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摄影/谢佳霖 卢旖维
一、木棉花
中大的木棉树,树龄最大的,应数大钟楼前西南树林中的木棉树。在大钟楼正门南面,东南区一号(今中大东北区309号),是一栋红墙绿瓦的二层楼房。楼上曾住着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教授;楼下曾住着著名戏曲研究专家王起教授。上世纪50年代初,有一年春节,王起教授创作了一副春联,并亲笔书写在大红纸上,贴于向南的大门两边。上联是“腰鼓声中岁月”;下联是“木棉花下人家”。解放之时,建国之初,咚咚腰鼓之声,是常常可以听到的。上联反映了时代的喜庆气氛;王家住在木棉花下,对高高的木棉树、春天的木棉花产生了感情,故下联抒发了王教授在新春佳节之时的那种内心的喜悦,内心的欢乐!
中大的木棉树,数量最多的,应数西苑(今属蒲园区)东面路边那长长高高的一排木棉树。每年初春,这些木棉树就开花了。花瓣厚实,共有五片。花朵肥大,状如铜钟。或深红,或橙红,或橘红… …火树红花,千朵万朵,竞相开放,筑起一道红色的城墙。那密密匝匝的花,远远望去,如朝霞,似红云,像火焰。是谁手持天上的彩虹,在空中铺了这么一条红色的仙人行走的彩虹的路?此地一排木棉树、木棉花,比七层楼的天台还要高。站在西苑西面的九层天台之上,俯首向东望去,眼前就是一片红色的花的长城,花的长河,真叫人心花怒放,格外开心!啊,校园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这里一团团一簇簇的木棉花,就是校园里一道鲜红的璀璨的亮丽的风景线。
我国种植木棉树,历史悠久。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载:西汉时,南越王赵佗向汉武帝进贡烽火树。古时的“烽火树”,据传,就是今天的“木棉树”。由此可知,我国至迟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有木棉树了。木棉树,我国古代叫斑枝花;今日也称攀枝花。木棉,杆直树高,高于他树,抗风顶雨,巍巍挺立,欣欣向荣,奋发向上,故称“英雄树”。其花,又红又大,宛若高举的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红旗,带领人们走向胜利,故称“英雄花”。木棉,产于亚热带热带。我国南方的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以及印度、缅甸、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都有木棉。古代广州,种植了很多木棉,其中以南海神庙前的10余株,最为古老。时至今日,犹存两株。历经风雨沧桑,树杆依然挺拔。早春开花,吸引了许多善男信女。
广州人,最喜爱火红的木棉花,把它选为市花。广州,以“红棉”为名的大小企业、大小商店,常常可以看到。工厂生产的自行车,也要定名为“红棉牌”。南方航空公司,也以红棉作飞机的标示……前广州市市长朱光,曾创作并发表、出版《望江南·广州好》词50首。其中就有:“广州好,人道木棉雄。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丹龙。三月正春风。”这首词,既描写了木棉美丽的形象,也歌颂了木棉无畏的精神。许多画家,为朱光的50首词配画,珠联璧合,珠玉生辉,更加脍炙人口,一时轰动羊城!
木棉花,红似火,非常美。既可供观赏,也可做药用。所以木棉开花之时,常有许多儿童及妇女在树下守候。每当“扑”地一声花朵掉下,他们便连走带跑地争相捡拾。他们把花晒干,或用来煮粥吃,或用来煎水服用,有清热去湿解暑利尿健胃之功效。木棉树的皮,经过加工制作成药品,可治腰膝疼痛等病症。其花其树,除了药物用,还有经济价值。木棉花结子之后的花絮,可做棉衣,可做棉被,还可做枕头、救生圈等物的充填物。木棉的木材,比较松软,是制作包装木箱的好材料。木棉的树冠,有如又高又大的大罗伞,能挡住夏天的烈日骄阳,给人们送来阴凉,送来惬意。故木棉树下,是人们乘凉休息的好地方。木棉,多生长于溪边村头,不择水肥,不择土壤,不向人们索取,然而奉献给人们的,却是很多很多。木棉树啊,不愧是人们称赞的英雄树,木棉花啊,不愧是人们称赞的英雄花!
