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63 >> 2022年03月31日 星期四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三千里情炽不倦 历七载创意无限

——国际翻译学院“创意写作与翻译”课程在云南凤庆


正在加载...
  • 1/11

  • 2/11

  • 3/11

  • 4/11

  • 5/11

  • 6/11

  • 7/11

  • 8/11

  • 9/11

  • 10/11

  • 11/11

本报讯(记者/周沫、宋渴馨)珠海到云南凤庆县,路程近14小时,沿途需辗转飞机、高铁、大巴。他们跨越1852公里,采访中山大学驻凤庆医疗队、驻村驻县干部、支教团,和凤庆百姓无间相处。他们以中、英文为媒,记录中大教育帮扶故事和时代风云中动人的一幕幕。他们是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2021年秋季“创意写作与翻译”课程的师生。

“这一学年的课程和以往的都不同,‘创意’是课程发展的已知条件。这一次我们是真真正正在讲中国的本土故事。”提到2021年的“创意写作与翻译”课程时,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的戴凡教授总结道。

从2015年学生以自愿者身份为“中山大学作家写作营”的作家做笔译、口译,到2018年学生以“创意写作与翻译”课程参加者进入写作营,到2020年被列入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再到如今成为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实践课程,“创意写作与翻译”的发展经历了7个年头,在保持着其“创意”底色的同时,愈来愈和时代、国家发展结合,走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创意始终是课程的底色

由戴凡教授创办的“中山大学作家写作营”每年邀请8位海外知名作家到中国进行创作、经验交流、素材积累,足迹遍布广西桂林、云南元阳等地。“这些海外作家平时忙于工作,写作营为他们提供了创作的时间和空间,每周提供一次领略自然和与当地作家、艺术家、学生交流的机会,同时也邀请他们到中大进行教学和文学文化交流,让他们感受中国的地大物博和文化,通过他们向亲朋好友的讲述和未来的创作,把中国文化带出去,”戴教授说道。

与此同时,学生们翻译作家作品,为他们与当地学生、艺术家交流提供口译服务,面对面向作家请教翻译难点、学习创作经验。戴教授回忆起2015年写作营的经历:“这样做的结果是,每位学生都成了作家了解中国的窗口,作家也为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人生和创作经验。”

作家、学生们相互交流,实现了“双赢”局面,使“创意写作与翻译”课程在2018年开设之时,就打破了传统上笔译和口译课程各自为战的形式——通过翻译作家的作品、帮助作家与本地人沟通的方式,写作营和课程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随着课程的展开,文学专业的罗斌副教授和翻译专业的谢桂霞副教授,与语言学、创意写作专业的戴凡教授组成了专业互补的教学团队,“中山大学作家写作营”与“创意写作与翻译”课程彼此成就、相辅相成,是为课程之“创意”所在,并成为2020年中大进入国家一流课程的唯一社会实践课程。

“既然是‘创意写作与翻译’,那么创意是很重要的,每年的课程都要有不一样的地方。”戴教授始终把“创意”贯穿在教学中。

2020年,受新冠疫情爆发的影响,海外作家来华不便,这门课程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戴凡教授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为作家和同学们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同时,她动员同学们讲述视频故事,以“成长拼图”为题,让学生们进行头脑风暴,集体创作了在珠海校区成长的视频,解决了因疫情无法外出进行文化交流的问题。

而2021年“创意写作与翻译”课程又走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云南凤庆是中山大学定点帮扶的对象,经过几年的努力,脱贫攻坚的成绩就出现在这座西南边陲小城。在一次交谈中,戴教授与工会常务副主席、学校定点帮扶工作组组长许东黎老师的想法不谋而合:记录凤庆的人们、写下凤庆的故事,意义非凡,“创意写作与翻译”课程大有可为。在戴教授看来,“扶贫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但对外国人来说是很陌生的概念。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做定点帮扶,这是非常值得讲述的中国故事。”

为了确保课程质量,她提前了近半年到凤庆做调研,与即将离任的挂职副县长王克老师和红塘村挂职第一书记蓝澍德老师、接任他们工作的张哲老师和张良友老师一起,对课程做了周密的安排。“学生们将做广泛的访谈,然后用中英文讲述故事,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意写作与翻译了。”时隔近半年,戴教授介绍起课程仍难掩兴奋。

