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是什么?相信时下的年轻人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了,吐槽甚至成了人们时下发泄不忿、调侃所见所闻的常规方式。
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令我们无奈、或是觉得荒诞无稽的事情,我们只能戏谑调侃却无能为力。而实际上,我们经常会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发生在我们周边的一切,异于自己想法的便否定,不满的便满腹牢骚。我们也经常以调侃的眼光看待周边的事情,将严肃的事情娱乐化,把自己的无奈用来自嘲。而网络越来越成为我们表达思想看法的平台,也成为人们心灵之间交流碰撞的平台。人们或是借题发挥,或是为了寻找同类和共鸣,亦不排除跟风盲从的心态,使得网上的各大论坛、帖子、微博、评论、回复里都充满着吐槽。吐槽无疑成了人们的一种习惯,甚至就像冲昏了头脑一样,好事坏事一律不吐不快,先吐一箩筐。
一方面,现实生活里上至政府官员腐败曝光、地方福利院不作为、群众上访被拦截、慈善捐款机构的黑暗幕后、春晚节目难调众口,下到雷人无下限毁三观的影视剧、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大陆妈妈到香港抢奶粉、不断攀升的房价等等,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折射着这个社会文化的歪曲和无奈,我们作为旁观者站在这些圈子外愤怒吐槽,或者是作为受害者渐渐被这些圈子包围吞噬,一边被同化一边吐槽。所谓爱之愈深,恨之愈切,人们的吐槽不仅仅是一种发泄,更是一种社会良心和责任,当它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且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时,往往就能将社会文化的歪曲面曝光在社会正义文化的聚光灯下,从而引起关注,力挽狂澜,遏制摇摇欲坠的道德涵养继续滑坡。
另一方面,社会上还是有很多正能量的,“两会”中人大代表里为民请命真正为群众办事,每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故事总是能让我们在眼泪和浮躁里看到美丽的希望和人性的善良,学术界有很多学者名家鞠躬尽瘁为研究和保护祖国文化而孜孜不倦,民间也有很多的爱心人士和公益组织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我们生活的周围不时发生的温暖故事。这是我们应该守住的净土和珍惜的心灵家园。优秀的文化就像我们浮躁社会中的一朵清莲,时时散发清香,不浓郁却能穿透喧嚣,直抵人们心灵深处。而往往我们总是被各种浮躁和歪曲的文化吸引眼球,习惯了不满和否定,进而忽略了我们周边的优秀文化。甚至不再相信做好事的人,吐槽是沽名钓誉,甚至很主观地以偏概全,一概否定某个积累了创作者无数心血的作品,甚至抛弃向上的信仰而甘心追逐吐槽的恶俗文化。
这个社会不是十全十美的,特别是在我国正处在一个矛盾转型期的时候。诚然,不断有形形色色的事情发生,人们思想看法不同,便不断有吐槽。可是,在我们咬牙切齿之前,内心是不是可以多冷静一下,也许事情不是表面的那样。多一些理智和思辨,少一些习惯性,多一点宽容,少一点口水,或许这样的“吐槽”才更有水平。而对待我们社会中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的脊梁,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多反省、慧眼识珠,给予其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多一些珍惜和赞美,而非一概的吐槽和不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