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有野鹿,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通过寻鹤这样的行为去表达寻找一种现实中未能展开而却渴望成为的自己,通过抛离日常生活轨道的行动来寻找恍然失落的自我,进而释放那些被压抑的主体性。”
【记者】:首先恭喜您获得2014年“华文青年诗人奖”,虽然诗歌奖并不是判断诗歌价值或诗人的唯一标准,但这对诗人的创作是非常重要的。您是怎么看待这些诗歌奖的?您最希望别人从您的诗歌中感受到什么样的力量?
【冯娜】: 诗歌奖通常会成为一个讨论的热点,大众也会通过文学奖来关注到文学的一些情况。对于写作的人来说,文学奖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鼓励,更是艰辛的写作过程中的一丝温暖,但正如迟子建在她的一次获奖感言中所说的那样:就像你一个人在走,然后来了一阵微风,它吹拂了你一下,你觉得很凉爽,但你不会就此停下来,肯定要继续往前走。
我希望别人能从我诗歌中感受到一种生命体验。正如今年我在华文青年诗人奖答谢词中写到的,“诗歌会把我们人类趋向于我们内心和生命经验的深处”。诗歌反映着人内心的某种风景和生命经验的某些东西,或许每一个人的感悟不同,但最后打动读者的一定是一些共性的东西,比如我们对世界的关注,对生活的爱,对黑暗和前行的探索等等。
【记者】:您的诗歌作品清新自然,优美抒情,其中有两本诗集名为《寻鹤》和《彼有野鹿》,鹤和鹿是否代表着您精神世界的追求?《寻鹤》作为您的代表作,追寻的究竟是什么呢?
【冯娜】:有一部分。在中国的诗歌中,鹤和鹿都是非常具有灵性的动物,也是高洁和不流俗物的象征,其中“彼有野鹿”这句话出自《阿含经》:“犹如无事人民处,彼有野鹿,自在行、自在坐、自在卧。所以者何?彼野鹿不在猎师境界,是故自在行、自在坐、自在卧。如是比丘!”读经的时候我的内心受到了震动,此种境界我虽不能至但是心向往之。关于《寻鹤》,杨汤琛先生对我这首诗有一个非常详细的解读,可以作为一个解读的参考:杨老师认为“我”通过寻鹤这样的行为去表达寻找一种现实中未能展开而却渴望成为的自己,通过抛离日常生活轨道的行动来寻找恍然失落的自我,进而释放那些被压抑的主体性,但这样的寻找与出走真的能够拯救摇摇欲坠的自我吗?“四野茫茫/她有一百零八种躲藏的途径/养鹤人只需一种寻找的方法:在巴音布鲁克/被他抚摸过的鹤/都必将在夜里归巢”,你看,“我”仍然避免不了回到被规定的生活中。这种躲藏的不可靠和寻找的失败,联系当前浮躁的商业社会和那些彷徨而失根的现代人,你想到的又是什么呢?
对于诗人而言,一旦诗歌写出就不再属于自己,每个读者对诗歌的感悟都是不同的,“诗歌不属于写作它的人,而是属于需要它的人”。
心性的继承
“我们的精神原乡永远在那里,不会改变,它永远在召唤着我们,这也是我一直坚守故乡的精神力量。”
【记者】您是白族人,出生于云南丽江,美丽而具有民族特色的家乡为老师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您是如何将这些自然风情与民族特色融入自己的诗歌题材与语言中的?家乡在您的作品里又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冯娜】:这个还是有关心性方面的一些继承。我本身是白族,从小就耳濡目染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于我个人而言,我没有刻意地要在诗歌中表达很多的民族地域特色,它就是一种心性上的东西,自然而然地来到自己身上。关于家乡,海德格尔说过一句话:诗人的天职就是还乡。我认为还乡一方面指的是我们地理意义上的家乡,另一方面是精神的原乡。我个人觉得现代是一个奢谈乡愁的时代,时代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都使我们慢慢成为没有故土的人了,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已经是没有乡愁的人了。但另一方面,我们的精神原乡永远在那里,不会改变,它永远在召唤着我们,这也是我一直坚守故乡的精神力量。
因为热爱,不负此生
“写诗,或许在别人看来是不接地气的,但我恰好认为这种生活是不负此生的。因为热爱而不负此生。”
【记者】:您在中大图书馆工作,却将自己的业余爱好“写诗”做出了成绩,您是如何在工作闲暇坚持写诗的?是什么在支撑着您?这个过程肯定会很辛苦,能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吗?
