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85 >> 2019年04月11日 星期四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让创新基因赋能教育体系


敬爱的罗校长:

您好!我是国际金融学院大二的学生李灿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读我的信。我衷心地祝福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来到中山大学,是我踏入成人之门最幸运的事情。在大学生活中,我不仅为中大深厚的人文历史所感染,更深深地感受到:创新的“基因”,是中山大学送给每一位师生最珍贵的礼物。

观历史,中大先驱筚路蓝缕开创历史:28岁的孙中山就已组建兴中会,策划反清革命;曾在中大任教的傅斯年26岁就已经在北大建立新潮社宣传新思想。我们中大有敢为天下先的传统,创立在那个革命风潮轰轰烈烈的时代,伫立在这改革开放的先行地,“锐意创新”,“敢想敢做”,是中大基因中永恒铭刻的关键词。

望前辈,中大校友阐述创新的当代含义:新浪首席技术官许良杰受益于中大自由的求学氛围,后来在美国领衔了全球第一代互联网搜索引擎Excite的研发工作;毕业于中大哲学系的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大二就在《上海社会科学》上发表论文,这也成为了他后来学术创新的一颗种子。

感吾辈,我在中大的学习生活更是感受到创新的巨大力量:中大是广东省内第一个开始综合评价录取的院校,吸纳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我自己就直接受益于中山大学招生的创新模式;在校内的创新创业、调研立项、十大提案等比赛中,常常有让我惊叹的创意和缜密的想法;即使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作业和展示中,老师和同学的创新思维也让我受益良多。

我们的中大有如此深厚的创新土壤和优秀的前辈,我们应该进一步发挥创新的力量,在新时代中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所期待的中大,就是一个更创新、有更多敢想敢做人才的中大。

随着中大近年招生质量不断提高,设置专业与学生基数也在不断增加,我们可以发挥综合性大学与高校社会资源的优势,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但在目前我们的本科教育中,仍有同学反映知识学习是一种相对单向的灌输,“创新”的元素仍不够突出。因而,通过创新的教育模式来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很重要。

有人说,现在的中国大学生缺乏质疑精神和创新思维,上课没有人回答问题,下课没有人提出疑问。我不以为然,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触发的契机、一个长效鼓励的机制和一个实践展示的平台。

以下三个建议,是我对中大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些建议,我非常希望能为中大创新大厦的建设添砖加瓦。

第一,在课堂学习与科研创新方面,开展广泛的创新思维教育,并鼓励多层次创新课程的涌现,加快跨学科融合研究与交流。

正如斯坦福大学科技创业计划组织的负责人说:“如何找到第二个谷歌?一个方式就是不只给一个胡萝卜浇水,而是照料整个果园,创造出一个生态系统。”我认为:创新是所有中大的学生都需要的思维与技能,不应该只是针对特定群体,要在更大范围进行创新教育。

就我和身边同学的感受来说,我们目前的管理学课堂教学还需要增添更多的自主探究的元素,如发明创造、公益实践方案、商业计划书、创新编程设计等等。而且在课内实践中,学生自己讨论不一定能起到积极的学习效果,学校可以鼓励教师的介入与指导,来加强课堂学习的严谨性,在创新的过程中不忘掌握学术的缜密逻辑和规范方法。

同样的,在科研团队的建设中,对于加强学术创新而言,加大师资力量对学生研究的兴趣引导和战略指导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很多的科研创新需要在本领域的学术成果中深耕,更需要宽阔的学术眼界,而学生在思维与视野方面往往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无法得到很突出的研究成果。如果能加快学科融合,让学生多与不同的导师交流,接触不同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学生的科研潜力会进一步被激发,高校的创新活力才能更加显著。

第二,在课外实践方面,构筑鼓励创新、宽容试错的实践土壤,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全面铺开,加强创新思维突出的竞赛建设。

创新精神更深层的意思在于“冒险”,这意味着创新是需要承担风险的。学校要鼓励试错,就要有完善的实践模式。在产学研融合的大背景下,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机构开始致力于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转变为市场产品。

很多学科的研发和产品革新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而本科生高年级以及研究生阶段的人才就至关重要。在这个时期加强高校产业合作,能更有效地为各行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一方面,中国高校创新发展报告里指出,学生创新的动力64%来自于“学业需求”,这说明如果创新成为一种必要,更容易为现实产业链的革新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如果不经过创新训练就走入社会,在许多工作岗位上,本可以做出更广泛创新的人才往往会成为企业庞大生产机器中的一环,其创新力会被大大削弱。

除了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实践结合起来之外,把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竞赛结合起来,也是在课外实践这一区域鼓励创新的重要方式。现行的校园创新比赛尚未形成口碑化与规模化,参与学生的配套培训与指导也未成体系,学生往往会在一个又一个比赛中摸索,如果有更系统化的竞赛建设,创新教育的成果会更为丰硕。

第三,在人才培育力量方面,加强师资多元化,线下课程与线上课程相配合,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并发挥校友力量,形成人才培育力量的合力。

在中国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通识类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依托网络课程,创新课程跳脱出传统课堂的人数局限,惠及更多学生,也符合通识教育的宽口径、各学科互通、知识相关的理念。

而对于专业课程,专业教师与社会资源结合模式的有效性,已经在不少国外名校得到验证。学校可以吸收一些既有一定创业经验又有资深学术背景的社会人士担任兼职教职工作。如斯坦福大学开设的“创业管理”课程,就由具有丰富的创业和企业管理经验的老师共同开设,并鼓励学生组成商业计划开发团队。

我们校园的创新制度实践中则可以充分发挥校友的力量,让他们成为现有师资力量的有机补充,其在工作或者学术研究中的经验也可以与课堂的理论知识教授形成照应,形成人才培育的合力。

创新看似只是个人灵感的闪现,但其实,燎原的火焰都源自一颗小小的火种,我们要让这创新之火遍布我们的大学。创新理念是中大历史上珍贵的基因,在新时代的光辉下,我们中大人要建功立业,助力中国现代化的大潮,就需要让创新成为的一种日常的思维、一种先进的理念、一种深刻的文化。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创新是一所高校长盛不衰的必由之路,学校布局创新教育体系、培育创新文化,是长期受益的大局之策。作为中山大学的学生,我谨提出这些浅薄的建议,热切地渴望着我们中山大学在开拓创造中走向世界,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创新人才!

此致

敬礼!

学生:李灿权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