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33 >> 2015年03月30日 星期一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黄天骥教授(中文系):


昨天听了一天好的报告,从罗校长到郑书记的讲话,让人振奋激动。我觉得,我们学校正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机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罗校长力争我校进入“第一方阵”的提法。当然,它与历届领导提出争取成为“世界一流”、“全国前列”的设想一脉相承,但明确的提法,是重要的,它能更具体,更鲜明,因而更具操作性。别以为“提法”无关紧要。说句笑话,我刚才翻看分组名单,发现有“马骏(肿瘤)”四字,我知道马医生是医治肿瘤的呀,怎能为了让他与马骏副校长有所区别,就在他名字后加(肿瘤),让人误以为他是个患者。其实在马骏后面写个(医)字,提法不就准确了吗?可见,提法很重要。提法若明确,便深入人心,思想便统一,目标便清晰,做法便具体。我又想,实现进入“第一方阵”这目标,很不容易,但也并非不可能。以我们中大的实力,以我们目前以较小的体量却取得骄人的成绩的情况看,只要清醒地知道我们从何处来?往何处去?该怎样去?齐心合力,“争”字当头,力争上游,挤进第一方阵是可以实现的,也是必须实现的。

第二,我觉得,罗校长的报告,说中了我们学校存在的一些问题。他提出:要化被动为主动。这个判断是对的。岭南文化,包括中大文化,是生猛的,淡定的。可是,有时候淡定有余,生猛不足。因为,毕竟岭南社会长期以小农经济发展为主。习惯于“小满即足”,“过海神仙”。往往有点满足,有点成就,便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了。我们又习惯于低调,其实是欠缺冲劲。我是老中大了,按我了解,我们一些人,还有清高的情绪。往往是凡事不争,懒得争,甚至羞于争。在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岭南文化和中大精神要前进一步,就必须勇于奋进。很清楚,要发展,就要把被动变成主动,要争!不是为个人争名,是为学校争先!当然,我们不能吹牛,但不要妄自菲薄,要实事求是地去“争”!所以,我觉得校长来了短短四十天,看出我们中大的不足之处,这是敏锐的,很不简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老中大人,应该引以为戒。所以,我听了书记、校长一天的讲话,觉得虽涉及方法论的问题,但按我体会,其中贯穿着“奋进包容,敬畏学术”的理念,是继承我校历届校长教育理念的发展。我想,只要留心,校领导即使没有提出什么概念,而总体的精神可以领悟。粤语说:“画公仔,不必画出肠”嘛!

第三,校长提出要建一个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这个做法是好的、对的。当然,大学要包容“孤独的思考者”,但考虑到当前科学发展的形势和我校的处境,重视引进,促进内涵,是当务之急。

同时,我也认为,在建设“三大”的时候,同时要考虑中山大学传统的特点,考虑哪些是具有中大传统中大特色的学科。我们要引进引用一些顶尖的,显示度高的人才,还必须考虑将来二十年、三十年后,一些具有中大特色的学科,必须后继有人,并且要能发扬光大。中大是“铁打的营盘”,在座诸位都是“流水的兵”。进入“第一方阵”是我们近期目标,我们还要为长命百岁的母校负责!否则,“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后果不堪设想。这教训,我们不是没有过的。所以,我们既要“力争”,也要“力保”。什么是中大特色,说白了,就是我校一些已在全国领先地位的学科和专业,我们必须力保他们永远居于领先的地位。要知道,没有特色的大学,也不是好大学。实践证明,我校目前在学术界有些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其团队,是一步一步形成的,是经过几十年一代传一代地经营的。这一点,也属于建设“大团队”的范畴。

要建设“三大”,我们需要引进人才,包括培养优秀的青年教师。而引进,要有本钱。让我兴奋的是,现在好了,我们有了珠海这块土地的产权了,钞票会贬值,土地会升值。“筑巢引凤”,有了房子,加上我们有包容宽松的环境,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风。天时地利人和,优秀人才不来才怪哩。

面临母校发展的机遇,作为老中大人,我很兴奋。这两天,像注射了鸡血针,还加上丙种球蛋白!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