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本报讯(记者/郑钰、张妍 摄影/王晨歆、邱清萌、刘俊鹏)5月24日至25日,中山大学2025年度工作会议在深圳校区召开。大会主题为“加强谋划,明确任务,奋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更是中大新百...
本报讯(记者/刘俊鹏)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6月10日,中山大学召开科技工作会议,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重塑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生态,布局交叉创新平台,公布2024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本报讯(通讯员/姚颂华)6月5日,2024-2025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高水平组)总决赛在厦门理工学院集美校区落下帷幕。中山大学男子排球队在教练员李润铭、刘思华、单建功的指导下,在男子组决赛中以3:0战胜南昌大学队,成功卫冕全国总冠军,实现...
本报讯(记者/刘俊鹏)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推动学校海洋学科发展,正值世界海洋日来临前夕,6月5日至6日,校党委书记朱孔军专题调研学校海洋学科发展情况,并出席广州首届海洋科技创新发展大会,推动校地深化合作。他在调研中强调,海洋...
本报讯(通讯员/蔡珊珊、陈诗诗)6月3日,中山大学“芙兰”学术基金捐赠仪式、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品码”工作室揭牌仪式、景军特聘教授聘任仪式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举行。中山大学化学系校友陈运河、物理系校友刘修婉伉俪在1995年捐资设立“物理...
本报讯(通讯员/吴斯然)5月8日至5月15日,中山大学校长高松率代表团赴西班牙、瑞典开展学术交流,先后访问了西班牙马德里高等材料研究院、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国际知名科研机构。期间,代表团专程拜会中华人民...
本报讯(通讯员/胡一鸣)引力波是由剧烈天体物理过程所引发的时空涟漪。自2015年人类首次通过地面探测器开展直接探测以来,引力波天文学已迅速发展为探索宇宙的重要手段,极大地推动了我们对宇宙极端和剧烈过程的理解。作为我国主导的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
本报讯(通讯员/李舒敏、师超凡)近日,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师超凡教授课题组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
本报讯(通讯员/雷丹妮)近日,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雷丹妮教授、王成新教授团队在锂金属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连续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和《国家科学评论》,为实现高安全性、长循环稳定性的锂金属电池体系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实用化技术...
本报讯(通讯员/潘刘彬)近日,物理与天文学院潘刘彬教授课题组在原行星盘形成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Astronomy》。潘刘彬教授担任共同第一作者和唯一通讯作者。研究团队挑战了原行星盘孤立形成与演化的传统观点,通...
本报讯(通讯员/戴芸)近日,岭南学院戴芸团队通过实验经济学方法创新性地揭示了财务报告监管影响市场效率的内在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在国际管理学顶级期刊《Management Science》上。研究团队设计精巧的模拟金融市场实验,通过设置无监管...
本报讯(通讯员/康俊卿)为落实《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精神,推动“校局所”协同机制建设,近日,中山大学联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证监局(以下简称“广东证监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中金所”)在中山...
本报讯(记者/余婷)5月21日至29日,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按照学校有关部署要求,党委宣传部先后到三校区五校园开展“访院系、问需求、送服务”行动,切实将改作风与改文风相结合,努力做好面向二级单位的政策宣讲、工作指导、新闻服务等工作。党委...
本报讯(通讯员/谢俊洁、周玉鑫)近日,“香港大专社工老师看祖国”广州交流团一行60人到访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并召开座谈会,与中山大学社会政策、社会福利领域的专家学者一同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福利发展与社会服务创新问题。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
本报讯(通讯员/韩昕娜)近日,第十八届“政务关注·全国社会调研大赛”决赛在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举办。本届大赛共吸引全国142所高校311支队伍、1455名学子参与,其中12支队伍晋级决赛。经过精彩的展示答辩,第十八届“政务关注”大...
本报讯(通讯员/姚颂华)在广东省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的赛场上,中山大学羽毛球队与网球队表现出色,取得了好成绩,展现了中大学子的竞技实力与拼搏精神。5月12日,广东省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羽毛球比赛(甲组)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落幕。本次比赛汇聚了...
本报讯(通讯员/康峻鸣)细胞膜在面对机械应力,例如血流剪切力时,是如何“撑不住”的?破裂是被动发生,还是可以被主动调控?6月9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杰团队和合作者为这个谜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答案。他们发现,一个名为NINJ1 的跨膜蛋白,...
本报讯(通讯员/陈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科研团队日前完成一项表观遗传学研究,发现一种蛋白质能通过抑制组蛋白修饰来精准调控基因组稳定性,为肿瘤等疾病治疗揭示新的探索方向。相关研究论文于北京时间30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该研究主要牵头...
本报讯(记者/张妍 通讯员/章智琦)“一位乘客突发身体不适,飞机上如果有医护人员,请示意机组成员……”近日,从喀什飞往广州的南航CZ6835航班上,一则紧急呼救打破了高空中的宁静。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梁崎、冷雁医生和来自中山...
本报讯(通讯员/符隆文)6月6日至8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简称“附属七院”)主办的第九届亚洲医学人文菁英训练营在深圳举行。哈佛大学医学人类学专家、美国医学科学院资深院士、美国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士凯博文(Arthur Kleinman)...
本报讯(记者/李建平、郑钰)一句“桃花流水鳜鱼肥”,让鳜鱼的美味深入人心。然而,鳜鱼好吃不好养,传染性脾肾坏死病作为鳜鱼的“头号病害”,每年给养殖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中山大学何建国团队解决了这个鳜鱼养殖户的心头大患。他领衔研制...
本报讯(记者/邱清萌 摄影/张妍)6月10日,中山大学科技工作会议在广州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方案,提出重塑学校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愿景。接下来,中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向“需求对接-技术研发-产业孵化-人才培养”全链条创...
《我们的中山大学》,书名本身就具有宏阔的自由阐释空间。如果把这个话题放到百年中大的历史背景中,其内涵便显得更为浩瀚无涯——百年以来的“我们”,包含了无数禀性各异的师生、校友;百年以来的“中山大学”,更是一部波澜壮阔、沧桑变化的历史。简而言之...
(上接第8版)《匈奴史稿》就是一部填补研究空白之作。他除尽可能完备地搜集中国文献中有关资料外,在德国留学期间,凡西方学者对匈奴史研究的成果和西方保存的有关匈奴的史料,他都极力搜罗。经过长期的资料积累和深入研究,他终于写出近百万字的《匈奴史稿...
本报讯(通讯员/何韵)近日,《陈序经全集》(以下简称全集)由中山大学出版社付梓出版。《全集》分为14卷,共计800多万字,历经六年编纂而成,是迄今为止对陈序经先生著述最全面、最系统、最完整的一次学术梳理。陈序经(1903—1967)先生是我...
陈序经(1903—1967),字怀民,出生于海南省文昌市清澜港瑶岛村。父亲陈继美,是一位白手起家、富有家国情怀的华侨商人。陈先生离世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他为教育事业、为学术研究留下的丰厚业绩和学术成果,并没有因时光的洗刷、岁月的消磨而被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