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 314 期>> 第四版
字号调整:
深刻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座谈会发言选登
作者:部分根据录音整理/卢旖维 李俞峰 胡文琦 杨靖蓝  

文化自觉的基点与追求

校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教授 李萍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在文化自觉的认识基础上。

文化自觉至少应包括如下含义:第一,对生活其间的文化传统及其特质有恰当的理性认识,这是认识和观照自我文化的过程,旨在明晰所处文化的来源和特质;第二,以广阔的胸怀理解所接触到的其他文化传统或文化类型,这是经由认识他者而反观自我的过程,意在辨清自身文化的优势和不足;第三,无论是认识自我还是他者,都是为了满足现实文化建设的需要,追求文化的理想。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其文化自觉应有三个基本维度:对文化传统的自觉、对全球化之文化影响力的自觉和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之特殊矛盾的自觉。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从来主张致知与力行是个体道德修养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当前,我们应不断提高文化自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社会主义”一以贯之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教授 马天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核心的价值应该就是引领并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是现成的东西,人类已经为它摸索了数百年,中国也已经为它尝试了数十年。“社会主义”事实上是舶来品,但也与中国古老的传统暗合,它可以是并且实际上也是我们的多种努力中一以贯之的价值理想。至于那24个字或12种价值,倒是应该视为“社会主义”这一核心周围的与时俱进的部分要点、着重之点,自然是因时而异,经常变动的,但核心如果经常变动,就不配称为核心了。

诸种要点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当然应该是不相冲突的,最好是逻辑一致的,但这种要求在实践上却不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在实践上,人们的行动从来都是在斟酌取舍中进行的,斟酌取舍真正依赖的是智慧,而不是逻辑。与理论不同,在实践上,人们早就明白,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孟子),众善不能并存(马基雅维利),所以,对于12种价值,需要的不是统一和一致,而是在张力中进行整合。这当然是要冒风险的,甚至是要付出代价的,不过任何实践都不可能是万无一失的,这也是常识。

中国价值观念建设的嬗变及其反思

社会科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李辉

价值观念(或称之为价值观)包含着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和国家价值等几个层面,是一个综合性的观念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这个观念体系的组成部分,需要通过其它众多的观念形态表现出来并现实化。

改革开放以来,从人生价值观到经济价值观,从经济价值观到政治价值观,从政治价值观到道德价值观……中国的价值观念嬗变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的过程,也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互动作用的过程。

1980年代初期,《中国青年》杂志社组织的关于潘晓来信的讨论,开启的是人生价值的讨论,实质上是以青年人为中心的价值自觉。1988年的“蛇口风波”将这种思考推到了极致。直到90年代初,关于含金量是否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的讨论,关于人生价值观的认识从人性假设、价值取向到价值评价,几乎涉及到了人生价值的主要方面。这一过程,不能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这些价值目标没有关系。

经济价值观的嬗变是所有价值观的基础。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主线。其中关于计划和市场的争论是经济价值观的聚焦点。该争论的结论是邓小平南巡讲话,确立了市场的合理性。随着中国制造工厂效应的出现,人与自然环境呈现出紧张状态,协调发展、持续发展观念得到认同;经济价值观也从重点论到平衡论。

道德价值观是社会价值观嬗变的另一方面。道德价值观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也要依托于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和国家价值的变化获得文化支撑、观念支撑和实践支撑。

从用理论思维追求价值同质性到用实践思维整合价值异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教授 徐长福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的价值观有一个重要变化,那就是从用理论思维追求价值同质性到用实践思维整合价值异质性。概括地讲,半个世纪前,党和政府的价值观是根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特定理论逻辑演绎出来的,是理论思维的产物,目的在于使全社会实现价值观的同质化。如今的核心价值是党和政府根据新时期执政的实际需要多方征集和反复遴选出来的,是实践思维的产物,目的在于对全社会业已变得高度异质的价值观进行整合。可见,相比从前,党和政府的价值观不仅在具体内容上,而且在思维方式和实践目的上,都发生了可以觉察的重要转变。

这种转变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不论对于个人而言,还是对于群体而言,包括对于政党和国家而言,价值总是多种多样的,即异质的。经济和社会越是发展,价值的异质性越是突出。不同的理论侧重不同的价值,代表不同个人和群体的利益。没有任何一套理论可以做到包揽和统一一切价值。这种情况下,从特定理论出发,以政治强制力作后盾,要求全社会都认同并追求某种类型的价值,比如某一阶级或集团的价值,在实践上不仅不合理,而且行不通。因此,在承认价值异质性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寻求社会成员间价值的最大公约数,从而实现异质性价值的必要整合,显然更加明智。

