天在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参与了一个困境儿童保护的实习项目。他一直在思考:“除了举办活动,我们还能做什么呢?”后来,在对当地单亲家庭儿童的探访中,他找到了答案。

蔡天和项目社工在村妇女主任的带领下,走访了一个贫困的单亲家庭。母亲去世,父亲在外打工,两个女儿平时由外婆照顾。她们住在一个四周墙体都开裂了的房子里,生活状态更令人心疼:外婆长期背负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小女儿上幼儿园的学费难以凑齐,两个孩子的社交能力也存在一定障碍。

社工们立即帮助她们向政府申请房屋鉴定,进行危房改造,联系孩子的父亲解决学费问题,对孩子们进行个人发展和社会交往方面的长期辅导,给孩子的外婆也进行了情绪疏导。后来当大女儿不幸查出患了白血病时,社工们又联系了儿童保护联盟,为孩子筹集医药费、生活费,申请相关的政府救助,帮助这个家庭再次度过难关。

这件事情带给蔡天很大触动,他反复在想,如果没有社工的介入,这个家庭将会怎样?“我们真的可以做些什么。”蔡天坚定了在中大继续深造的信念,“希望未来有更多机会去做一些事情,哪怕只是帮到一个人、一个家庭,都很有意义。”

学术之路,始于教研中心

2014年,蔡天报名参加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教研中心”)副主任雷杰老师的一个项目,由此加入了教研中心。起初以为只是整理数据,没想到“越陷越深”,后期统计、分析、写报告,工作量非常大,又因为第一次尝试缺乏经验,数据容易算错,一旦有错,前面的工作就必须推倒重来。当时在台湾交换学习的蔡天,课余所有时间都宅在宿舍整理数据,甚至无暇看一眼台湾的风景。“好在雷老师给予我很多鼓励,容忍我犯的错,也给我时间去改正。”

经历了第一次通宵、河边独自发呆、因压力太大而哭泣,也体味了无心插柳的惊喜、书稿出版的成就感,《广州市政府购买家庭综合服务分析研究》成为他参与写作的第一本书。这段泪水与欢笑交织的时光,回想起来感慨万千,他很感激雷老师将他带入学术研究之门,也很感谢自己的努力与坚持。

加入教研中心彻底改变了蔡天的生活,日子过得很充实,通常是一个任务还没结项,新的任务又来了,忙得没有一个空当让他可以中途放弃。因为经常需要代表中大社工与政府、事业单位、社工组织打交道,蔡天会想方设法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到极致。“雷杰老师把我们当做同事,日常相处更平等,对我们的要求也更高。在这里,我学会了细心严谨,学会了精益求精。”

2015年和2016年教研中心组织召开了两次国际学术会议,筹备过程忙碌得让人崩溃。最忙的时候,蔡天和小伙伴工作到凌晨两点,在回宿舍的路上,他看到静谧的校园里有萤火虫在飞,“那一刻,莫名很感动,也为自己能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感到幸运”。

扎根实际,推动社会改变

2016年,蔡天跟随雷杰老师到粤东西北地区调研当地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情况,他们发现当地该领域有很大的服务需求,但缺乏资金和专业人才的支持,社会工作的整体水平与珠三角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于是雷老师与蔡天提交了一份策划,通过联合珠三角优秀社工机构与当地的社工机构,开展“伙伴同行”粤东西北地区青少年社区矫正帮扶计划。项目得到团省委的大力支持,提供资金在全省多个地级市落实,目前已取得不错的成效。此外,中大社工还联合团省委共同开展了“青藤计划”社工研究生服务团,从2017年起每年从全国的重点高校中选拔12位社工专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到粤东西北6个地市的共青团组织从事为期一年的青少年事务基层服务,结束后保送至中大攻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

“当地社工的条件非常艰苦,但他们依然坚持服务社区的弱势群体,让我非常感动。”他相信,人权与社会正义是社会工作的两大基石,尽管社工有不同流派、不同模式,但殊途同归——为了让社会变得更好。

近些年来国家大力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2017年国家社会工作的投入相比2014年翻了不止一倍,持证社工人数、社工岗位数量、社工机构数量也有显著增长。社会工作关乎社会治理、民生改善,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要手段。国家的支持对社工行业和所有社工人而言,是鼓励更是希望。

如雷老师所言:“教研中心非常注重参与式研究,提倡教学相长,扎根实际。”在老师的指导下,蔡天先后参与了社会工作专业化、社会工作本土化、群团组织与社会工作等研究领域的近十个项目,这个过程让他深刻理解了社工的性质,理论与实务须二者兼备,“做调研不仅是为了完成一份报告,而是学以致用,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会发生一些改变。”

践行信念,无问西东

一路走来,蔡天并非没有困惑。“社工只做实务”“社工没有钱途”“社工有作用吗”,面对各种误解或质疑,面对挫折或者无法改变的现状时,他也曾迷惘、无力,但老师和小伙伴的支持让他坚持下来。

“雷杰老师、卢玮老师,我们社工的老师们,他们对社工深沉的爱感染了我,并且身体力行,给我们树立了榜样。”老师们的鼓励和支持,让蔡天快速成长,内心更加坚定。教研中心的助理,几乎都因压力太大而哭过,这份深厚的革命情谊,让他们结成一个“MBF”(My Best Friends)小组,成为彼此最好的朋友,成为大学里最舍不得的那群人。

蔡天所在的研究生宿舍,在去年中大研究生奖学金评选中,两位人类学室友获得一等奖学金,蔡天和考古学室友获得国家奖学金和一等奖学金。平时他们经常在宿舍里进行“跨学科”交流,从不同视角分享各自对同一事件或同一问题的独特看法。

对蔡天来说,他需要高效地完成工作,才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作为广州恒大的资深球迷,他几乎不会落下一场主场比赛,还会自己设计门旗。他为球队设计的门旗写着“信念”和“坚毅无畏”,“有些鼓励,是给球队,也是给自己。球队要坚持必胜的信念,我也要坚持社工的信念。”

即将毕业的蔡天正在申请国外社会工作专业的博士学位,他希望学成回国后能当一名研究与实务并重的学者,与更多社工人一起为社会做些改变,不忘初心。

相关链接:“林护杰出社会工作奖”由香港林护基金会资助,设立学人奖、学生奖及服务项目奖,表彰和鼓励为社会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单位。学生奖面向全国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学生,每年评选4位,是我国社会工作教育领域最重要的奖项之一。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