实际上,2021年的课程有两个班,分别到云南凤庆和广东潮州做访谈和体验。戴教授带领学生们,在中国大地上,从课堂到田野,实现了从作家把中国文化带出去到中大学生讲中国故事的转变。这一次,课程实现了更具高度的升华和发展。

让世界听见凤庆的故事

2021年的“创意写作与翻译”课程形式和以往有些不同:课程的两个班分别有6名本科生、6名研究生,每四人一组负责一个主题,两个班分别有三个主题,在凤庆和潮州分两个时段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践教学。其中,每组有1名学生用中文创作,1名学生用英文创作,1名学生负责随行拍摄的视频的中英文字幕,1名学生负责用中英文对该主题的调研进行报道。凤庆班三个小组的学生,分别对中大驻凤庆医疗队、驻村驻县干部、支教团进行采访。

创意写作,细节至关重要,它给看似天马行空的作品以缜密的逻辑支撑,让作品经得起推敲和品味。在短短的1周里,师生们对“西南边陲”、“国家扶贫”、“中大力量”这些关键词的体验,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真实、丰富的素材。

除了素材积累,更重要的是师生们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深刻认识。

学生黄元亨回忆起自己在翻译“‘大病不出县’的目标”这句话时戴教授对自己的指导:“我原先的翻译结构繁复且用词也与原文中的语义存在偏离。而在老师的修改版本中,不仅结构和用词更为贴近原文,而且运用‘even if’凸显了扶贫政策前后的巨大变化。戴老师告诉我要善于捕捉事物的本质特征,才能在中外的语境差异中准确地表达意思、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

学生吕君兰从田野回归课堂后写下了自己的感触:“国家和时代发展的宏大叙事,通过凤庆这样一个地方,好像从抽象变得更具象化了,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就有血有肉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许东黎老师这样评价戴教授的工作:“经过这一次到凤庆实践,戴教授的视野更开阔了,有了更多对时代和国家的思考,这是一个从小我到大我的过程。”从了解、到思考再到理解,老师和学生们都在凤庆的沉浸式体验中获得了对新时代下中国故事真切地思考和感悟。未来,他们将用手中的笔,以中、英文为媒,继续书写,讲好中国故事新的篇章。

这是一次充满爱的“课程旅行”

“这门课是关于人或者关于自己的,学生在和他人的相处中,更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世界。”戴教授总结道。师生情、同窗情、百姓情,为凤庆为期一周的旅行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学生屈宁威回忆:“虽然她(戴教授)年龄是我们里面最大的,采访茶园的时候,她却一直走在我们最前面,充满活力,头顶是特别大的太阳,旁边是金丝皇菊。”戴教授是这门课程的主心骨,也是学生们心目中钦佩、学习的榜样。她一路上为学生们的衣食住行、采访工作保驾护航;在近14小时的舟车劳顿后依然精力充沛,统筹现场、布置任务;在潮州班野外调研的繁忙之余,晚上还逐字逐帧地细读凤庆班学生的作品,常在深夜给学生们送上专业细致的修改建议。

“……看着伟国这番模样,我一边在笑,一边却感觉鼻头一酸。自我们接连生病,自诩‘老弱病残’组以来,伟国每次上车下车都要提醒一句‘小心碰头’,有的时候还用手臂挡住行李架,生怕有人再撞到。”这是摘自学生课程作品“萤火聚星河”的片段,学生吕君兰回忆起在凤庆期间,四人小组内三名同学生病就医,四人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的经历,在青春的记忆里留下了同窗情谊的难忘痕迹。

而“创意写作与翻译”课程,用创意创作,以中文、英文为媒,记录下了这里的“中国奇迹”和人情点滴。

“为了这些人民,我想请求中山大学,继续牵着我们的手,就像一个母亲保护一个孩子一样,牵着我们的手不断前进,最后把我们培养成才。”这是凤庆县人民医院眼科李春光副主任对中大医疗帮扶队的深情告白。

凤庆出租车师傅一句简短有力的“中大老师免费乘坐!”代表了凤庆县人民对中大帮扶队深深的感激。

凤庆县大摆田完小学学生的一句“我长大要成为一名程序员,为国家科技发展做贡献!”鼓励着支教团的每一位成员继续在三尺讲台上,把知识和广阔世界传递给凤庆的孩子们。未来的种子,已然播撒在大山深处……

