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暑假。
此时,中大学子大多已迈上回家的路途。康乐园内,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的邓嘉怡却依旧守在电脑前面,双目炯炯,面色凝重。
作业改了又改,而这,将是正式提交前的最后一次。
与此同时,刚结束考试,正打算好好松口气的尹安妮,手机响了起来。
“本已定稿的作业,需再复修改!”
她不敢怠慢,迅速通知其他两名队员。虽然,此时的安妮,已身在城外。
一份作业需要此般反复琢磨、臻于完美吗?
当然需要!
因为,“它们”将代表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出战“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学生竞赛”。这项比赛参赛规模庞大,竞赛难度和水平高,是城乡规划本科专业全国最高规格的课外竞赛。今年更是囊括了全国90余所院校的280多支队伍,影响力可见一斑。
此次,与邓嘉怡、尹安妮同样的作业小组,还有六个。而这八份作业,全部在比赛中获奖!
早在入学之时,比赛信息的前期宣传便已开始。当然,更多的,是老师们在课程中潜移默化的灌输。“我们想让每一位同学都知道,大家都有机会参加这一个比赛。”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副主任袁媛老师说,“这样他们就会自觉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更高质量地完成作业。”
经过两年基础课程的积累和学习,春季学期伊始,高年级学生便会组成3-5人的小分队,在相关课程作业要求下,通过指导老师的悉心点拨,策划选题、修改提案、落实调查……一步一步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通过赛事联系和运用起来。
然而,社会调研并不是纸上谈兵,实践中难免得吃点儿“苦”。
将“惠州DP半岛夜间出行安全性调查”作为课题的陈俊仲没有料到,这一偶然的想法,竟着实把他和队友“折腾”了一番。由于题目着眼点在“夜间出行”,因此调查时间必须是晚上8点到凌晨2点,调查区域又是在惠州,难度可想而知。“上完课,我们立马抱着资料坐大巴赶往惠州,”陈俊仲笑着说,“因为是晚上,调研的时候经常会被当成坏人,所以只能发扬‘厚脸皮’精神,失败了就再来。”
“调研很艰苦,我曾经指导过一个小组,需要凌晨两三点从学校出发,但还是坚持下来了。”袁媛老师欣慰地说,“我们的学生很能吃苦,这点非常值得肯定。”
当然,一份好的作业,更离不开好的指导老师。
袁媛老师说,“同学们可以发现问题、调研现象,但有时在理论抽象和总结提升方面,还需要老师的帮助。”关注村庄变迁的尹安妮表示,当初小组用“乡愁”二字贯穿文章主体,但事实上,这个词与文章的内容有一定偏离,幸亏老师及时指出,我们才发现这个问题,并及时纠正。
不仅如此,可以说,从最初的选题、调研,到归纳、撰写、修改,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老师们目光的凝视。
一份作业从完成到提交,要经过学校教学督导员、部分老教授专家和业内规划专家联合专家组的多轮评选,才能最终脱颖而出。而这一过程,需要老师们付出大量的耐心、时间和精力。
一次,学生提交了纸质初稿,由于那时已是深夜,且第二天就要汇报,老师们商讨并提出指导意见后,只能批注后用手机一张张拍下来,再依次发给他们。“为了让他们看到反馈,虽然有点老土,也没办法啊。”袁媛老师说,“真的很感谢和佩服学院的老师们,这些工作完全是自愿的。正是责任感和无私情怀才让他们能坚持十几年如一日地指导着一批批学生。”
一份“优秀作业”的诞生,是艰苦的,亦是令人欣慰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他们的背后,是学院在培养理念、专业设计、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深层次架构和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