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 340 期>> 第二版
字号调整:
负凌云壮志 怀公益之心
—— 中国新闻史学会“首届国家学会奖”杰出青年奖、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教授
作者:孙 玮  

■ 人物简介:
张志安:男,汉族,1977年4月生,中共党员,2006年于复旦大学博士毕业,留校任教。2011年6月以“百人计划”人才引进到中山大学。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是中大最年轻的院长、也是国内最年轻的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中山大学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中山大学互联网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及大数据传播实验室主任,国家网信办网研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青联委员、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人才。
2015年5月获中国新闻史学会“首届国家学会奖”杰出青年奖(国家一级学会)。2015年5月获广东省记者协会、广东省新闻学会第十一届新闻金钟奖。2015年5月获广东省第十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个人提名奖。

无论在传播学界、新闻业界还是在政府部门,张志安教授都因“精力旺盛、年轻有为”、“负凌云壮志、怀公益之心”而享有盛名。《南方都市报》前不久报道称他“语速飞快,思维敏捷,精力旺盛”,是“游走于新闻学界、业界、政府之间”的三栖学者。大学里他就被同学们称做“小超人”,因长期专注于新闻生产、新闻从业者的研究,他对新闻业界的熟悉程度异乎常人,对公共事务的关注热情也格外的高,新浪和腾讯微博粉丝超过百万,微信公众号“一本政经”粉丝数万,再加上讲课水平极高,颇受各界肯定和青睐,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起到了引领社会风气,发扬社会正能量的榜样作用。

一、精勤教学:对课堂倾注生命的激情

他从事10余年新闻实务教学,长期研究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融合报道,是对新闻业界保持最贴近观察的新闻传播学者之一。他每个学期不仅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还承担多本重要教材的撰写任务,如担任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新闻采访与写作》项目组成员,参与撰写我国首部由政府组织编写的《新闻记者培训教材2013》。由他主编出版的《报道如何深入:关于深度报道的精英访谈及经典案例》、《记者如何专业:深度报道精英的职业意识与报道策略》、《中国怎么样:驻华外国记者如何讲述中国故事》、《潜入深海:深度报道30年幕后轨迹》等“揭开真相”系列丛书,在新闻学界和业界引起较大反响。新近完成一本专著《深度报道:理论、实践与案例》,已交付高等教育出版社,加上《躲不起 惹得起:提升你的媒介素质》、《全球议题的专业化报道:气候变化新闻实务读本》,迄今为止,他主编或参编的教材已达10本。

深厚的理论基础为其课堂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养分与活力。他上课不仅贴近前沿,而且富有激情,授课风格生动活泼、风趣幽默,上到尽兴之处,他不止一次像《死亡诗社》电影里的人物托德,跳上课桌,手舞足蹈,“想告诉学生,要有一个不同的观察视角”。

其主讲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采用“提问-互动-总结”的参与式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他的教堂总是最活跃的,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和他讨论。他主讲的《深度报道》获2014年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参与主讲的《新闻学概论》获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在爱课程网站上,他的《深度报道》视频公开课一上线点击量就近2万次,中国大学MOCC《网络素养》也有几千名全国各地的学子选修;他与南都网推出国内第一门传媒公开课《深度报道》,第1讲单周点击量就超过2.2万次;最近,又带领团队录制推出了中山大学第一门MOCC《新媒体素养》。传设院的课室在东校区,每年都有对新闻专业心向往之的同学慕名来蹭张志安教授的课。同学们每每会被他对新闻的激情所折服,有同学写到张志安教授让她看到“热情,理性不盲目,并付出努力,有脚踏实地的新闻情怀”是学习新闻的必要条件。在张教授的微博里,对于要来传设院学习的同学,他说 “种下的每一颗种子都会发芽”,希望同学们“真的对新闻有兴趣;明白自己为什么真的会对新闻有兴趣;知道自己为何可以通过学习有进步、成长”。

对待学生,他在学术上保持“严肃”,在生活中却很“活泼”。不仅教会学生学习,更教会学生做人做事。他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与所带研究生经常举办读书会,后者总会给大家带来学术思想碰撞的火花。他认为:不是让每个学生成为你期待的他或她,而是让他们成为更自由、更快乐、更独特、更具有生命厚度和张力的自己。在2015年的毕业季,张志安教授不仅为每一位传设学院的毕业生送出了鲜花,其毕业寄语还刷爆了朋友圈,当中说到:

“……除了个人小问题,我希望大家还要关注一些社会的大问题,比如传播与社会进步的话题,关注信息的公正获取、观点的自由表达、社会的公共参与和政府治理的民主透明等。这是你在中大接受精英教育的责任。

进入社会后,保持你的进取心,更不要失去批判性……不要丢掉反思精神,丢掉你在大学时代所建立的价值追求、人格品味乃至愤世嫉俗……”

二、精研学术:对业界保持最贴近的观察

阿兰·德波顿在《新闻的骚动》中写道:查阅新闻就像把一枚海贝贴在耳边,任由全人类的咆哮将自己淹没。借由那些更为沉重和骇人的事件,我们得以将自己从琐事中抽离,让更大的命题盖过我们方寸前的忧虑和疑惑。张志安教授作为新闻业的观察者,从来不中断对新闻业的反思:记者的职业身份是什么?职业理想是什么?社会认同如何?中国新闻业在新媒体环境下何去何从?他的研究兴趣集中于中国新闻业、新闻生产、媒介融合、互联网与国家治理。迄今,已在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大学》等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上百篇。其中,仅2010-2014年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27篇,平均每年5.4篇。且截止目前,他已主持课题30余项。

