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60 >> 2016年03月25日 星期五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管理学院院长王帆: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迈进国际主流商学院

作者:记者 李梦影 董丽丽

记者(以下简称“记”):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如何与学校提出的“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

王帆(以下简称“王”):我院在很早之前就确定了以“打造商界黄埔军校”为愿景,“融汇中西管理智慧、培养创业创新精神、践行服务社会责任、作育商界管理精英”的使命,旨在培养最优秀的商界领导者、决策者和企业家。

商界精英应当以德为先,担当服务社会的责任是“德”的基本要求;应该兼顾技能、知识与综合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即为“才”的基本要求;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并联系中国实际、立足本土,这与“家国情怀”的培养目标一致;具有“领袖气质”是成为商界领导者的基本要求。

因此,管理学院的愿景和使命与学校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度契合的,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很好诠释。

记:您认为目前制约管理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软肋主要是什么?最主要的突破口在哪里?对于提升目前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学院将采取哪些相应的政策与举措?

王:由于体制机制原因,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国内大部分商学院都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来谋划人才培养工作的。一般先看现有师资的教学专长,再设置课程体系,这样的做法往往跟既定培养目标无法匹配,造成了很多问题,比如专业设置过多、课程结构的老化、教学质量的参差不齐、师资资源无法整合优化等。这种自下而上的逻辑,是很多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软肋,我院也不例外。

大家可以看到罗校长这次提出的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措施中,很多都是针对师资方面的措施,他把对教师的激励和考核作为改革的突破口,通过专业评估、鼓励教授上课、设定教授基本教学工作量,辅以考核激励等。我认为这找到了问题的关键,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首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建立专业设置与师资配置的自上而下思维机制。

其次,我们认为保障教育教学质量,不只是保障“教”的质量,核心在于保障“学”的质量——以学生学习的质量为考核的唯一标准。所以我们会继续坚持按照国际认证的要求强化学习保障体系,并使之完善,这里指的学生包括在读的学生和已毕业的校友。

最后,保障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是长期化的任务,需要建立持续改进的政策和机制。

管理学院一直以来都将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院的核心工作,特别是自2011年以来学院设立AACSB认证中的AOL学习保障体系,以保障包括本科项目在内的所有学位项目的教学质量的测量和持续改进。该体系系统地设定、测量、分析和改善学生学习效果,持续改善教师的配置与教学质量。我院根据愿景、使命,为每个学位项目都确立了既定的学习目标与子目标,以及相应的量化评估规范。进而设定学习目标与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每门课程结束后,教师要提交“学习目标确认表”与“学习目标完成度评估表”。此外,针对高年级学生还通过实习评估表测量其在雇主中的评价,针对毕业生则有论文答辩评估表。每学年末,主管院长、系主任、教师代表、教务人员和国际认证与质量提升办都会进行AOL研讨会,针对上述所有数据结果进行讨论,确定教学的改进措施。

接下来学院将会按照自上而下的逻辑方法,结合学院过去的经验与不足,按照学校提出的提升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措施,重新构造工商管理大类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师资团队配置,并进一步强化AOL学习保障体系。

记:学校将通过本科专业校内办学评估等手段,建立和完善本科办学专业和办学规模科学动态调整机制。您觉得这会对学院形成某些压力和挑战吗?您对此有哪些思考?

王:我院在近几年通过国内的各项评估和国际的三大认证的过程,正是不断地对我院进行办学评估的过程,我院的评估工作已步入正轨成为常态化工作。但过去受到一些权限条件限制,在学院的权限范围内不能对办学专业和办学规模进行较大的调整,此次学校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对我院来说是机会、契机和动力。相信学院会借此契机,快步提升专业办学水平。

记:我们了解到管理学院自2013年以来率先试点推行了新的本科生综合测评体系,相对于以往的综合测评,这套体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它可以从哪些方面重构或者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王:我院现行的本科生综合测评实际上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做一个全面、多维的度量。以往的综合测评相对重视一些可以直接获得的直观数据,例如课堂成绩、比赛、获奖等,将各项数据标准整合成一个维度、用一把尺子来评价学生,这种测评实际上缺乏合理性。

结合学生多样化、各有优势的特点,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综合素质,以多维的思路考核学生,我院自2013年推行新的本科生综合测评体系,根据学院本科专业的AoL学习保障目标,包括专业领域知识及综合运用、批判与创新思维方法、全球视野与本土回应、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商业伦理与责任等。新的综合测评体系促进了学生多元化的发展,共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记:对于管理学院的学生来说,“本科毕业马上就业”的想法比较普遍,您觉得这与本次改革提出的引导本科生毕业之后继续深造有冲突吗?

王:我院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理念和品质,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他们今后持续深造以及发挥更大的领导作用奠定基础。因此,学院非常赞同罗校长提到的希望能够引导本科生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想法。在3月3日我院举行的第35次“院长书记与学生代表见面座谈会”上,我也和学生提到了这个问题。对于中大的学生来说,他们应该能够也必须能够在未来的国家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商学院的学生来说,他们未来要肩负起领导者、决策者和优秀企业家的责任,本科的学习一般是不够的,他们绝大部分都会继续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习深造。

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本科毕业之后继续深造不等于马上深造。比较喜欢和侧重研究型的学生,选择的学习路径一般是本科毕业后在国内外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从事相对偏向理论科学一点的研究。但还有很多的学生,他们本科或者硕士毕业后先到业界工作,积累业界的经验,丰富自己的知识,若干年以后(短则两三年,长则可能十年)会再继续回到管理学院或其他国内外知名商学院深造硕士或者是博士。这种人才培养的主流路径,也进一步说明一流的商学院不是职业训练所,而是要成为能够提供终身学习、连接学界与商界的平台。

记:您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有何建议?学院在具体政策推进与落实的过程中,还需要学校给予哪些方面的支持?

王:罗校长这次提出来的十一项措施里就有很多的支持,我补充几点建议。一是建议学校可以针对学院学科的特点和特色,对这十一项措施进行更具体的细化以落地;二是建议学校在推进落实过程中,同步考虑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核心政策,与国际化发展的主流趋势与要求;三是学校政策的推进与落实是持续的过程,人才培养工作也应该是学校长期的中心工作;最后,希望学校未来也能针对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尽早提出相关的思路和措施。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