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 381 期>> 第四版
字号调整:
风雨九十载 坚守与前行
—— 中山大学校报发展史略



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将清末以来在广州地区建立的实行近代教育模式的学校,包括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科大学以及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等整合为一体,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永久纪念创办人,1926年经国民政府批准,学校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此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山大学逐渐成为中国南方科研与学术重镇,鲁迅、郭沫若、傅斯年、顾颉刚、王力、陈寅恪……无数名家大师荟萃于此,他们优秀的品格和精湛的学术造诣熏陶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形成了良好的学术风气,培养了众多社会各界的杰出英才。

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中山大学校报与中山大学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见证着学校筚路蓝缕,蒸蒸日上。早在中华民国十五年,即1926年11月5日,校报便正式创刊。其间随着学校的发展、沿革几经更名、改版,至今已过九十载。90年来,中山大学校报风雨兼程,饱经战事纷飞、时代变迁、几易报名,但始终不断。文章千古事,校报一代又一代的编辑、记者们传承着当年校报创刊时的“中山精神”,怀着对学校的诚挚热爱,笔耕不辍,如实记录了学校的光辉历史,生动反映了中大与中大人在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光荣与成就。

今天,《中山大学报》作为中山大学党委机关报,是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的一份面向校师生员工、中大校友、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的报纸,是中大校园最具权威的主流媒体。校报每期对开4版(全彩版),每期发行量4万份,每月4期;校报学生增刊——《中大学子》不定期出版,发行量与正刊同。

一、历史与回顾

(一)创刊

中华民国十五年,即1926年11月5日,校报便正式创刊,最初名为《国立中山大学校报》,16开本,当时即为中华邮政特准挂号认为新闻纸类,每册定价铜圆肆枚。由国立中山大学文书处出版科印行1,封面有中大创办人孙中山先生的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2可见,校报从创刊之始就深受孙中山先生思想的影响,并不断深入。

(二)坚持

最初的校报基本上每月一期,刊登布告、公文、校闻和各类宣言、讲话等,内容繁多,每期足有20页之多。1927年8月25日,从第19期开始,校报随着校名的更改,也改名为《国立第一中山大学校报》。1928年3月11日,第30期,校报又因为校名的变更,随之再次改回《国立中山大学校报》。31927年5月9日,《国立中山大学日报》创刊4,当日第一号的启事是这样写的:“本大学各科学院距离甚远,教职员及学生散处各地,以致消息常患隔阂,办事诸感不便,兹由政治训育部宣传部与大学事务管理处出版部合办《国立中山大学日报》,藉以沟通消息,传达校闻。除本大学行政机构及正式学生团体会社消息均择要编刊外,其他一切文章概不登载。特此声明。”5日报邮政封号同样被认为是新闻纸类,每册定价一仙(民国时期的货币单位),除假期和星期天外,每日刊发。其后校名虽几次更改,但报名却不曾改动。当时中大也因抗战、内战而多次搬迁,但日报的出版却基本没有中断,直到新中国成立,可见其早就成为了中大重要的新闻宣传阵地。

从目前可查到的史料来看,《国立中山大学日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出版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927年5月9日至1940年6月28日,前后共出了2796号,历经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并且由于学校的搬迁,出版机构从1939年9月25日第2580号起也由之前的政治训育部(此机构后撤销)宣传部售书处与事务管理处出版部售书处改换为云南澄江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6这段时期的日报也大多刊登有前方战事,但仍不失登载学校的重要新闻、学术事件。如1933年7月20日、24日和27日,日报连续刊载了中大朱洗教授(著名的实验生物学家)撰写的《罗广庭博士的真面目》一文,从罗的错误学术观点到治学态度做了全面剖析,这也成为了当时中大内外重要的学术新闻事件。7

日报第二个时期是从1940年12月2日至1944年5月31日,此时校报也由于学校的迁移搬至乐昌坪石出版,从第一号开始重新登记刊号,一共出了994号。第三个时期则是从1945年12月1日至1949年11月5日。此时中大已经迁回广州,校报也从日报又改称为《国立中山大学校报》,由中大出版组编印,登记为“广复第一号”。但至1947年5月1日,第372号起校报又改为《国立中山大学日报》,其间共出了928号。从1947年7月5日开始,国立中山大学出版组还同时编印了《国立中山大学校刊》,其作为专刊的性质发表了学校领导和知名学者的论著、论文等,比如专载了王力先生(著名语言学家)的《战后的中国语言文字》等文章。目前有史可查的校刊一共为27期,至1949年9月30日。