“大家赶紧吃吧,菜已经提前上好了。”支教老师中一位黝黑高大的男生站起来,拿着汤勺在一盆黄色浓汤中打捞,说:“按照这里的风俗,要把鸡头给最尊贵的客人。”说着准备把捞到的鸡头送到戴老师的碗里。戴老师和身边人连连推托,我看着这番和新年饭桌极其相似的情景,和旁边的关慧琳、黄宝欣笑着互使眼色。

“他好老练喔。”慧琳小声说道。

“谁?”我问。

“支教团的队长,就是夹菜的那个,叫许锦涛。”

宝欣拍了拍慧琳的腿,小声说:“其实他应该跟你和伟国一样大,如果不是要支教一年,现在也是研一。”

慧琳睁大了眼睛,又点了点头:“哎,支教果然让人成长啊。”

许锦涛的老练不仅在饭桌上很突出,饭后的访谈也是如此。看着他说话的样子,我仿佛看见了大半个月前采访的首届鲁史支教团团长徐述腾——声音洪亮、逻辑清晰,像演讲一样配合着手势动作。按宝欣的话说,就是“辅导员的感觉”。

采访支教团的同学时,他们谈到支教的初心——“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对于我们而言,同样是“用一周不长的时间,收获了终身难忘的经历”。当常规的游客止步于大理,我们却向群山更深处迈进,亲身体验扶贫攻坚的宏大叙事如何转化为现实。支教团所言“种下一颗走出大山的种子”变成鲁史学生口中的“想要考医学类院校”;“考上中山大学”从痴人说梦,到如今已有三名鲁史学生走入中大。萤火虽微,但八年来一届届支教团的火种汇聚起来,却能点亮鲁史学生的满天星辰,照亮前方的路途。而我们作为写作者,感动之余以我们所见所感,讲好他们的故事,同样意义非凡。

而好的作者总是从对细节的观察开始。从前我一直是个粗线条的人,并不在乎身边正发生着什么事情,以至于让我回忆时只剩下空洞的情绪,碰到细节性的问题往往用直觉填补。诸如牛羊肉米线馆的老板自家不卖油条,还特意从别家买来油条来招待我们这类事情,如果不是老师亲口告诉,我只会傻愣愣地吃,绝不会对米线馆为什么卖油条产生一丝一毫的怀疑。但这次我终于有机会以任务的方式强迫自己观察周围的事情,再用访谈的方式刨根问底,其实不仅是为了写作,生活的乐趣也蕴含其中。

以及正如戴凡老师在最后一晚“孔雀宴”时的演讲所说,此时此地此刻一定是独一无二的回忆,因为课程的同学总要各奔东西,往后的创意写作课程也不会再造访凤庆。照片和影像能够记录画面,却承载不了最直观的感受与最深刻的情谊,而文字却能做到。纸短情长,一想到被我记录下来的人们将来可能会看到这份不太常规的“报道”,我就很庆幸自己选了“创意写作与翻译”这门课程,感觉自己的挑灯夜战变得更加有意义。

以上选自18级本科生吕君兰的“萤火聚星河”

在与大摆田完小杨校长的交谈中,我们得知了孩子们课上用的葫芦丝也是老师们捐赠的,他们下课后会把葫芦丝统一放置在阅览室保管。我们也参观了孩子们的阅览室,虽然简单,却也有模有样。

“郭(兴勇)书记啊,为学校添置了很多设备呢,比如说这里的书柜和学校的音响。”

“校长,这里的书也是捐赠的嘛?”烨慧走到一格书前,端详着一册儿童绘本。

“是啊,也是捐赠的。”

其实直到从凤庆回来的第二天,我的口译老师在微信群里提到要捐书的事情时,我才意识到,原来阅览室的书就来自于我们身边人的善意。

“郭书记只要有空就会来学校转转,给学生们变魔术,陪他们玩,也会规范他们的行为。”

“所以,我们进来的时候大家都在朝我们敬礼呀!”冠柔的疑惑似乎得到了解答,这一切似乎说得通了。

“是啊,他们也很想念蓝书记呢,蓝书记是他们的英语老师,还给他们买了英文的绘本用作课堂材料。”

以上选自21级硕士研究生屈宁威的“谢谢您,书记”

我们调研团队站在校门口不远处,孩子们放学了。一群孩子涌过来,“老师再见!老师再见!……”

“再见!路上注意安全!”

