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36 >> 2015年05月12日 星期二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创新驱动服务社会

研究院专题之一

建设特色石化基地 力争迈上国际舞台

—— 专访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院长、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纪红兵教授

作者:本报记者 郑舒

大学作为创新驱动的重要源头之一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服务广东创新驱动发展和我校建设世界一流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

———罗俊校长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和“发展”是我们时代的重大课题,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共筑中国梦的强大驱动力。

服务社会,是大学的四大功能之一,是大学走出“象牙塔”担当社会责任的最直接体现。罗俊校长在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如果说这些年中大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始终强调大学要为国家和广东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支持与服务。”

自2001年始,我校与广东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了9个实体化运营研究院。地方研究院是面向地方产业发展、由地方政府支持、依托中山大学技术和人才优势建立的科技创新平台,不仅加快了学校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也为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转型升级作出积极贡献。仅2013、2014年,各地方研究院共计牵头承担科技合作项目分别为77项和113项,合同金额总计达到3184.68万元和3095.64万元。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各研究院牵头或者参与建设了“物联网芯片与系统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省新型轻量化电动汽车工程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省部和市级研发平台。在决策咨询和人才培养方面,地方研究院为政府、企业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为地方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智力的支撑。地方研究院已经成为我校“服务社会、协同创新”的典范。

为积极响应国家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设想,我校于2014年6月成立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旨在通过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协同创新研究,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研究领域国内权威、国际一流的学术研究和决策咨询机构,为广东乃至全国各部门、各行业实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知识准备,培养人才。2015年1月,我校成立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将为广东自贸区提供智力支持,将研究成果积极运用到自贸区建设中,推动自贸区发展。

本报推出研究院专题,将深入报道各研究院的科研特色、科研成果及其核心科技竞争力,展现研究院作为我校创新驱动、服务社会重要平台的风采。

正在加载...
  • 1/3

  • 2/3

  • 3/3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成立于2011年5月,致力于惠州石化产业,特别是高端精细化学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以服务惠州市及粤东区域为宗旨,实现“政、产、学、研”相结合,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为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日前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已形成10多项重大研究成果,申请专利50件,美国专利1件;曾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单位和个人)各一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惠州市“天鹅计划”第二类创新团队一项,大亚湾区创新团队两项。中大惠院将继续坚持创新化与产业化的道路,引领研究院迈上国际化的舞台。

四年磨一剑:

打造石化产业优良基地

“惠州研究院这四年来只在做一件事,就是围绕石化产业将科技创新做起来,而且要做好。”

越过“三座大山”,扛起石化工业重任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然而,在纪红兵教授看来,“惠州研究院在四年的打拼历程中,困难一直都有。”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石化工业的自身特点,它需要园区场地、达标的环境评价和安全评价以及大量的投资,这无疑为石化产业发展制定了较高门槛;其次,惠州研究院位于大亚湾石化工业区,地理位置偏远,这非常不利于人才的引进。纪教授曾联系过中大的其他团队,但均因路途遥远问题而遭到婉拒;最后也是最大的困难还在于得到地方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大众的认可。研究院夹在“地方的高期望”与“目前应用技术有限”的夹缝中,处境之艰难不言而喻。

在门槛高、人才引进难和产业应用的社会认可度不高的“三座大山”重压下,纪教授肩负黄达人老校长的委托,毅然带领自己的团队扛起了促进惠州市石化产业发展的重任。“我们研究院是以服务地方作为宗旨的,在我看来,地方真的需要产品的转化,惠州石化产业的发展也十分需要人才,从这个角度来说,研究院就是帮助地方发展的最好驱动力。”

高端精细化设计,精炼八个研究方向

惠州研究院是针对石化产业发展的专业性研究院,而石化工业属于高产值的工业类型,据行业测算,石化上游产业能带动下游50倍的产值效应,全国石化产业一年的产值超过国家年工业生产总值的20%。在这种态势下,发展石化产业显得极为重要。惠州研究院不像中大其他的研究院,相对作用领域比较单一,但是研究院就是要针对单一的产业,把它做大、做细、做深。因此,结合石化产业自身的发展需求,惠州研究院以提高精细化工率为目标,确定了绿色化学工艺、功能性精细化学品、电子化学品、化工新材料、减排和资源化、安全与节能、化工园区管理、近岸海洋等八个研究方向,并制定五年规划方案,开展项目实施。目前已形成10多项重大研究成果,并在今年8月左右,将会有四项新成果投入生产。

