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53 >> 2021年05月31日 星期一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学习党史 鉴往知来
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罗俊校长为本科生讲授思政第一课


罗俊校长授课现场

本报讯(记者/王冬梅 摄影/黄舜珺)5月7日,罗俊校长在广州校区北校园新教学楼为中山大学医学院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160多位本科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第一课”。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的要求,罗俊校长以“学习党史 鉴往知来 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主题进行讲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淑琼老师主持课程。

课上,罗俊校长分别从“学史明理,把握历史规律悟思想”“学史增信,坚定崇高信仰担使命”“学史崇德,传承红色基因葆本色”“学史力行,投身强国伟业做奉献”“践行‘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等五个部分,向同学们详细阐述了为什么要学习党史以及怎样学习党史。

罗俊校长谈到,党史写的是历史,叙的是奋斗,述的是大道,探索的是规律,启示的是当下,烛照的是未来,它积淀着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蕴藏着资政育人的丰厚滋养,能够给我们提供无穷的智慧、丰富的营养和前行的动力。他强调,知党史才能做到不忘初心,明党史才能更加牢记使命。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善于从党史中体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和学史力行,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罗俊校长向同学们生动讲述了我们党的历史和发展历程。他指出,要做到学史明理,就要善于从党的百年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如何深刻地改变中国、改变世界,要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这一理论品质的认识,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精髓要义;要做到学史增信,就要通过学习党史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要学史崇德,就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崇尚一心为民的公德,崇尚严以律己的私德;要学史力行,就要做到厚植爱国情怀,努力保持奋斗精神,进一步增强担当意识。

罗俊校长表示,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贯穿始终,落实学校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凝练的“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与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相一致,与孙中山先生的创校宗旨一脉相承,与中大近百年的办学传统相吻合,与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学校所承载的历史责任相适应。他强调,“德才兼备”是党中央对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即培养“又红又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领袖气质”是指中大的学生应具有强烈的担当意识,具有坚定的信念,面对困难能迎难而上,危急关头能挺身而出,面对惊涛骇浪能从容淡定,成为社会的中坚、国家的栋梁。“家国情怀”是希望中大的学生能做到心中装着国家,心中装着集体、心中装着他人,志存高远,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民族发展紧密联系,将个人追求与社会目标相统一。

罗俊校长希望同学们能通过学习党史,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勇挑重担,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对广大青年提出的“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的要求,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近年来,我校坚持认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第一课”,旨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厚植学生爱国爱民的家国情怀。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