我拿着手机开始记录这一刻,前方一个小女孩向我跑来,认出她后,我向她跑去,我们抱在了一起。是她,是这个女孩,这个我还不知道名字的女孩。

“姐姐,你们要走了吗?”

“对呀,回家路上注意安全哦!”

随后小女孩跑进了一个屋子。

“露露,你看着她,我去车上拿个东西”。我对露露说完后,立马跑上车去拿吃的,记得包里面还有一个巧克力。

拿完巧克力立马冲下车,看到小女孩在露露旁边,我将巧克力递给她的同时,她递给我和露露一人一个巧妙卷。原来,刚刚那个屋子是小卖部,一股暖流撞击着我的心扉,我忍住眼泪,为什么,为什么我是来“帮扶”的,最后却成了“被帮扶”的那个?

目送她的背影消失在人海,我拉着露露跑进了那家商店。拿着照片询问老板认不认识这个女孩,老板点了点头。我们给她买了零食,留了纸条,让老板明天交给她。纸条上我写着,“要快快乐乐的哦!”我希望她能将这份快乐留存下去,希望能够温暖到更多的人。

有些地方一生可能只会去一次,所以格外珍惜。也许还有机会,但下次不知是何时。……有幸成为了中大扶贫项目的一个见证者,见证中大帮扶对风庆县人民医院,对风庆人民带来的改变,也见证了风庆之行对自己的改变,看戏终成戏中人。

以上选自21级硕士研究生王晶晶的“以我之力,护你前行”

(从中大)回到鲁史,孩子们在总结大会上,分享自己的想法。第一个孩子站起来:

“我们听了中大附中的课,大家都是高中生,别人可以全英上课,我却连一句完整的句子都听不懂,这就是我们的差距。但是,我们和他们是一样的,一样的聪明,只是基础不一样,所以更应该努力向他们学习……”

“学……”

孩子们一个接着一个发言,到最后都泣不成声,短短一周的时间,就像一次洗礼,他们突然长大了,见识到外面广阔的世界,小小的翅膀也在他们身上展开。这14位同学都考上了大学,其中,赵光炜和赵永树相继考上了中山大学、刘跃秀考上了华南农业大学。

以上选自18级本科生黄宝欣的“弦歌不辍,芳华待灼”

“他…他会给我们变魔术!”大摆田完小学四年级的王文和五年级的赵伟面对我们这一行不熟的“大人”,有点不知如何是好,甚至不确定自己双手应该放在腿上还是桌子上,不断抬起又放下。但是一提到郭兴勇书记和蓝澍德书记,两个孩子的眼神一下子就亮了。

“当时听说有(国际翻译学院的)外国人要来,大家都走出家门来看呢!”村民们笑说,“整个凤庆基本上有微信的都知道,朋友圈一发,很多朋友点赞。”

“当时朋友圈都传遍啦。”

外国人来访,能算上是“红木村大事”,让村里形成了万人空巷的盛况。村民们纷纷掏出手机打开微信翻找视频,给我们展示的几个视频里,就有外教们脑袋上顶着一些头饰、学着跳当地舞蹈的片段。

以上选自18级本科生林冠柔的“一段扶贫路,一生红塘情”

在微信群跟进患者后续情况是中大医疗帮扶团队的工作常态。医生们从凤庆回到广东后,除每周一次的线上多学科会诊外,还时常在微信上针对一些疑难情况进行探讨。凤庆县人民医院肿瘤科的杨春龙医生就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与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张玄烨医生的微信交流。截图里,肿瘤科医生群里的某位医生说道:「拟今天给予FLOT方案化疗……奥沙利铂按85mg/m2算得143.56mg d1,实际使用143mg d1;亚叶酸钙按0.2g/m2算得0.338g d1,实际使用0.33g d1……」一长段话,每个字我都认识,但组合起来却不明其意,心中猜测是关于药的剂量。张玄烨医生很快就回复:“能耐受吗?术后可以换两药方案。”

“我们搞不定的事情,就艾特张玄烨老师,我们科室的医护群,还有我们医生群,她都在。我就感觉她虽然回去了(广东),但还是我们的靠山。”眉间的沟壑给杨春龙医生平添几份严肃感,讲到这里时他笑了,胸前蓝色的工作牌晃动,磕在桌沿,发出轻响。

以上选自18级本科生李心琪的“核桃·医术·朝凤路”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