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53 >> 2021年05月31日 星期一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陈春声:学科建设的根本是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生培养


工作会议现场照

本报讯(记者/郑燕丽 摄影/林思嘉)5月6日,我校召开人文社科学科发展委员会工作会,聚焦十四五期间学校人文社科学科发展与建设。20位人文社科学科发展委员会委员参会并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陈春声书记从大学办学规律出发,在总结讲话中重点强调,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生的培养,要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主业开展学科建设和优化学科布局。会议由副校长王雪华主持,校长助理王帆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王雪华作了题为《“十四五”规划——人文社科部分》的报告。报告全面介绍了学校人文和社科学科在“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绩,以及“十四五”期间学校人文社科类院系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王雪华表示,“十四五”期间学校将进一步增强人文和社科学科对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支撑能力,努力寻求突破,学校将继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升服务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加强分类指导和管理,加强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建设。

委员们在会上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对学校“十三五”时期全方位的发展和学科布局调整给予高度认可和评价,并深入探讨了人文社科学科的发展现状,结合学科前沿和国际国内发展最新动态,深刻剖析了当前人文社科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委员们从自身学科角度,积极为“十四五”期间人文社科学科发展建言献策,围绕学校内涵式、跨越性和可持续发展畅所欲言,为促进学科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陈春声认真听取了与会委员的发言,高度评价了本次会议的成效。他强调,学校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召开本次工作会议,正当其时,意义深远。对于进一步推动学校人文社科学科的发展,陈春声强调了四个要点:

一是学校历来高度重视人文社科学科的发展,委员们直面问题,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建议。

二是学科建设根本目的是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生的培养。大学有大学的办学规律,学科发展首先是为了人才培养,所以学科建设、布局、调整和优化都离不开大学教书育人的主责主业,尤其是要强化对本科生的培养。

三是重视中国经验。人文社科学科研究要重视中国经验和中国规范,努力突破思维惯性,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和学术规范。

四是人文社科学科建设要志存高远,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抢抓发展机遇,努力做到“入主流、立潮头、走出去”。只有思国家之思、急国家之急,才能真正做到“出思想、出理论、出学派”,才会被国家首先想到,学科的发展也才能取得根本突破。

学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发展规划办公室、教务部、研究生院、科学研究院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