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58 >> 2021年10月31日 星期日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我校哲学系开设“耕读研学”劳动教育课程
积极探索劳动育人新模式


哲学系2020级学生劳动现场

本报讯(通讯员/王莉婧、许丽、黄祎妮)中山大学哲学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五育并举”。劳动教育是“五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系开设“耕读研学”劳动课程,探索劳动育人新模式,通过强化“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相互支撑与协同育人,在劳动教育中涵摄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共同进行,从而使新时代的劳动真正达到育人目的,在“耕读研学”中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精心策划——设计“耕读研学”劳动课程

哲学系党委牵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等专任教师成立课程组,由系主任担任组长,将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为本科生必修课,结合哲学学科优势与劳动教育的核心要义,精心设计“耕读研学”课程体系。“耕”指在农业基地参与农业种植、采摘、分装等耕作任务,同时实现集体生活劳动自理,并开展一定的社区义务劳动等;“读”指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等弘扬积极劳动价值观的经典文献;“研”指运用社会调研的专业方法,在乡村基层开展考察调研,通过了解乡村的人情风貌、国情社情,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学”指认真学习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形成正确、积极的社会主义劳动观和价值观。

2021年7月,哲学系组织本科一年级学生前往茂名市茂南区牙象村开展集中劳动教育。重点围绕“耕”与“研”两大主题,组织同学们开展农耕实践、学习农业技能,同时深入乡村开展社会调研,促进学生锻炼体魄、磨炼意志,让学生更加直观和深切地体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给农户的生产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

农耕劳作——在耕作中提升劳动实践能力

以“耕”为核心,本课程的一大重点为农耕实践活动,兼顾农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掌握,为同学们设计了由浅入深、由轻及重的耕作教学内容。在农技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每天参与农业耕作,先后学习和体验了除草、种植嘉宝果、番薯,采摘西瓜、龙眼等多项农耕活动。

刚开始,同学们并不熟悉农具的使用方式,操作农具还略显生疏;经过多次的摸索和求教以后,同学们逐渐掌握方法,耕作时也越发熟练。同时,同学们也跟着当地的农技师学习了各种耕种知识。农技师为同学们讲解了种植不同蔬果所需要的环境与条件,以及在耕作的时候需要了解的基本技巧和需要抱持的态度。农技师在授课中提到,农民在种植的过程中要了解植物的特点,了解气候时节、土壤特质等。在亲身参与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农活技巧,锻炼了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而且走近了农民的生活,也更加体会到农民的辛劳与伟大。他们在感悟中写道“我觉得这些就是农技师老师提到的‘泥土的智慧’,是一种接地气的学问。这些也在提醒我们要走出哲学的象牙塔,多多地走进生活。”

认识乡村——在社会调研中厚植家国情怀

以“研”为重点,本次劳动教育课程,除了学习耕种与农业知识,另一重心是组织同学们运用社会调研方法,深度了解农户的真实生产生活状态,使同学们更加直观深刻地了解当代乡村的发展与变化。

为了让同学们掌握正确的社会调研方法,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方向的吴重庆教授与陈奕山博士为同学们介绍了乡村社会调研的方法和意义,指导同学们形成入户访谈提纲,明确调研目标,掌握与农户访谈的方式方法、注意事项,建议同学们在实地走访时,从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问了什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等多个角度捕捉不同来源的信息,然后及时进行总结,以此拓宽自己对于乡村社会和农户生产生活状况的认识和理解。

在学习调研方式和调研方法后,老师带领同学们与牙象村的村委干部进行了座谈。在座谈会上,村委干部介绍了牙象村的发展历程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的发展变化,使同学们对牙象村有了初步的整体认识,同学们也针对各自感兴趣的问题与村委干部进行了细致探讨。

接着,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实地走访和入户调研。通过深入的入户调研,同学们对当地农户的生活水平、家庭状况以及村庄发展变化、存在问题有了更多认识,重点收集了当地乡村和农户的生产生活基本数据,为日后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打好基础。

活动期间每天晚上都举行讨论会,同学们交流当日走访的收获与体会,吴重庆教授与陈奕山博士对同学们的调研记录和交流汇报提出改进的意见。虽然同学们在首次调研时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同学们的调研访问能力逐渐提高,变得敢于也乐于向农户请教,能够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与农户谈心聊天,了解更多乡村社会的信息,最终取得了有意义的调研成果。在几天的走访与调研中,同学们走进了普通农户的真实生活,感受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前后农户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的变化,对党领导中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基本国情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实地走访和入户调研结束后,同学们将调研情况和记录汇总形成报告,作为本次课程的小结。

课程结束之际,哲学系师生共同进行了“耕读研学”课程的现场研讨,同学们谈及很多收获,认为研学与劳动结合,能够帮助大家带着哲学的理论更加切实地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在今后的专业学习过程中,既要学习书本知识,加强课堂理论学习,也要关注千百万人的鲜活实践,努力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无愧于新时代的精神召唤。系主任张伟教授在活动总结中提到,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一是要学会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二是要学会尊重人,尊重每一位平凡的劳动者;三是要把耕读期间的经验带回去,学会热爱生活。

近年来,哲学系在“双一流”学科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方面屡获佳绩,《“经典”与“社会”场域下的创新型哲学人才培养探索》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本次“耕读研学”劳动实践活动是哲学系在劳动教育中的一次创新尝试,也是对教学经验成果的一次创造性转化的探索,在师生中取得了积极的反响。未来,哲学系将持续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完善劳动育人体系,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回归初心、回归育人。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