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85 >> 2019年04月11日 星期四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康园依旧,吾校弥新


敬爱的罗校长,

您好!

我叫孙百承,是一名人类学系的大一新生。

在给您写信前,我查阅了近些年您对学校发展的见解和对未来安排的规划,很多观点令我产生共鸣,今日于此抒发我的一些浅见。

选择人类学的我,对于“文化”有着执着的热爱与好奇。旁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物,我有时能发现一些别样的色彩。当有的同学还在纠结于报考学校的排名、就业情况、宿舍条件时,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中大岭南文化。

如何发掘和利用这份文化宝藏,是我这封信的主题。

中山大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古朴。在我看来,中大校徽的绿色的就是中大精神的最好写照:沉潜内敛,生意盎然。大学报到前,中山大学厦门校友会举办了新生欢送会,83级的彭景元先生回忆着数十载的光阴,感念马丁堂里的师生交流、田野中的丰富阅历。多年后,我站在彭老念念不忘的马丁堂前,体会到一种时光的变迁感。我真切地认识到:中山大学的厚重底蕴与历史沧桑是一份值得所有中大人骄傲和珍惜的文化财富。

我是一个很有“时间感”的人,着迷于时间留下的痕迹,热衷于品味此地的那年那时那人。这种回味总会给我一份内心的宁静与充实,让我仿佛收获了前辈的教诲与洗礼。罗校长,对于您提出大一新生都至少要在南校园求学一年的决策,我十分感动,并且大力支持。

唯有了解文化、认可文化,才能真正把师生与学校凝聚在一起。对于中大这座多校区发展的学校,凝聚力、归属感与认同感尤为重要,否则学校就是一盘散沙,大家各说各话,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大一新生思想可塑性高,正是培育的理想人群。建筑是凝固的精神,往往能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而南校园的红楼是中大历史最好的见证者,这里的参天大树、碑文石刻、亭台楼阁都是无声的讲述者。让大一新生近距离接触这些文化的古迹,能营造一种独特的中大文化氛围,让我们能更好地传承中大的文化之根。

另外,我希望学校能加强校园文化教育,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在与北大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对燕园每座建筑的过去都有深入的了解,对学校有着深刻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相比之下,我们中大学子、尤其是大一新生,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最近我稍微构想了一下,希望学校在大一上学期按月份对中大校史进行专题教育,每月一主题,每周一次课。例如,九月进行“中大抗战史”教育,十月讲述中大的校园变迁和学科的分合历史,十一月介绍中大历任校长对学校发展的贡献和学术大师的任教历史,十二月介绍中大建校以来的大事件、大活动,一月期末将至,大家学业繁忙,可以简化教学内容,只进行校徽和校训的解读。

前面赘述了关于“传统”的一些想法,最后我想说说未来的新中大。18级的我们赶上了中大五校区内涵式协同发展的步伐,将见证中大的国际化、一流化成长。近日,我了解到中大创立了粤港澳发展研究院。这让我看到了中大未来的发展平台,也让我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发展增长区域。作为大一新生,目前我们对于学校参与大湾区建设还只有很模糊的认识,甚至有的同学只是把中大当作广州的中大,把广州与广东省、香港、澳门割裂开来看待。

对此,我希望您能够考虑在本科生群体中逐年展开一些粤港澳大湾区调研活动和实习项目,真正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理念融入到同学的切身生活中。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师生观看相关纪录片,或是请有关粤港澳研究的专家来开讲座,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大湾区发展的认知,激发同学们探索粤港澳大湾区的热情。

在我看来,地处岭南的中山大学是现在与未来的南强之南、海洋之南、中华之南。唯有我们视野开阔、心怀天下、志向远大,才能把每一天的庸常活得精彩。大一新生确实能力有限,但是我们也有自己对于母校的思考和期待,望校长先生读罢能亦能有几分认同,在未来继续带领全体师生开拓创新,闯出21世纪中大新天地,共建“康园依旧,吾校弥新”的新时代。

此致

敬礼!

学生:孙百承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