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人是我的最痛”
石汉平记得,小时候母亲总给他讲很多故事,教他诵读《增广贤文》,告诉他要做个好人,善良的人。母亲还时常与他讲起祖上勤奋求知,敦厚励学的故事。因此,石汉平自小就勤学上进,学业出色,为了求学,九岁就离开父母独自去学校寄宿。目睹慈爱的母亲常因牙患痛不欲生,幼小的他暗下决心,长大了要当医生,为母亲解除痛苦。1979年正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年,石汉平如愿考上了医学院,开始了学医从医的生涯。毕业后因为成绩优秀,本来可以留校,但当时正值对越自卫反击战,他一心报国,投笔从戎,选择了去长沙工程兵学院军政指挥班(现国防科技大学);战事结束后,为了外科医生梦,又报考了第二军医大学外科研究生,放弃了自己的“将军梦”;博士毕业后,他先后拒绝外企十几倍的高薪,放弃了美国大学的faculty位置,回国后又放弃了从政的机会,一心一意要做一名外科医生,在临床上为病人解决疾苦。
就这样一个最初的追梦少年,从淳朴安宁的小乡村走出,历经周折,不改初心,最终走出国门,负笈彼岸;最后载誉载欣,重返家园,回到了这片让他梦魂牵绕、时常眼含泪水的热土。
回忆留学经历,石汉平特别提到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些体会:“在开阔科研视野方面美国给我的启发很大。刚去到时,导师就让我写了一个科研计划,交上去后,老师说,一年?不行,一个月完成。我开始不相信,结果最后一个月真的完成了;第二,国外的文献服务非常发达,国内查不到的在国外都可查到。且馆藏文献不论年代都可免费复印。这样就可以查到事物相关的历史起源及发展脉络。我当时写了一篇《腹腔填塞术》,想了解外科前辈遇到腹腔大出血的时候怎么办,通过查阅19世纪初的文献得知,最早是用象牙压迫止血,因其具有一定重量。其次是镁条,慢慢发展到用纱布填塞,这样可以很清楚地查明该急救手段的发展历程。
凭着严格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累累的科研成就,石汉平在美学习期间获得了美国杰出人才签证。
回国后,石汉平主要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工作。“Burn out rather rust out”,他对工作始终抱有火一般的热情和激情。
他视病人如亲人——
他为自己立下的格言是“Love in heart,care in action(仁爱于心,关切于行)”,他说“做医生,首先要心存善念,心中有爱。这样,做的虽是同样的工作,但效果却完全不同。”
“有两种人是我特别在意的,一是小孩,一是老年人。看到老年人就想到自己的父母,看到小孩就想到自己的孩子。医生要尽可能地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去考虑,无论是经济情况还是个人情况。”
一个病人家属说:“我母亲(前述92岁患者)术后,石教授亲自制定护理方案,甚至在外出差时都不忘电话过问,包括补液量的多少,正是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保证了母亲的康复。他每次查房都拉着我母亲的手问长问短,对我们提出疑问的短信有问必答,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老人逢人便说‘我真有福气,遇到这么好的医生!’”
