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版面导航
74 >> 2015年01月23日 星期五  共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今天你“脱单”了吗?

作者:本报记者 杨喆子

正在加载...
  • 1/2

  • 2/2

中大脱单微信号:SYSUpair

“为了促进大家的身心健康,维护世界的和平,我们创办了‘中大脱单’。”2014年年末,“中大脱单”微信公众号因其所推送的“中大首个脱单平台成立”这条消息为中大学子所知,一时间点赞转发者无数。

“中大脱单”,顾名思义,这是一个为了解决中大学子的单身问题而在微信中创立的交友平台,编辑团队由中大学生组成。想要向公众号投稿的同学,需要注明自己的年级院系、联系方式、身高、故乡、兴趣爱好,说明自己的择偶要求,同时附上自我评价和单人照。编辑会将通过审核的投稿归类整理,按期发布在公众号上。订阅该公众号的同学,可以按时收到各期资讯,凭着自己的心意去联系感兴趣的人。

“中大脱单”微信公众号的出现,无疑是校内交友模式的一次革新。在它之前,以校内交友为目的的社交平台有“爱情树”网站、“随手拍照解救中大单身”微博帐号等,但就目前来看,这些社交平台的使用人数、影响范围和讨论热度远不如“中大脱单”所带来的效应大。在我看来,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中大脱单”易操作,对读者来说只需要“订阅公众号”这一个步骤。第二,“中大脱单”所提供的信息具有一定规范性,编辑会对投稿者所填写的资料进行严格审核,不能少填漏填或多填,从而使读者对所需掌握的信息一目了然,同时也保障了交友安全性。第三,微信是当下广受欢迎的社交软件,“中大脱单”微信公众号向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随时随地浏览交友信息,结识朋友的契机。

当无数终日捧着手机,对着电脑显示屏而“不见天日”的“宅男”、“宅女”为了自己狭小的交友圈子而苦恼时,这种新型的社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当下大学生的需求。不过,敢于向公众号投稿的同学远远比浏览公众号资讯的人数少,在公众号刚出炉的时候,质疑的声音非常强烈,甚至有同学认为这是一种哗众取宠。实际上,一种新的交友模式从产生到被大部分受众所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无论是公众号的投稿者、浏览者还是旁观者,应该事先突破自己原有的既定心理限制,可以用尝试性、发展性的眼光去看待这一新生事物。投稿者并不是“剩男”和“剩女”,浏览者亦不是“如饥似渴的恋爱狂”,人们只是因了一个小小的公众号而拥有了也许只有一面的缘分,能否续写接下来的篇章,还是要看个人的意愿。如果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认识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中大脱单”的存在,也许会给他们指出一个新的方向。

诚然,我们需要客观理智地看待“中大脱单”的作用。它只是一个交友平台,提供的是朋友之间相识的契机,并不是包办好事的媒婆。虽然“中大脱单”也曾数次举办小型的线下活动,但总是因为编辑团队精力有限或是操作难度过大等原因,通过对活动参与者的条件进行限制,将人数和范围缩小在一定的圈子里。我们需要清楚地明白到:“中大脱单”的使用者并不能将交友活动完全依赖于这一平台进行。归根结底,“中大脱单”只是一个网络平台,它的主要功能都在线上完成,人们初始交流中的所有碰撞,都产生于虚拟接触。这便造就了它的一个重要弊端,同时亦给使用者们留下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何调整心态、付诸行动,才能使到虚拟世界中冰冷的试探性交流转化为现实世界温热的真心相处?

相识容易,相处难。在网络即时通讯功能愈发发达的今日,现实中的相处便显得愈发的珍贵。对在孤独的海洋中沉沉浮浮的人们来说,“中大脱单”也许是茫茫大海中的一艘救生艇,然而真正要使人们摆脱溺水的恐惧,首先得自己学会游泳。与密友相知,与爱人相守,所依靠的是广阔而宽容的心胸,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触碰,而不是全凭聊天界面中几个你来我往的表情。“中大脱单”的出现,给予了我们一丝充满新奇感的希冀,也促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供人们交友的虚拟平台愈来愈多,而我们却总是越来越容易感到孤独?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