从学校创办至解放前的这段时日,中大校报究竟为何人所编现已无从考证,仅知先后由文书处出版科、事务管理处出版部、政治训育部宣传部售书处等部门主办。这批有时甚至要冒着生命危险仍坚持工作的不留名的编辑们却真实地将校报历史延续了下来。从校史记载来看,当年的校报出版机构之一——政治训育部(因文书处与事务管理处人员已不可考,在此仅以政治训育部为例,以彰前辈同仁创编校报的筚路蓝缕之功)成立于1926年12月中旬,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的李济深为主任,甘乃光为副主任,何香凝、徐谦、顾孟余、邓中夏、苏兆征等著名人士为委员。这些人士想必或多或少都为中大校报的发展贡献过自己的一份力量,但究竟何人负责校报却已无从查找。当今日笔者翻开这些早已泛黄,甚至一碰即碎的几十年前的珍贵校报时,心中感慨万千。那些没有在中大校史上留名的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的校报编著者却应该永远留在我们中大人的心中。

(三)建设

1、《中山大学(校报)》

新中国成立后,中大校报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1950年7月1日,《人民中大》创刊,王越撰写了代发刊词:《对于人民中大的期望》。报名先是采用了毛泽东的字体,之后刊名由时任中大校长的著名教育家许崇清先生亲笔题写,当时大红色的报样也充分体现出了时代的特色。《人民中大》发行至1952年9月25日,第37期后中断了数月,到1952年11月27日,由校刊工作组编印的新一期《人民中大》再次刊发,并呈准广州市新闻出版处备案。从1953年4月30日起,《人民中大》改名为《中山大学周报》,成为了新时期中大最有影响力的主流报纸。到五年后的1958年5月6日,第256期起周报又改名为《中山大学(校报)》。从现有的史料查知,《中山大学(校报)》至少出版到了1965年2月25日,第466期。

1968年9月29日,《新中大》创刊,成为中山大学革命委员会的机关报。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新中大》的出版也断断续续,从1970年后基本处于停顿状态。直到1980年6月15日,《中山大学(校报)》(复)第一期出版,为8开4版,中大校报又重新步入正轨,此后一共出版了400期。

2、《中山医科大学》校报

中山医科大学校报同样有着可以述说的悠长历史。早在华南医学院时期,《华南医学院院刊》便于1954年10月创刊,4开4版,当时由华南医学院院刊编辑委员会出版科印行。最初的校报基本上为半月一期,上面刊登布告、公文、校园新闻、各类宣言、讲话以及学生活动等。

1956年9月8日,从第59期开始,校报随着校名的更改,也改名为《广州医学院院刊》,到1957年3月18日,第84期,校报又因为校名的变更,随之改为《中山医学院院刊》。

1966年校报因“文化大革命”被迫停刊。“文革”结束后,全国高校处于恢复、整顿时期,高校校报纷纷以校名为刊名。1981年,采用《中山医学院》的刊名恢复出版。1985年,又因为校名的变更,改为《中山医科大学》,报名使用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9月26日为学校亲笔题名的手迹。复刊后的《中山医科大学》突出重点,充实内容,贴近生活,增强时效,活跃版面,由创刊后沿用近40年的手工排版、铅印,正式改为计算机排版、胶印,每期容量扩大到2万字。在新闻报道上,紧密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把改革、建设作为宣传重点。同时,推出多个生动活泼的专栏、专刊和副刊,并经常举办征文、竞赛、笔谈、讨论、评选等活动。

二、发展与开拓

(一)改革

1、两校合并与两报合并

2001年,中山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一所学科覆盖更宽、实力更强的综合大学。借着历史的机遇,当年10月31日,原中山大学校报与中山医科大学校报也合为一份,《中山大学(校报)》重新编印(新)第一期。

2、新报名

报名“中山大学”四个红色大字,采用孙中山先生手写体的集字,而“校报”二字则采用稍小的黑体字。直到2007年,《中山大学(校报)》更名为《中山大学报》时,孙中山先生字体的“中山大学”四字仍被保留,校报编辑们又从孙中山先生的笔迹中挑选出最适当的“报”字版本,至今沿用的报名《中山大学报》就是这样拼合而成。