知德一体、知信化一、知行合一领悟、实践核心价值观

社会科学教育学院教授 吴育林

习总书记的“五四”讲话虽然直接受众是青年学生,但对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知德一体地习得核心价值观,知信化一地领悟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地实践核心价值观。

知德一体地习得核心价值观。在2013年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的讲话中,习近平就强调要大兴学习之风,要求全党学习、学习、再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主要的不是一种科学知识,而是一种德性知识,它应该构成当代中国人的德性品质和道德人格。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它远不是简单的二十四字内容,而是涉及到宏大的思想资源和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因此,它需要获得途径上的全面而系统的教育,更需要践行主体的“勤学、修德”才能达至。

其次,知信化一地领悟核心价值观。毛泽东有句名言: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精神性知识,也是一种知识的精神,它需要化为当代中国人和整个中华民族的信念和信仰,并成为指导各种人文哲学社会科学认识生活、阐释意义、理解历史等的重要方法论。

最后,知行合一地实践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亦即身体力行、笃实亲躬,强调真知必须是在“学中行、行中学”的互动中达到的。为此,必须在践行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反对空谈和形式主义;要把学习贯彻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和道德践履结合起来,要与本职工作联系起来。惟其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才能化作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灵魂、行动指南和动力源泉。

核心价值观是符合时代发展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标准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 毛艳华

价值观属于精神的范畴,核心价值观更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持久和深层次的精神力量。“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从这一意义上讲,“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分别对应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要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时代发展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标准。首先,从国家层面来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最大梦想,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追求,我们离“中国梦”越来越接近了。“国强必霸”是否适合中国?中国如何成为负责任的大国?只有建立起有广泛影响力的价值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我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表明中华民族不仅致力于自身的现代化建设,也具有推动世界和谐发展的品德和胸怀。

其次,从社会层面来看,当前,推动中国社会转型,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着眼于确立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来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价值共识。

最后,从个人层面来看,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日益丰富的条件下,随着个人价值取向的日趋多元化,我们需要一个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才能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与践行性

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副主任、教授 熊明辉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我们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三个面向”,刚才吴重庆教授把它概括为“十二德目”。当我们把这十二个德目与我们的社会现实对比一下,就不难发现每个都是社会所需要,比如说“友善”,我们的现状确实需要善,因为我们的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在教育孩子时总是会说“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这其实就是不友善的一个表现。又比如说“诚信”、“公平”、“法治”,我们当今社会确实迫切需要这类价值取向,因为我有太多的不诚信、不公平、非法治现象。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性。我们现在有很多很好的价值观,但最缺乏的就是践行,换句话说,我们做得不够好。学习了习总书记最近在北大的“五四讲话”之后,我发现,他就是在告诉我们怎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在告诉当代大学生应当怎么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践行思想可概括为八个字——“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这告诉我们怎么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我们要认真去学,关键是让人们在做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才是一件应该做的事情。

中国古代推行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教授 温春来

两千多年前,孟子说过一句话,“嫂溺,援之以手;天下溺,援之以道”。今天的中国,可以说是一个人心陷溺的时代,急需有人站出来“道济天下之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站出来了,他们提出的“道”,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今年“五四”青年节,习总书记在北大演讲时借《大学》中的三纲领、八条目来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听了习总书记的讲话,我很受鼓舞,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实是一种伟大的“明德”,但我也感到任务很艰巨,提出“明德”非常不容易,但让“明德”明于天下,使之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更是难于上青天。这个方面,中国古代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历史上的许多时期,中国古人都有坚定的核心价值观,例如在明代,无数的官员们敢于站起来反抗皇帝,他们对皇帝非常忠心,但一旦皇帝违反了他们心中的“道”,他们就会站出来,不是一个站出来,是一批批站出来,是什么让他们义无反顾?这就是核心价值观的力量!