83岁的中山大学历史系退休教师曾琼碧说:“我和石教授认识很多年了,他看病很细心,医德医术都很好。前年我老伴去世,我一个人在家,有段时间我感到肠道不太好,便遵嘱去医院找石教授做肠镜。去了以后,他为我专门安排了一个床位,让我服泻药后好好休息,接下来他不时抽空来看我。等中午12点多可以做肠镜了,他又专门叫护士陪我去,并特别交代医生好好做。午后离开医院前,他又过来看我,他多忙呀。后来结果出来,没什么大问题,他又特地送我上车回家。这件事让我和家人一直非常感动。”
他视病人如朋友——
每到年关,石教授的门诊总有些特别的患者,有的甚至扶老携幼,他们不是来看病的,只是为了到门诊探望石教授,道声谢谢。有的患者这样一看就是十年。
患者说“石教授为人非常和善,对病人很有耐心,很负责任,当了解了我身体的情况,确认需要后续询诊时,他主动递予我名片,让我有问题可直接与他联系。”
每遇见一个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石汉平总是心绪难平,为病人悄悄地惋惜、心痛、落泪。他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安慰、鼓励病人。他说:“拯救病人生命的不仅是医生笔尖的药,手中的刀,更有真诚的微笑,关切的眼神。”有一次科里接收了一位癌症晚期转移患者,为了安慰患者,他总记得买给她最喜欢的刊物《读者》,给她讲其他患友康复的故事;介绍已康复的患者去鼓励她;有时患者吃不下饭,就请她吃饭;有时病情恶化进展时,还不得不说一些善意的谎言,出一些“改善”的报告。带着这份深切的关爱,两年后,患者毫无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面对这样一些不可挽回的生命,石汉平常常感到无奈、无助,痛恨自己无能,不能帮到病人,他时常满心痛苦,却只能默默承受。淌在病人面颊上的泪水似乎流到了他的心里,病人脸上满布的忧愁似乎印在了他的脑海里,让他更觉自己肩头的责任重大。
他视病人为老师——
认为医生是病人培养出来的。教科书里学到的知识是共性的,而每一个病人是特殊的;同一种疾病,不同病人其临床表现可能不同;相反,同一个病人,不同疾病可能有相同表现。所以,医生要认真阅读病人,读得越透,诊治越正确;读得越多,经验越丰富。
他说:“我在当住院总医生的时候,遇到一个遭车祸的小伙。很多部位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多发肠漏。当时已在多家医院相继开过刀。经过会诊,我坚持将病人接了过去。此时病人已完全不能进食,我于是摸索着尝试一边治疗一边给他做营养支持,经历了164个日日夜夜,病人最终康复出院。可以说怎样做营养支持,我就是从这个病人身上学到的。”
或许正因如此,石教授向来敢于打破常规,为病人承担风险。他认为只要是有益于病人的治疗,一切医疗常规均可以、也应该被突破。高龄病人常合并多种疾病,年老体弱,手术风险很大,让人避之不及,但由石教授负责的科室几年来收治了一大批80岁以上病人、其中8例90岁以上,最年长的一位是98岁,经过手术治疗,全部顺利康复出院。
他视病人为心底的“痛”——
家乡的青山秀水赋予石汉平温柔善感,淳朴的父老乡亲总让他情动于衷。拿起手术刀,他是白衣卫士,而放下手术刀,他俨然是一位行吟的游子,不时倾吐对国家事业家园的审视与热爱。他刚强如山岳,却柔嫩如婴儿。看到路边民工夫妇简陋的生存环境,他泯然叹息;看到家乡的荒芜没落,他悲不自胜。甚至一位有才华的病人去世了都让他伤怀落泪,悲悼不已。他总是依恋着,疼痛着。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再三主动请缨,坚决向上级请求去震区救灾,带领医疗队在映秀震中与灾民相依相持,与队友冒死抢救了一个个垂危的生命,并写下了10万字的洒满了男儿泪的救灾日志……
他常说“病人是我的最痛”,时常想“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患者?”