3、改版与自排版

新的《中山大学(校报)》在全国高校校报中较早由4开版改为对开版;由黑白套红版面改为彩色版面。这样适应了时代发展读者对报纸的要求,同时能更准确形象地反映快速发展的中山大学的面貌。校报每月出版三期,编辑部工作人员包括主编在内,共为6人,后减至5人,2006年起编辑部人员定为4人。

从2001年开始,《中山大学报》在全国高校校报中率先使用自主排版系统,借助方正飞腾排版软件,实现了校报从组稿——编辑——排版(包括图片处理)——校对——发排完全自主。

4、栏目变迁与报道形式的转变

2001年始,《中山大学(校报)》校报开设了部分栏目。除刊登重要消息外,二版开设“大家谈”,三版开设“中大人物”,四版开设“校园论坛”。此后还常常有各式新的栏目推出。

自2007年起,《中山大学报》正式推出了电子网络版,实现了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融合发展。

2008年,校报栏目进行了一次调整,在保持要闻和各版固定栏目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下格局:一版为“要闻”版,并开设社论,二版为综合新闻、“大家谈”,三版保持综合新闻、“中大人物”,四版刊登校园新闻、学生新闻、“大学时代”、“世纪风”。

2009年,为应对网络新闻的冲击,发挥纸质媒体的优势,校报再次进行了较大系统的调整,大量缩减消息的容量,只保留第一版刊登学校最重要的、需载入历史的消息,二三四版全部转换为栏目和话题,以各类话题深入研究问题,以内容的丰富与深度扬己之长,补网络之短,真正做到报道精辟、详尽,增强报纸的可读性与渗透力。二版开设“教授治学”、“课堂一线”、“服务社会”等栏目;三版保留“中大人物”的同时,新增“个人专栏”(请知名教授供稿,并以其名字命名)和“中大故事”等栏目;四版设定为大学时代版,设“学子风采”、“校园论坛”、“学者观察”等。这些栏目在校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有些栏目的文章也已结集成册、正式出版。

2014年,中大迎来90周年华诞,校报开始采取排版设计外包方式,逐渐形成鲜明、典雅、大气的版面风格。开辟“校庆90周年巡礼”专题系列,分为院系篇、教授篇、名医篇、校友篇、中大故事等。院系篇报道各院系(校区)的历史进程、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水平、社会服务和社会影响等,彰显学院的综合实力及精神文化气蕴,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和好评。

(二)新的采编机制

1、责编制

2005年9月,编辑部开始建立主编负责下的责编责任制,明确各位编辑的责任,将工作任务落实到个人。责编制的形成,将原来的主编一人组稿、改稿,编辑只是排版的工作组合改变成主编把关,各版面责编组稿、处理稿件、排版、校对“一竿到底”的工作流程。提高了每位责编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学生记者的培养与成长

多年来,校报编辑部始终拥有一支由优秀的学生组成的强大的、有能力的学生记者队伍。这些学生记者,主要来自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他们担任了大部分采访任务,是编辑部的好助手,为办好校报做出了重要贡献。

校报坚持“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的辩证的理念和做法,学生记者队伍无论是思想素质还是业务能力都非常出色。学生记者在为校报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以校报为平台,极大地锻炼了自身能力。当校报记者踏入社会就业应聘时,不仅人文科学学生拥有了传媒方向的就业优势,而且连理工科、医科的同学也有部分改变了就业方向,选择继续从事新闻传媒工作,并且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

(三)增刊——《中大学子》

1、创办

2003年,为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中大校园文化品牌,全方位展现中大学子的民主精神、务实作风和爱校情结,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在整合《中山大学报·世纪风》原有版面的基础上,集结了一批有志于此的中大学生和几位有丰富办报经验的老师,开始筹办《中山大学报》增刊——《中大学子》。

2003年9月2日,《中大学子》试刊号发行。2003年11月5日,《中大学子》正式创刊。

2、宗旨

《中大学子》报名由著名学者和书法家陈永正先生题写,时任中大党委书记李延保教授为《学子》写下了“高品位·高格调·高质量”的希望,从此,“高品位·高格调·高质量”成为《中大学子》的办报宗旨。

3、特色

《中大学子》以学生视角关注校园和社会,稿件内容和设计生动活泼,彰显强烈的人文关怀,如奥运冠军、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ACM冠军、百优博士论文……近年,学子也开展专题报道,例如中山大学“逸仙思源,服务社会”优秀学生培养计划、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才培养、“我们毕业了”等专题,关注中大学子在各个领域的成长和风采。

