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63 >> 2022年03月31日 星期四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项辉教授:在野外实习中激发学生专业兴趣


项辉,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山大学第九届教学名师,广东省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历任生物学系动物生理学教研室、生命科学学院生理学教研室主任、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研究室主任;曾任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和生命科学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

本报讯(记者/李建平、付均鑫)不久前,一对中山大学毕业的校友,90后博士夫妻被人民日报公众号等主流媒体纷纷点赞。他们合作发现并命名了一个溪蟹新种——深圳巨腹蟹,填补了深圳山溪大型水生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研究空白。

被表扬的黄超和毛思颖正是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5届本科生。“回想在中大学习的日子,生物学野外实习课程对我的影响很大,很多东西只靠课本是没有办法体验的,只有自己亲身去野外感受才能真正有收获。”黄超博士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说。

项辉教授正是中山大学生物学野外实践教学体系项目的负责人之一。

野外实习——不负韶华行且知

“我对黄超的影响很小,主要是他自己感兴趣,愿意钻研。”谈起学生,项辉教授一如既往地温厚,简单几句话带过。从就读到留校,近40年浸润中大校园,谦逊严谨的学者气质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但简单几句话背后,却是很多“只做不说”的努力。

“生物学野外实习”是生命科学学院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为满足每年近300人规模的学生实习,项辉教授和同事组织的教学团队建设了黑石顶、大鹏半岛和珠海淇澳岛三个实习基地,涵盖华南热带亚热带陆地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并且根据三地的区域特点安排实习内容。

“生科院的学生本科期间发表的文章,一半以上都是野外实习期间的发现和成果。”项辉教授说。通过野外实习,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锻炼动手能力,培养科研能力……而这样的效果,并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带出去就能实现的。

“为了保证野外实习效果,我们建设了几个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而且每次实习前,我们老师都要提前踩点好几次,方方面面都设计好,怎么安排活动和教学,怎么样照顾到不同的学生,甚至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兼顾年轻人按捺不住到处跑的想法。”项辉教授说。

虽然这两年受疫情影响,打乱了野外实习的节奏,但是一套完整的野外实习机制已经基本建立:每年在三地进行动植物学和生态学相关内容的实习,保证了学生全面的基本训练,这在全国都是少有的。

项辉教授的教学团队注重资源收集,在多年的实习教学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物资源图片,摄制了大量视频,构建了数字课程和生物学野外实习爱课程云平台,并已经连续三年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前后编写实习系列教材8部。

“涉及到实习,有些教材相对充分,有些还不足,不足的我们就自己编写。比如,中大的海洋生物学实习是一个特色,这方面的教材在国内相对来说空白,我们自己就编写了一本《滨海动物学野外实习指导》。”项辉教授说。

本科生导师制——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近年来,生科院的师资相对充分,生师比有很大的优势,项辉教授在担任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期间,很注意发挥这种优势,继承并发展了本科生导师制,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可以选择导师,一对三、一对二甚至一对一指导。

除了课堂教学,对于感兴趣的学生,导师会指导他们积极申请科研训练项目,参加相关的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追求卓越。

2021年,项辉教授指导的包括邵瑞新竹在内的5名本科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广东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

邵瑞新竹说:“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成绩并不突出,经常会很不自信,但跟着项老师学习,只要一点微小的成绩,他都会观察到,并且给我表扬‘今天螃蟹神经解剖得不错’‘这个实验你考虑很周到’,正是这些鼓励,让我越来越有信心。而且项老师很多事情都是做在前,做的多说的少,我们甚至是要过很久出了成果后,才意识到老师为我们的学业提前谋划了那么多。”

新益求新——砥砺奋进,不断创新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很多高校院系都遭遇到了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

一个人、两个教研室、三门课——项辉教授在此期间,曾独力支撑了三年。

这么高负荷,他回想起来的,却更多的是反思:“那个时候教学还比较稚嫩,有很多不足,照本宣科,比较单调,很少考虑前沿研究进展,也不考虑趣味性,不会想着如何吸引学生。”

这种反思督促他不断改进教学。今天的学生在项辉教授的课堂上可以听到的更多:

讲动物演化,会告诉大家对人生的启示——生命的源动力永不停息,不要失去生命的活力,要主动适应环境,要有团队协作精神。

讲脑科学,会用科学理论告诉大家——神经网络中神经元本身,还有突触都会存在可塑性,也就是存在‘用进废退’之说。当我们强化某种功能时,调节这种功能的神经网络的突触联接会更密集,信息传递功能会更强。也就是说,给予大脑良性刺激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使其功能“永葆青春”。混日子会让大脑早衰,要多动脑,同时增加体育锻炼,保证大脑活力。

“今天我们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知识本身已经不是最稀缺的了,应该注重思维,注重价值观,注重育人,引发情感共鸣,引领学生有积极的人生观,有家国情怀。”项辉教授说。

对课堂的改进,还体现在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上。打开项辉教授建设的在线课程,大纲清晰,教学步骤明确,每一个课题下的相关的课件资料齐全,预习、复习、测试、内容丰富,而这些都是花了很多时间才建设好的资源库。

弦歌不辍——中大人的传承精神

从1983年进入中大读书,一直到1993年博士毕业留校教学至今,项辉教授可以称得上是“老中大人”了。采访项辉教授,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中大作为有着将近百年历史的名校,一代代师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传承精神。

“我的硕士导师许实波老师在指导我们的时候,放手让我们去做,让我们自己查文献,找方法,探索条件,导师完全信任,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支持我们。”

“博士导师龙康侯教授要求严格同时又很慈祥。有一次,给我们讲英文文献,让我们提练文章的中心思想,我写的东西交上去,他一段话一段话抠,不对的地方就讲不对。这些我一直都记得。直到今天,我指导自己学生的时候,都会有他的影子。”

“硕士一年级的时候,蒲蛰龙院士给我们上课,很系统地给我们讲怎样写综述,布置了看文献写综述的作业。我第一次知道怎样查文献、怎样做卡片,按照老师的教导很认真地完成了一篇综述,得到蒲老师的表扬,给出了98分的高分,这让我做科研的信心大增。”

“博士一年级,林浩然院士给我们讲授动物学研究进展课程。那段时间我忙着做其他开发项目,有点应付,被林老师严厉批评,差点把我的学位课程打不及格,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深。此后,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对自己负责的事情不敢再应付。”

博士毕业的那一年,项辉基本确定要留校了,导师要求他把所有即将要带的实验,必须从头到尾按照实验指导的要求,完整地做出来。

“只有自己去做,并且得出结果,而不是‘试一下,差不多得了’,才会注意到无数的细节,才会知道有哪些困难。尤其是一些难度高的实验,我反反复复做了好几次。老一辈的老师,很注重传帮带,利用一年的课余的时间训练我,才敢把教学交给我,而这种精神我们也会传承给年轻的老师。”项辉说。

谈及今天的变化,项辉教授充满信心:当时的仪器设备条件落后,一个实验都折腾很久。今天,中大对仪器和设备的投入很大,本科生的实验中心有很多前沿的设备,条件很优越,大家的学习和科研条件越来越好了。

因此,项辉教授也有感而发,寄语学生:利用好中大的条件,只要有想法,就可以接触到你感兴趣的项目,要积极主动的找导师,寻找感兴趣的方向和目标,寻找项目,不要辜负中大提供的条件,不负韶华,勇攀高峰。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