二、杜鹃花
每年三月,广州中山大学大钟楼下的杜鹃花开了。或深红,或浅红,或紫红,或洁白……“南国要数三月最美,杜鹃花火一般燃烧。”春花盛开,春满校园,杜鹃似火,笑脸迎人。鲜艳美丽朝气蓬勃的杜鹃花,吸引了中大的莘莘学子,吸引了来往行人。
1952年春,陈寅恪教授见住宅附近的杜鹃花开了,火红火红。他诗兴大发,欣然作了《咏校园杜鹃花》诗。诗云:“美人秾艳拥红妆,岭表回春第一芳。夸问沈香亭畔客,南方亦有牡丹王。”陈教授把杜鹃花与国色天香的牡丹花相比较,由此可见他对杜鹃花多么喜爱,就抒发了满腔的喜爱之情!
杜鹃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她,对中大来说,是校园里数一数二的名花。杜鹃花,又叫映山红、满山红、山踯躅、山石榴……杜鹃,一鸟一花,既是鸟的名字,又是花的名字。先有杜鹃鸟(即子规鸟、布谷鸟、断肠鸟)的名字,然后才有杜鹃花的名字。相传,蜀之始祖,就是人皇。其后,有王望帝,名叫杜宇。子规鸟,是蜀王杜宇死后所化。其鸟,叫声很大,夜夜悲啼,惊恐凄厉!它一直叫到口滴鲜血,落在花上,便化为殷红的杜鹃花……不过,这是传说,并非科学。所以郭沫若在《百花齐放·杜鹃花》诗里说:“人们说我们是杜鹃啼出的血,/杜鹃是望帝的魂,他思乡心切。/咱们彼此其实没有丝毫关联,/望帝和杜鹃也风牛马不相及……”故对传说,我们应有分析的眼光。
今日中山大学康乐园里的杜鹃花,栽种甚早。据前广州私立岭南大学老教工回忆,至迟在上世纪40年代就有了。火红的杜鹃花,为岭南大学师生所喜爱。1948年,陈序经出任广州私立岭南大学校长。他,在重视聘请名师的同时,也重视校园美化。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岭大并入中大,中山大学迁入岭南大学校址(即今中大康乐园)。以后,陈序经在中大工作10年,曾任中大副校长。他在中大分管基建、总务、园林等工作。他不但重视培植杜鹃花,而且还令学校园林科职工,加强培育,扩大栽种,故中大校园的杜鹃花一直生长到今天,仍然如期开花,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数十年来,虽然几经战争烽烟和政治风雨,又经“十年浩劫”,杜鹃花有盛有衰,但总的情况是:不但保持了旧貌,而且有所增多,有所发展。这样,今日的中大师生,每年三月,就可以观赏校园里火红的杜鹃花了。
爱花爱草,本为人之天性人之常情,无可非议。然而,在“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越来越激烈”、横扫一切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山大学的一位领导,竟忽然“发现”喜爱花草是“资产阶级思想”、“修正主义思想”的表现,认为校园里的花草对师生有腐蚀作用。这位领导,为了捍卫“红彤彤的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便在一次报告中对中大师生发表了“花花草草会吃人”的“高论”。学校领导的如此“高论”一出台,中大师生联系实际,联系自己的思想,无不惊诧害怕,不寒而栗!此后,又有谁还敢爱花爱草呢?
杜鹃花虽好,但花期很短。有一年,中大文科某系某年级校友,决定在三月里回母校团聚,庆祝毕业十周年,同时,观赏校园里的红杜鹃……然而因故,把原定时间推迟了好几天。这样,他们就看不到最旺最红最鲜艳绚丽的杜鹃花了。他们心里很不是滋味,感到可惜!须知大自然的生长发展的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样的遗憾,每年都有,所以我们赏花,一定要把握好花期。不要错过花期,再次望“花”兴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