或许正是这样一份至情至性、至刚至柔,让他在从医路上敢想敢闯,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开辟了一个个崭新的领域和天地——
二、我国肿瘤营养学科的奠基者、带头人
起先,参加工作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石汉平对肿瘤的治疗不甚关注,认为肿瘤发病机制复杂,治疗过程痛苦,临床预后不良,且所有的所谓治疗实际上都只是冰山一角或盲人摸象,难有突破。2002年回国后,尤其是2005年进入中山大学附属一院后,他发现肿瘤患者越来越多了,尤其需要动手术的多数是肿瘤患者。在治疗方面手术、放疗、化疗等方式相互间没什么联系,但病人的共同特征却是营养不良,且相当严重(恶液质现象普遍),而该问题却很少引起重视。石教授敏锐地关注到肿瘤营养学领域的研究价值及其巨大的发展空间,从此将自己的研究方向由创伤代谢与营养转向肿瘤代谢与营养,并且萌发了创办《肿瘤代谢与营养杂志》的念头。
肿瘤病人普遍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40%到80%,是为什么呢?因为一来肿瘤疾患本身会导致营养不良,比如病人出现厌食、早饱;二是治疗本身带来的毒副作用;三是肿瘤病人的认识误区,比如忌口、乱用偏方等(实际上每种食物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不可强分优劣,而要均衡吸收其营养)。营养不良的后果严重:病人死亡风险高,生存时间短,对放疗、化疗、手术的耐受力下降,敏感性降低。
“临床上传统的治疗思维是化疗、放疗、手术相继或者联合使用,都不行了,再来营养支持。而现在我们主张营养治疗跟抗肿瘤要同步进行,全程介入。我们协会整理搜集的大型肿瘤营养数据库显示,营养不良可导致疾病提前恶化,肿瘤病人的营养不良不仅发生在后期,而且发生在早期,所以要尽早干预。国内外治疗经验显示,患者接受营养治疗后,可以使得其生存期延长,生存质量提高,社会参与感增强。此外可以大幅降低患者乃至整个国家的医疗费用;其效果跟服用那些价格动辄数以万计一剂的药可能完全一样,甚至更好。”
2009年5月17日,在罗荣成教授的支持下,石汉平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肿瘤营养学术组织——广州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担任主任委员,同年,创办了卫计委《医学参考报——营养学频道》。在2009年成立的广东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上,石教授亦获选为主任委员。他开始筹备并展开了自己渴盼已久的大规模多领域多学科,多层次多途径的肿瘤营养学研究工作。
2012年3月16日,全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隆重成立,石汉平教授光荣当选为主任委员。这是我国目前为止唯一一个也是世界第一个国家级肿瘤营养学术组织,委员会里共有数十位来自全国各大医院的负责人;此后依托这个全国性的专业学术及研究组织平台,石汉平带领并推动协会在我国肿瘤营养学学科的创立和发展上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奠基性的、影响深远的工作。包括:组织编写高水平的专著;推动开办肿瘤营养学学术杂志;开展一系列临床肿瘤营养高水平研究;编写肿瘤营养学临床应用的权威指南;全程介入肿瘤的三级预防,全面参与肿瘤的预防与治疗,促进公众肿瘤预防素养,广泛收集我国临床肿瘤营养数据;发展和完善学会组织;培养肿瘤营养学人才,规范临床肿瘤营养支持行为,推动肿瘤营养内容进入国家统编教材等等,以着力发展与提高我国肿瘤营养学学科的水平与发展,及促进肿瘤营养学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等。
1.《肿瘤营养学》及系列重要专著正式出版
2012年11月,由石汉平领衔主编,包括中、美、加、日等多国23家著名大学数十名专家学者参与编写的我国肿瘤营养学学科领域第一部专著《肿瘤营养学》正式出版,它是世界第二部该领域专著,距2006年出版的美国肿瘤营养学专著只相隔6年。
全书内含300余万字、575幅图,386个表。从肿瘤营养流行病学、肿瘤代谢、肿瘤临床营养支持及肿瘤患者家庭营养指导等4个方面,从基础到临床,从家庭到病房,围绕肿瘤患者的营养问题进行讨论、叙述。涉及流行病、生理、生化、免疫、内科、手术、放疗、化疗、康复等多个学科。其诞生填补了国内在该方面研究领域的空白,黎介寿院士认为“它是对我国肿瘤学与营养学的一个贡献,是对我国肿瘤事业的一个贡献”。其与全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一道宣告了一门崭新的学科——肿瘤营养学的诞生。
此外,协会成立3年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石汉平等主编的首创性系列重要专著相继推出,包括:
《PG-SGA——肿瘤病人营养状况评估操作手册》:2013年石汉平率先从美国引进国际公认的肿瘤患者首选营养评估方法——PG-SGA,主编了PG-SGA操作手册、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G-SGA移动操作系统,编写了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在全国各地开展操作培训20多次,直接培训1000余人,为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调查打下基础。