发挥特色:

致力于最佳产业性价比

“花钱少、成本低是我们惠州研究院最大特色,也是我最自豪的地方。”

抓住核心,紧贴市场

惠州研究院严格遵循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的原则,积极探索将科研成果转化的创新途径。在纪教授看来,明确发展目标是关键。惠州研究院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对石化产业的理解和布局十分系统到位。地方政府对一项产业的关心主要集中在产业产值、产业成果申请的专利以及该产业解决了多少劳动力就业等方面。而这些方面也是目前石化产业市场急需解决的问题。惠州研究院正是在围绕石化产业链的发展和紧贴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推动了从科研成果到产业增值再到资金融合的整个链条的持续发展。

缩小成本,激发力量

相比于其他地方研究院,例如华中科技大学东莞研究院集中9个实验室资源的大投入高成本情况,惠州研究院建设成本并不高。惠州地方政府在研究院建设之初只投入了1500万的资金,其中有1200万用于购买设备。同时研究院初期也只有纪红兵教授带领下的一个团队负责一切项目研发,在人力与资金的双重低成本下,研究院依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纪红兵教授笑言:“钱少才更能激发员工的力量。关键不在于钱多还是钱少,而在于用对地方,用最少的钱达到最大的效益。”

完善发展:

协同创新+凝聚人才

“我们要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建优良人才团队的基础上,逐步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真正实现推动惠州石化产业转型的目标。”

校企合作,协同创新

惠州研究院作为“新型研发机构”,在孵化企业、协同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与惠州研究院有明确合作协议的企业共有6家,除此之外,更多的是一些还没有签署协议的“潜在性”企业。这些企业涉及外企、央企、国企与民企等多种类型,企业规模也有大有小。惠州研究院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针对规模较小难以建设研发中心的企业,研究院自身将作为企业的研发中心,将科研成果提供给企业;二是针对规模较大但在生产过程中仍存在问题的企业,研究院则通过对该企业的产品进行深加工以及处理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帮助企业解决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在“研发中心”与“深加工”的两种合作模式下,惠州研究院坚持对成果的不断创新,并高效地开放创新资源,搭建起公共服务平台,以促进产业信息、资源的共享。

凝聚人才,刚柔并济

惠州研究院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上也自成一家,始终坚持做好人才规划和用创新的体制机制管理人才的原则。具体说来,一是柔性人才的聚才方式,即在不触动人员自身的组织关系的基础上调动人员用不同的形式为研究院服务;二是面向国内外聘用高端人才,其中包括中大每年安排的15个专业学位研究生;纪教授特别介绍到,研究院更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即所谓的技术过硬的“刚性”人才。此外,研究院还采取激励政策鼓励员工创新,核心部门的带头人更是纪教授亲自把关,以确保队伍的高质量与高效益。正是在这种刚柔并济的人才管理模式下,惠州研究院打造出了一支致力于产业发展的精英队伍。

力争一流:

建设国际化产业平台

“我们将争取每年2-3项技术的产业化,争取打造国家级应用平台,并在与国际石化工业的合作中,推动惠州研究院走上国际化的道路。”

国际合作,走向世界

惠州研究院在今年年初已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在中国的技术转移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将合力打造先进、高效的技术转移和成果孵化平台。这也是惠州研究院迈向国际化舞台的重要一步。实际上,研究院此前已与国际上的组织进行过部分合作,包括香港的部分高校。纪教授谈到,推动研究院走上国际化道路,一方面有利于地方石化产业的发展,带动资金、人才、创新、技术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研究院和中山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实现学校与研究院的“双赢”。

跨界发展,赢得未来

除了与国际接轨以外,未来惠州研究院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实现跨界发展,也就是通过石化产业向其他产业的延伸,激发产业的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诸如成立农业生物材料研究中心向农业延伸,成立精细建筑材料研究中心向工程建筑延伸等。而目前研究院正在构想如何将化学工业与移动互联网结合,形成新的产业模式。纪教授也表示,跨界发展将成为推动惠州石化产业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