【冯娜】:我曾经同一个快六十岁、优秀而低调的小说家聊天,说写作在这个投入与产出非常不均衡的年代是十分辛苦的一件事,您写了这么多年,有没有特别疲惫甚至想放弃的时候。他非常肯定地跟我说没有。我特别惊讶,问那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您这样一直写呢,他回答大概因为太热爱了。如果是一个刚从事写作的人这样说,我不会觉得很感动,但当我听到这位老师的答案之后真的非常动容,因为他确实默默地坚持了这么多年,也仍然在继续坚持着。我热爱诗歌,也因为写诗放弃了很多东西。在别人看来我可能活得不是那么世俗,比如别人在赚钱的时候我在写诗,别人在谈恋爱结婚生子的时候我还在写诗,在别人看来这种生活是不接地气的,但我恰好认为这种生活对于我自己才是不负此生的。
【记者】:在现实的生活与理想的天地中,有太多的地方要权衡顾及,您是如何平衡现在的工作与您的诗歌创作的?您又是如何看待自己作为诗人的身份?
【冯娜】:我认为诗人这个身份是不需要确认和指认的。诗歌不是单纯写出来的文字,诗歌就是生活,表达了你的生活状态和生命经验。工作与生活的压力、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人生的困境和低谷等等,都可以化作诗歌。我很喜欢白族舞蹈家杨丽萍的一句话,她说我跳的就是命。我非常感动于她的这种艺术精神,所以我也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说出“我写的就是命”。我希望我的整个人生,我的生命和我的诗歌是互为注脚的,而不是独立开来。
泥沼中仰望星空
“人类还是要怀有美好的期待,即使在泥沼中也要仰望星空。文学确实不可以拯救你,但它就像寒夜里的一盏灯,给予你一丝希望和力量。”
【记者】:您的生活并不像大家所想象的那么不接地气,反而非常扎实,正是在这样一种扎实的生活中您将诗歌与生活紧密融合,那当您感到困惑或矛盾的时候,是怎样的信念给您力量的呢?
【冯娜】:对,的确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有自己的困扰、迷惑,也会有痛苦甚至是折磨,但是你要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和这个世界达成某种和解,这些东西都是属于诗歌的一部分。也有人提过为什么我在诗歌里面没有那么多尖锐的批评,因为我总是认为,某些时候人类只要存活一天,方法总是比困难多。我比较认同波兰诗人扎加耶夫斯基的那句话:“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你深知这个世界是残缺甚至残酷的,但你依然要尝试去赞美它,这是一种超拔的情怀,写诗就是做人。
【记者】:我想起了作家迟子建,她的作品最后总是会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暖和光明,有人批评她不够深刻,但我觉得更多人还是需要这种温暖的。您是否也认为文学诗歌的力量在于给人温暖与力量呢?
【冯娜】:有些人认为文学就是用来批判现实揭露黑暗的,我觉得那只是一小部分,文学对于人的抚慰或指引人黑暗中探求光明的力量也是非常重要的。你看那些伟大的作品《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等,充满了不幸和痛苦的事情,也展现了各种人性的黑暗与丑恶,但是它最后给人的力量都是向上的。有些时候文学创作者就是在做这样一件事情:在黑暗的大海中点一盏灯。这个黑暗的大海也许是我们每个人类的命运,也许是我们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我们虽身处其中但却无法看清,即使有被吞噬的危险我们也仍然要去点燃这盏灯,也许一个海浪就把它扑灭了,但我们还是要去做这件事情,还是要做一个灯塔守望者,守望这份希望。
以智慧写诗,用灵魂歌唱,在俗世的尘埃与心灵的彼岸间自在穿梭,这就是冯娜。
在天空,有白鹤为翅;在大地,有野鹿为伴。任俗世纷扰,心中一片自在清明。对生活有无尽的热爱,对诗歌有执着的追求,冯娜与这个世界既亲近又隔膜,孤独而自由,纯粹而美丽,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我想,在她的心里,肯定住着一只白鹤,什么时候来一阵风,她就会乘着白鹤,飞向辽远自由的天空,但是,不管飞多远,她一定会再飞回来,因为她是如此地热爱着这个世界”,热爱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