他敏锐地发现新闻业中成熟的从业记者近年在不断流失。中国调查记者的队伍在快速萎缩:70后调查记者逐渐退出一线或转行到网站担任主管,与上一代相比,新生代即80后、90后调查记者出现了显著的特点变化:诉诸记录者角色,不奢望监督或改变;追求个体自由,对组织忠诚感下降;更职业化的态度,警惕自我道德化和英雄化;文笔好,但社会认知相对缺乏历练和洞察;注重生活品质,坦然面对行业生态变革。同时,在媒介融合的洪流中,三种新闻价值观被凸显:第一是及时性——目前受众对速度的要求提高,最好是同步;第二是互动性——新闻的叙述形式改变了,以互动化的叙事去满足受众,更充分地呈现新闻成为趋势,对时空偏向的选择和呈现是好的互动;第三是参与性——受众对新闻业公共性的期待增加,媒介是时候考虑怎样让受众参与进来。

他在中国新闻从业者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担任跨国研究项目World Journalism Status中国内地总召集人。近年来,先后完成上海地区网络新闻从业者调查、中国调查记者的问卷调查、驻华外国记者的问卷调查、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新闻从业者生态调查等多个项目。其中,和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完成《中国调查记者的社会关系网》,发表了国内第一份《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报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相关论文获得权威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年度优秀论文奖和广东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他的博士论文在国内新闻传播学界较早运用新闻生产社会学的路径,采用田野观察和深度访谈的人类学方法,研究《南方都市报》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和社会控制。博士毕业后,又围绕新闻生产和专业主义、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意识、社会转型与新闻行业生态变迁等诸多问题展开持续研究。新近发表的一篇针对“毒奶粉”事件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新闻生产过程中“自我审查"具有的双重内涵,获得第二届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奖、权威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年度优秀论文奖、广东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张志安也是国内较早开始研究媒介融合和传媒转型的学者,主编出版《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以“专业、原创、品质”为核心价值,观察、研究和推动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担任国信办《网络传播》杂志学术委员会委员,在《新闻战线》《中国记者》等核心期刊发表一系列成果,参与上海、广州、重庆等地的媒介融合方案的规划,担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太原日报报业集团等新媒体顾问,给全国数十家媒体做过相关讲座,由他主持发布的《中国政务微博年度报告》、《传统媒体新媒体影响力指数报告》、《中国企业自媒体影响力报告》等也在业界产生积极反响。

三、公共服务:探索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网络治理智库建设

自2014年7月担任院长以来,张志安教授围绕“人文新媒体、融创传播学”的学科定位,带领团队通过文科实验教学、开放课程建设、交叉学科研究等方式,积极探索新媒体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也逐步成为国内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近两年,中山大学在广东招生的专业中,新闻传播学专业稳居文科类第八位。这不仅因为公共传播时代的到来,也因为传设学院新媒体教改富有成果,为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术交流、了解业界动态,张志安教授从自己做起,一直保持“最接地气”的状态,也特别善于在跟业界的互动中收集案例、交流中深化认识。

他工作繁忙,经常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为了与业界深度交流,今年5月他在脚伤未愈的情况下依然拄着双拐在羊城晚报集团做了三个小时的讲座交流,调研了羊晚全媒体指挥中心,启动了中山大学与羊晚集团的系列合作。现在,传设院为不同专业、不同培养层次的学生已连续举办“媒体变革月”、“记者沙龙”、“学术午餐会”、“传媒茶座”、 “人文新媒体系列讲座”等各类活动;学院还与《广州日报》、《广州青年报》、《南方都市报》等建立了数据新闻、社区报、大学城APP等实训合作项目,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在全媒体融合平台上进行专业实践;学院建设的“视频实验室”、“音频实验室”、“新闻摄影实验室”、“受众行为和心理实验室”、“媒体交互设计中心”等,已初步搭建起文科实验教学的系统平台。

担任院长半年多时间里,他创建了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与人民网、微信、新浪微博、宏博知微等机构建立了数据挖掘合作,推出的“微信辟谣报告”、“网络舆论共识度报告”、“2015中国网民食品安全认知研究报告”产生积极的社会反响;成立了中山大学互联网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为国家网信办等机构提供网络治理的决策报告,发起“互联网与国家治理”论坛,主编《互联网与国家治理年度报告》,在智库建设方面迈出坚实步伐;此外,还担任了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的副院长和“港澳与内地协同发展创新研究中心”的平台长,带领团队开始港澳社会心态及传媒生态研究,新近由他和同事执笔的决策报告还被中央领导批示。除此之外他还兼任国家网信办《网络传播》杂志学术顾问、最高人民法院新闻传播顾问专家、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他在公共服务方面,长期热心推动中国新闻传播业的进步和发展:发起“中国新闻业百人会”、“中国新闻业评议会”,倡导智慧碰撞、实践媒介批评;参与发起成立高规格学术会议“中国青年传播学者论坛”,并组织过两届研讨会;发起“珠三角青年传播学者论坛”,推动区域学术共同体建设;应邀担任香港《传播与社会学刊》、台湾《新闻学研究》等多本学术期刊论文评审。在新媒体环境下,他还利用总粉丝上百万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持续进行热点观察和媒介批评,促进新闻学界与业界的对话和交流,承担公共表达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