此外还主编《营养筛查与评估》(约25万字),为提高临床医生对营养筛查与评估的方法、应用及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操作指南。
主编《肿瘤恶液质》(共127万字)。该书系统而深入、理论与实用并重,力求全面反映肿瘤恶液质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及临床治疗的最新方法。
2.《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创刊
在石汉平的不懈努力下,经过近5年的沟通与等待,终于迎来了2014年《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创刊,它是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的官方学术期刊,亦是国际上第一本专门讨论肿瘤代谢与营养问题的学术期刊,为我国临床及科研人员率先建立并抢占了肿瘤营养学学科的学术高地。
3.《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正式出版
在协会的组织下,经过近3年的酝酿,征集百余名专家的修改意见,及编写人员近千人次持续修改更新,2015年5月9日《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正式出版,为广大医务人员与患者实施营养疗法送来了福音。
4.重要学术研究及项目
协会成立以来,开展了全国多中心、大规模《常见恶性肿瘤营养状况与临床结局相关性研究》,录入病例16000余例,从而建成了世界最大的肿瘤患者营养状况数据库。此外完成了全国医务人员、全国肿瘤患者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两项大规模调查,并针对性地在全国举办了肿瘤营养学术讲座、全国肿瘤营养规范化培训项目——肿瘤目标营养疗法及患者教育活动200余场次。
近几年来,在肿瘤营养学领域,石汉平教授身先士卒,共发表论文数十篇(包括SCI论文十余篇),组织高规格论坛、培训、学术会议数百场,还先后赴全国与世界各地做讲座达数百次,所撰写的各类专著、文章、报告、研究心得数百万字,并首次提出了营养不良的三级诊断,营养不良的治疗双达标要求,首创了肿瘤营养疗法、肿瘤代谢调节治疗及营养不良五阶梯疗法等新概念,制定了肿瘤患者营养治疗临床路径。在他的推动、帮助及影响下,全国十余省市相继成立了肿瘤营养学术组织,肿瘤营养学得到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本人的空前重视,目前整个学会的会员达到近千人。
他的开创性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促进了我国肿瘤营养学科的建立、建设与发展。
多年的努力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被评为先进专业委员会,石教授本人也先后获评为广东省医学会先进个人,广州抗癌协会20周年杰出贡献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他太忙太拼,经常半夜三更还在回复邮件。”石教授的助理石英英护长摇摇头说。
“肿瘤营养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时代与历史的重任落到了我们肩上,我们责无旁贷。”石汉平坚定地表示。
三、“科学与艺术并存,理性与情怀同在”
不大为人所知的是,尽管工作十分繁忙,石汉平教授还常常忙里偷闲,写博客(散文)。他热爱文学与音乐,一首《you raise me up》会让他辗转反侧,激动不已;对文人或学者他总是格外尊敬厚顾;在学生眼里他“科学与艺术并存,理性与情怀同在”。
他曾经让科里为生活窘困的核工业老知识分子患者专门送花,“只想让他们知道现在还有人记得他们”;他曾为一个逝去的患者在百天逝日时洒泪文祭;他曾专门亲赴映秀只为现场去祭奠那些长眠在那儿的灾民……他的博客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的关怀,对家人、友人、病人的深情,写作大气磅礴又不失笔触细腻,显示出浓厚的人文情怀与文学底蕴,已先后出版四部散文集《映秀日记》、《医怀天下》等。
他在散文《医者禅心》中说:“医者禅心也就是平常心,其核心是仁爱,以同一颗仁爱的平常心对待不同的病人,维护生命的至高无上,追求治疗的至善至美……”
“我将医生当作一辈子为之奋斗的事业去做,我爱我的病人和事业,乐此不疲,从未厌倦。”
或者这就是一名医者及其同仁心中的希波克拉底宣言吧——就像时常回荡在他心底的那首歌唱到的(石汉平翻译):
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on mountains(有你的鼓励,我能屹立崇山峻岭之巅)
You raise me up, to walk on stormy seas(有你的鼓励,我能信步狂风骤雨海面)
I am strong, when I am on your shoulders(有你的支持,我变得坚强)
……
But when you come and I am filled with wonder(每当你到来,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奇迹)
Sometimes, I think I glimpse eternity(每当你到来,生命见证了永恒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