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版面导航
73 >> 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共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有爱青年创新公益实践中心

不遗余力 厚积薄发


正在加载...
  • 1/2

  • 2/2

有爱青年创新公益实践中心正式成立于2012年9月11日,主要项目为有爱慈善商店,业务涵盖销售捐赠、托卖闲置资源和公益产品、支持公益项目开发等,现由近40名来自中大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组成。

核心理念:提倡环保的生活理念,推动微公益的生活方式,打造造血式公益平台。

目标:立足闲置资源循环处理,完善O2O商业平台,做大学生公益实践的加速器,让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自实体店成立的2年半时间内,已累计处理闲置物品33749件,相当于减少了31吨的垃圾,创造的环保价值超过200万元,累积回馈社区36645元,返还公益机构和个人23613.4元。2010年,有爱参与“星巴克大学生环保践行者”项目;于全球社会企业创业大赛(GSVC)中晋级华南赛区12强。

5年,蜕变与成长

萌芽之初

谈到公益活动,也许每个中大学子都曾在校园、社区、乡村等地留下自己践行公益的足迹。5年前,有爱的创始团队来到湛江康复村开展成长夏令营,看到当地儿童缺乏书籍的情况,李真等7人决定为这些孩子募捐书籍。考虑到收集的书籍不适合小朋友阅读,团队成员转而对收集的书籍进行义卖,购买合适的新书。至此,有爱作为一个公益平台的理念初步萌芽。

探索与迷茫

2010年,有爱经过义卖后获得了第一批资金。但面对未来,创始团队仍在困惑,就算筹得几千块,也难以解决病患甚至众多贫穷学子的问题。团队成员开始意识到:“我们不能止步不前,我们需要有新的突破。”有爱的创始人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模式。一年后,他们经过多方努力,在校园内成立了“有爱慈善商店”,成为中国第一家校园慈善商店,为公益注入了商业理念。

转型之初,团队的成员也曾感到迷茫。当时有爱已具体分为几个部门,对于行政部的同学来说,负责的事情和工作十分琐碎。曾经的行政部成员王瑶谈到畅想之初,她也曾迷茫过,怀疑过,不知道自己忙于安排值班人员和会议时间这些事情到底有什么意义。通过和“老人”的沟通,她醒悟到:“行政部是志愿者的志愿者,琐碎的事情看似很没有意义,虽然我们中的每个人只是一颗螺丝钉,但少了谁都不行。”

2012年,有爱在广州成功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广州市海珠区有爱青年创新公益实践中心。商店的经营更加专业化、制度化。他们深知,一个闲置资源处理平台是远远不够的,依托运营的资金和平台去推广公益项目,寻找、鼓励更多的公益实践者参与其中,撬动更多大学生的公益梦,才是他们的目标。

他们,仍在路上

2014年,他们借“挑战杯”这一契机,转型做大学生公益的加速器,帮助更多有公益想法的大学生去实现想法。在国赛紧锣密鼓地进行时,第一届“有爱杯”公益实践项目加速计划也已悄然展开。该计划共59支团队报名,涵盖中大、暨大、广外、广药、东莞理工等多所学校的学子。他们最终支持了其中的16个公益项目。

他们的公益创想和创业梦想,也在有爱的平台上逐步完善,有爱已将温暖和爱传递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极具特色的闲置资源处理模式被新疆财经大学“爱部落”借鉴,帮助其减少校内闲置资源的浪费,使公益的理念走出校园,传播到更远的地带。

回望国赛

师生共弦一线

从3月份开始提交省赛项目计划书,到5月份参加省赛终审答辩,6月份为国赛做准备。这期间,有考试的负担,也有来自工作、实习方面的压力,团队不少成员通宵备赛,更有成员生病。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即使很小的细节也放过。当时每个人对发展思路、展示的方式、ppt的修订都有不同的意见,但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现任店长、“挑战杯”省赛中获评优秀首席执行官、在团队中被称为“饭饭”的范杭同学在进行充分的内部沟通后,清晰地给大家绘制了蓝图。他们熬夜修订了30多次的ppt最终换来了评委老师的好评。

团队的成功离不开指导老师的付出。整个备战过程中,团委副书记刘泽炀老师、美丽中国广东地区执行总监廖杞南老师、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廖焕标师兄都给予团队成员支持和鼓励,师生始终凝聚在一根弦上。前店长王瑶也称:“老师是不可或缺的。”市场部的李璐说:“在挑战杯这一块儿,我们定期地举行模拟答辩,刘老师付出了很多。”指导老师实打实地抓住每个细节,让他们不断地拓宽、完善自己的思路。

“比赛是一个契机”

“不累,因为发现未来可以触摸。”是他们对这次比赛最好的诠释。将近5个月的时间,有爱团队埋首苦干,但只要目标明确,再辛苦的过程也终换来会心一笑。

“比赛是一个契机,”王瑶说:“以前的做法大多是具体的,将其梳理成一条公益链时,发现自己做的事情是那么不可或缺又充满意义。”比赛让有爱的成员明确自己需要做什么,也感受到其中的意义是什么,是团队成长的平台。

慢慢地,这些和有爱一起成长的人,不再为公益创业是什么而迷茫,他们发现公益原是触手可及的信念。

“厚积薄发,行胜于言”

“你们的模式可以继续做大做强。你们要继续努力,可以做成一种事业。”评委老师的评语,与有爱的初衷一致,他们更加坚信,厚积薄发,行胜于言。

从最初的闲置资源处理平台,到成立中国第一家校园慈善商店、注册民办非企业单位,时至今日,有爱已成功转型为综合性的公益服务平台,开启了线下和线上一体化的商业模式,推动校园公益产业链的发展。

在上游,有爱联合多家公益机构,托卖闲置资源,积累资金;在下游,撬动微软、启创等大型机构,分享公益资源,加速大学生公益项目。

谈到打动评委老师的地方,王瑶称:“我们真的做了很多事情。”省赛过后,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有爱团队在更新国赛项目计划书的同时,于暑假期间利用赛会万元资金,完成商店装修与硬件维护、库存盘点、定制文化产品、网站建设与试运营、开学义卖、“有爱杯”公益加速计划的策划等。

公益梦并不遥远,有爱的每一个脚印,每一代成员,都用努力和行动诠释了公益的理念。“有你,有我,有爱,有大家”,原来公益也不仅仅是一个助人为乐的短期活动,它更是一条承载中大学子创业梦的产业链,隐含着大学生的责任和道义。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