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71 >> 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  共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中山大学召开2022年秋季工作会议


正在加载...
  • 1/2

  • 2/2

本报讯(记者/邱清萌、吴立坚、任婉婷、王後 摄影/孙琛 肖遥)12月11日至12日,中山大学2022年秋季工作会议在珠海校区召开。与会人员围绕会议主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各抒己见,出谋划策,共同推动学校进步发展。

11日下午

会议在校党委书记陈春声的主持下拉开帷幕。

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高松作主题报告,提出要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主旨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细落实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并通过旁征博引,全面阐释了如何激发学校活力和动力,如何推行十六字人才培养理念,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如何激发学校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高松校长表示,“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本科教育之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更多复合型、创造性、能够引领未来的人。”

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松校长以哈佛大学化学系《大学化学基础和前沿:分子和全球视角》为例,深入剖析了这门课程的课程内容、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成绩考评等。他提出,好的通识教育,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其中,既包括课堂教学和课程考核,也包括老师讲授、助教答疑和朋辈互助学习,同时还包括课程设计和教材建设等各个方面。

将育人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培育价值情感的多重育人功能。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世界观、方法论与文化滋养渗透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包括课前备课、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等各环节。让学科教育回归到 “育人”的本真。

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学生学习全过程。高松校长列举了麻省理工学院、欧林工程学院、帝国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等高校的教学改革模式,提出要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把学生创新教育纳入教学大纲、形成教学方案,促进学生个性潜能的挖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坚持 “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把“三个最大限度”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要倡导“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努力实现“两个转变”。

如何推行“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十六字人才培养理念?

高松校长指出,“通过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构建多样性、更开放、可持续改进的本科教学体系。”

加强基础,优化本科教育结构。加强文理通识教育的基础和专业教育的基础,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基础;加强专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教育中贯穿通识教育理念与思想,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认识和理解自然、社会和人本身,加强一年级共同基础课程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挑战度等;推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

促进交叉,完善本科教学内容。在专业设置方面,考虑交叉创新机制,加强跨学科教育。研究建设若干综合(学科)交叉专业,探索和发展跨学科微专业,满足学生跨学科学习的需求。管理体制方面,促进合作与交叉。稳步推进学部制改革。继续完善一年级集中大类培养。开设跨学科课程,推动跨院系选课。协同创新方面,促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继续加强实践教学、加大高水平创新育人平台开放力度,将先进的行业产业技术引入教学。

高松校长强调,今后一段时间“促进交叉”将是我校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任务,新设专业也将集中在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

尊重选择,拓展本科教学模式。在院系内提供分层次的多样化培养方案。科学设置专业选修课,探索建立荣誉学士学位制度。积极构建本研一体化课程体系。提供更多国际化和跨文化的交流学习计划。在院系间允许学生进行跨院系的专业选择和跨学科的学习。完善学分制管理,探索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师资较充足的院系(或学部)可以探索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

卓越教学,改革教与学的模式。推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变革。开展小班化教学、倡导开设“新生研讨课”、推动"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完善学业考核评价。提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支撑和良好氛围,打造“处处能学”智慧教育条件,完善学生学业发展支持体系。加强一流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完善教学激励机制,着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师在引进时,就要把好教学关。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联动,推动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完善常态化教学评价。在职务晋升、聘期考核中强化教师的教育教学实绩。

陈春声书记表示,高松校长的报告深刻又精彩,希望大家能够深入思考,结合重点,联系本学科、学院的特点以及学校学部制改革工作的进程深入贯彻落实。

11日晚上

主会场与会人员按照相近学科分组,结合各自实际工作体会,围绕高松校长所作大会报告,展开热烈讨论,为学校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出谋划策。

陈春声书记、高松校长分别参加人文学科组、工科组的讨论,认真倾听了大家的分享、困惑和交流。刘济科副校长也参加了工科组的讨论。

12日上午

高松校长、陈春声书记先后主持了12日上午的专题报告环节,教务部主任陈省平,医学部副主任、中山医学院院长、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匡铭,历史学系主任、博雅学院院长谢湜,商学院院长李广众,哲学系主任张伟,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崔隽,生态学院院长储诚进,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苏明,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院长邓少芝,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张超,物理学院副院长王猛,数学学院(珠海)副院长陈秀卿,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钟一彪代表各自单位围绕本科人才培养的理念、路径、方法、体系作报告。

12日下午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中山大学监察专员刁振强作了警示教育专题报告。

最后,陈春声书记作大会总结报告。他表示,本次会议是一次充满思想活力、求真务实的大会,会议卓有成效,高松校长的报告全面阐述和解读了下一步学校在本科人才培养的工作思路和发展路径,对凝聚师生的智慧和共识,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下转第8版)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