三、创新与憧憬

2015年以来,学校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根据学校跻身国内高校第一方阵、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及“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校报围绕学校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对学校的教学质量、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校园文化等各方面进行深入挖掘报道,力求传递学校办学理念,呈现学校发展新态势,挖掘办学亮点,营造“凝聚共识,谋划发展,争创一流”的校园氛围。

(一)根据学校中心工作策划专题、专栏

策划意识是深度报道必备的要素,要求编辑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和思考能力,敏锐地捕捉新闻报道背后的价值。为了推动学校中心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校报作为宣传阵地的重要作用,在宣传部领导的支持下,校报策划、报道了多项专题、专栏:

学校事业发展专题,包括学校春季工作会议专刊、秋季工作会议专刊、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刊、人物专访等,及时解读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促进读者理解并支持学校重要方针、政策,齐心协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十二字”人才培养专题,挖掘教学育人有突出成绩和鲜明特色的学院进行深度报道,以起到示范效应,如中法核工程学院、国际翻译学院、岭南学院等。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专题,以“中山大学与孙中山研究”为主题,梳理孙中山先生与中山大学的渊源,弘扬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创新驱动 服务社会”之“研究院专题”,宣传报道我校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的成功范例,如惠州研究院、花都研究院、佛山研究院等。

科学前沿专栏报道我校在科学研究上的重大突破和重要成绩,挖掘科研背后的故事,展示科学家们不畏困难、执著创新、造福人类的精神风貌。如:宋尔卫教授团队、马骏教授团队、刘奕志教授团队、李宝军教授团队等。学子风采专栏挖掘和呈现优秀中大学子的群像,展现中大学生朝气蓬勃、追求卓越的风采和气质。

(二) 加强时效性 适应学校发展需求

学校事业发展进入快速轨道,校报作为校园主流媒体,承担了促进读者理解并支持学校重要方针、政策的桥梁角色。为了适应新时期学校快速发展的需求,校报出版量增为每月4期,一版为“要闻版”,二三四版以专题和深度报道为主。随着学校部门人员的调整,校报在职编辑减至两人,依然采取排版设计外包以提高工作效率,适应学校发展的新形势。

(三)转型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为适应时代的快速变革和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校报编辑保持求新求变的意识。向新媒体借灵感,学习新媒体形式上的表达,在表达上力求生动鲜活,贴近读者。同时,响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号召,校报在部门领导的支持下,公众号与中大新闻网、中大官微、中大团委微信等新媒体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与分享,以加快新闻的传递,丰富校报内容,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校报亦牢记纸媒的责任和定位,以严谨态度打造内容,以深度报道启迪读者,“力求精品,杜绝庸品”。

(四)与时俱进 传承大学文化和精神

中大校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经过数年不懈的努力,逐步提炼并确立了“高擎理想主义旗帜,秉持专业主义精神,办校园最好的报纸”的办报理念,坚持树立“创新意识”、“策划意识”与“精品意识”。中大校报获得校园内外专家的一致认可,自2005年至今,在历次广东省高校校报好新闻评选中一直名列前茅,连续两届荣获广东省高校优秀校报(本科高校组)评选一等奖,在全国高校校报评比中也是位居前列。

中大精神通过中大人代代传承。作为校园生活的忠实记录者,一期期中大校报串联起来,便是一部源远流长的中大历史。在新时期、新办报理念的引导下,中大校报将继续肩负传承大学精神与文化之使命,与时俱进,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谱写新的篇章。

■ 注:

1. 从第七期(1927年3月28日)开始,改由事务管理处出版部印行。

2. 标点为笔者所加。

3. 第30期后的《国立中山大学校报》现已无从查找,故笔者无法确定第30期后的校报是停刊还是缺失。

4. 从时间上看,至少在1927年5月9日至1928年3月11日之间,《国立中山大学校报》和《国立中国大学日报》是同时存在发行的。

5. 标点为笔者所加。

6. 此前因学校迁移,日报也中断多时。

7. 参见吴定宇主编:《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 参考文献:

1. 历年中大校报:1926.11.5~至今。

2. 梁山、李坚、张克谟 著:《中山大学校史(1924-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11月版。

3. 吴定宇 主编:《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 易汉文 主编:《中山大学编年史(1924-2004)》,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5. 易汉文 :《源远流长——中山大学校史研究文存》,中山大学档案馆2004年10月刊印。

(文字/陆劲松 贾鑫亮 张蓝溪 丁燕燕 吴立坚 徐津阳 卢旖维 杨喆子 感谢易汉文老师对本文的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