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35 >> 2015年04月27日 星期一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宽基础 重实践 专博兼修


进行“珠江滨水空间安全调查”的同学们寒冬酷暑,风雨无阻,用自行车丈量珠江边每一寸土地,把前后的滨水航道都骑了个遍,才调查清楚其配套救生设施的实际情况。正是在不断磨砺中,同学们将理论知识化为实践方法,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

解析一:

宽口径打造扎实“基本功”

“开始的时候我们什么都要学一点”

2011年,陈俊仲还只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大一新生,与学院里大部分同学不同的是,他早早就知道了自己的专业——工科五年制城乡规划。

原来,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本科专业共有六个,除水文与水资源和俊仲所在的城乡规划专业,其他学生需经历一年基础课程学习后,再重新选择专业。

既然如此,城规的学生只修自己的专业课就行了吧?陈俊仲心中嘀咕着。

事实证明,他想错了。

“前两年,我们有许多基础课程是与其他同学一起上的,其中涉及到很多综合性理论知识,这为后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获奖后,已经大四的俊仲非常理解当时学院的安排。

对此,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副主任袁媛老师说:“传统工科学校着重培养的是Designer(设计者),但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工科专业,仅仅局限于技术是不行的,只有宽口径培养,才能让学生的视野更广泛,知识结构更系统。”

因此,课程设置上,学院需兼顾多个方面、协调多种因素,力求为学生打造良好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知识结构。“我们开设GIS(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城市经济学课程,社会调查和实践等相关课程,就是希望践行‘宽基础’的培养理念,让学生对各专业知识有全面的了解。”袁媛老师说。

事实上,注重宽口径培养,扎实打好知识基础,也是整个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本科教育的重要培养理念之一。

来自经济地理专业,获得本次竞赛“城乡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课程作业评优”组一等奖的尹安妮、曾永辉和郑梓锋便得益于此。

“编程、测绘、遥感、自然地理、地质学、水文……开始的时候我们什么都要学一点。”曾永辉说。在“借问乡村何处有——广州市旧水坑村集体记忆调查”这份课程作业中,他们便运用了“感知地图”这种较为前沿的研究方法,将调研实践与其他专业的遥感技术、地图学相结合。“关于ArcGIS地图制作的知识,我们便是在‘地理信息系统’这门课上学到的,后来,通过跟遥感专业的老师同学交流,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最终应用到我们的作业中,”郑梓锋说,“可能这种多学科知识的应用,也是我们的获奖原因之一吧。”

解析二:

“专业化”塑造未来规划师

先画个大圈,再深钻圆周上的一点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城规专业的话,就是“累”。

“为了赶作业,通宵学习可是家常便饭!”

原来,学院还给“俊仲们”开了小灶——城规的专业课。“别人上的课我们要上,别人不上的,我们也得上。比如每学期都有一门设计课,一次深入学习一个专题。”城规专业的邓嘉怡说。

这意味着,城乡规划专业的同学将面临更多的课程,更繁重的课业压力。“作业很多,而且有许多需要画图,一周不熬个几次夜,就不算是城规的学生。”陈俊回忆说。

进入高年级,城乡规划的课程则更偏向专业化。“我们要学素描、色彩、水彩、平面、景观和立体设计,甚至还有植物学、管理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课程。”俊仲说,“总之,一切与规划设计密切相关的,都要更专业化、更深度化地去学习。”

另一边,刚刚选择完专业,已经成为经济地理专业新成员的尹安妮、曾永辉和郑梓峰也更是如此。“虽然其他的基础理论课程少了,但是专业课程却增多了,特别是到了大三,尤其集中”,安妮说。原来,对于经济地理来说,专业课程主要着眼于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前者大部分安排在大一、大二的基础夯实阶段,到了三年级,更集中的,便是“实践课”。

解析三:

“调研课”强化运用能力

“学生最终是要给社会检验的”

作为一个强调实践性的工科专业,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们不仅需要掌握空间设计的理念知识,更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因此,除了理论学习和设计作图等技能学习,开展实地调研的能力和方法将是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模式的另一着眼点。

“学生最终是要给社会检验的。”袁媛老师说,“我们开设的许多课程都有调研任务,而这些课程,又与专业调研竞赛相结合,形成统一、连贯且具有整体性的实践培养体系。”以本次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竞赛为例,获奖的几份作品便是“交通规划与设计”和“社会调查”等课程的调研作业。

而对于经济地理专业的尹安妮、曾永辉和郑梓锋来说,调研就更是课程学习中的重头戏了。“可以说,做社会调研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我们几个便是通过调研相识,一直合作到现在。”安妮说, “如果说专业知识是‘硬件’,那么与人相处的能力就是‘软件’,学院对‘软件’的重视不亚于前者。”

说起来容易,但调研,可不折不扣是个“苦”差事。

就拿获得“城乡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课程作业评优”组三等奖的“夹缝之墟 天光而息——广州市西门口天光墟底层市场调查”来说吧。因为所谓“天光墟”是凌晨四五点钟才开始,天亮便散去,团队成员刘慧、王哲夫、宋佳颖和魏相谋每次前往这个二手交易市场,都得两三点钟就出发。“他们真的是不容易,你想想,要完成这个作业,可不仅仅是去一次就算了,要反复进现场多次才行。”袁媛老师感概道。

解析四:

“玩中学”拓展实践视野

“我们都是拼命学、痛快玩”

除了在课程设置中增强实践任务、实践方法的学习并为之提供资金支持,课外着力增加学生认识社会、开拓视野的机会,从而增强观察、体会与认识实际社会的能力,也是学院落实‘强实践’培养理念的重要一环。

对于学生来说,这便是“拼命学,痛快玩”!

虽然作业不少,但忙里也能“偷玩”。尹安妮说:“我们的许多课程都有外出考察项目,比如上学期老师就带我们去了佛山的古祠堂。”邓嘉怡也说,“像中外城建史、景观设计这样的课程,就是要求我们到外面去多观察、多揣摩、多感受。不仅玩的痛快,过程中也能耳濡目染不少知识。”当然,这些实践项目,离不开学院在工作和资金上的支持。

对此,袁媛老师总结说:“在比赛中,同学们体现出很好的基础调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据获取和处理方面也非常优秀,应该说,这与学院一直以来‘强实践’的着眼点是密不可分的。”

宽口径、强基础的同时,抓住专业特点,进行深层次培养,并进一步强化实践能力,这便是地院学生在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竞赛中屡次获奖的“法宝”。也正是这种相互结合,全面发展的培养理念和模式,让一批批未来“规划师们”,能够打破狭隘,扩宽视野,在学习中不畏艰难,在竞赛中夺得前茅,从而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