如此坚定的核心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核心价值观讲得再好,但人们不想遵守,怎么办?古人的解决办法是:将核心价值观阐述为一个本于天、简明而又富于体系性的终

极真理——天理,从而激发个人的宗教感(每个人都有宗教感,或潜藏,或外显,这同唯心唯物无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正如朱熹借禅宗的话来讲的:“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你遵守了,你就与天地一体。其次,儒家的道既神圣,又普通,非常具体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第三,其论述看似复杂,其实很简明,一以贯之,不是拼盘,只有这样才能在本体论的意义上阐述为一种天理,才能抓住人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宋俊华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显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凭空想象的,也不是抽象的,而是与我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相关联的,是从实践中来的,是具体的。所以,从我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因,宣传和传承我国传统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因。例如“三鸟共嘴”,这是文山州马关县壮族家庭老人屋墙壁上常见的一种图案,由共用一嘴的三只鸟构成。事实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三某共一某”图像,这与各自的文化特点有关,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现,也是母文化中包含多个不同子文化的表现。子文化既相互区别,表现为不同颜色的鸟、鱼、兔子等;又密切联系,表现为共用一嘴、一头或一双耳朵。其中,既有文化多样统一的观念,又有爱国、和谐、友善等价值观念。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现阶段价值观的公约数,其提出和践行,都离不开我国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离不开我国各民族对优秀文化传统的体认和实践。

在公益慈善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 朱健刚

从社会性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结构,包括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这24个字我认为也是精挑细选的,基本上,也不完全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也包括了人类发展的一些重要价值观,例如民主、自由、平等、公正,这些词语放进社会发展战略层面,是非常有价值的想法。但是更有意思的是,做这24个字其实强调的是践行,在我们的文化里面,因为实学的发展,非常强调践行,就是你能做到才是真的道德,做不到的就很容易被毁了或者是假的。

因为我在公益慈善研究院工作,我觉得最好的训练方式是在公益慈善的领域中去实现这些价值,去锻炼这些价值,去培育成为公民或成为一个具有社会价值的人,这是非常可行的。

比如公民个体中,怎么去训练“友善”、“诚信”?如果一个人正常参与公益的实践,自愿行为,我觉得是非常容易形成这样一些道德观的。

第二,是社会层面,因为现在的公益慈善都是有组织的公益慈善,所以在公益慈善组织里,很自然就会有自由、平等、公平的观念。那么,这样一个公益慈善的兴起其实最终可以实现很多财富的再次分配,也能实现很多关于对民族,对文明,对和谐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我们国家还有一大堆利益冲突,很多事情的改革都会遇到很多阻碍。在公益上面,能够很好地去磨练人,去培养人,去锻炼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要立足于中国梦的实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教授 刘森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要立足于中国梦的实现。而中国梦的实现在我看来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在历史上,创建一种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文明,理论和实践上做出长时间探索的国家是德国和俄国。德国梦和俄国梦曾经为中国梦积累了经验和教训。不能仅仅把遵从权威、绝对服从、反对民主等思想当做积极的传统,不能随便把现代文明视为特殊性的东西,以为本国的传统与之对等。只有把现代文明的成就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成果消化吸收,才能在此基础上创建一种更高的社会主义文明。富强、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体现和反映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要扎根务实地消化、吸收,根据中国特色予以发展、巩固、提高,不能随便把它当做资本主义的东西予以拒绝和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地吸取了改革开放的积极成果,充分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精神,反映了我们的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反映了中国梦的胸怀和气魄。

对于我们大学教师,关键是把它应用到我们的教学、科研和日常工作之中,使我们更加友善、更加公正地对待学生、同事和学校。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贯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大学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任务。

道隐无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性学习机制

哲学系讲师 王硕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全过程”有三个维度:一是时间维度,即“从小抓起”的各级学校教育,二是空间维度,即从课堂到家庭、社会的“合力”教育,此二者在《意见》中都有明示。然而,还有隐含的第三个维度,即个体认知框架的不同范式,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与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或译为缄默知识、意会知识等)。

价值观教育要特别注重隐性知识学习的机制。而这一点在我国过去的道德教育中未被足够重视。在广东省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调研中,我们发现,阻碍价值观内化的鸿沟很大程度上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矛盾造成的。隐性知识蕴藏在“缄默”的“话语”之中,好比“腹诽”的来源,其强大力量不仅动摇了显性知识的权威,甚至造成了少年儿童成长当中的人格不统一乃至虚伪。

隐性学习机制以认知主体为核心,强调主体的亲身体验、情境感知,并通过集中觉察和附带觉察来接合(integration)认识对象的全部意义,最终内化为自身的意义和目的。《意见》中强调的实践活动基地、爱心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校园人文环境培育等都可以说是这一学习机制的体现,值得我们深入体会、举一反三,切实延展和落实。唯此,才能达致事实与价值的统一、知识与实践的统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从纸上走进生活、走进心中,发出无声胜有声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