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大学院郑利民、庄诗美教授研究团队完成的“组织免疫微环境促进人肝癌进展的新机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们走进了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手里接过大红色的荣誉证书。在这个令人瞩目的团队五名核心成员之中,吴艳和方坚鸿都是生于80年代的青年学者。
广州的六月骄阳似火,贺丹青堂前被树影覆盖的台阶弥漫着一丝惬意的清凉。这里见证了该团队无数个埋头实验、潜心学术的日夜。“我们这次的项目就是在贺丹青堂独立完成的,没有借助其他任何高校或研究所的帮助。”17日下午,在一间只有十余平米的工作室里,吴艳和方坚鸿老师接受了校报记者的采访。
■ 谈学术:团队和个人互相推动
在癌旁间质和侵袭边缘,有大量免疫细胞,它们以往一般都被认为是宿主对抗肿瘤的防御机制。“但我们发现这并不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免疫细胞虽然很有用,但它们也会被肿瘤组织所利用,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和组织重塑来帮助疾病进展。”两位老师语调平缓温和,谈到专业术语时会贴心地放慢语速。在他们身上既有青年人的随和与朝气,也有科研工作者的严谨和沉静。“我们的工作就是希望能够在未来的研究中,发现免疫细胞‘变坏’的原因,以及如何逆转免疫细胞‘变坏’的进程。”
就像人有优点和缺点一样,免疫细胞也同时拥有好和坏两个方面。郑利民、庄诗美教授团队正是凭借对肝部肿瘤组织不同区域免疫微环境的形成与塑造机制的研究,发现在肿瘤边缘,本应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的人体免疫细胞竟会“学坏”,反而有助于肿瘤生长。另外,这一项目指出,免疫细胞不仅能抑制肿瘤恶化,反过来肿瘤还可以利用“免疫活化”来产生免疫耐受,最终促进其生长。
上述宝贵结论的提出绝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长达八年的反复实验和漫长论证。被问及自己对科研成果的贡献,两人都摆摆手,谦虚地连声说道:“在我们之前已经有很多前辈完成了大量的工作,我们都是后来才加入团队的。”方坚鸿老师出生于1985年,是包括郑利民、庄诗美两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在内的五名核心成员中最年轻的一位,吴艳老师只比他高两届。“一个优秀的团队能提供很好的资源和平台,与功力深厚的师长探讨交流能令我们走得更远。在借助这些优势的同时,我们能更加投入地钻研自己的领域,从而也推动团队的进步。”
都是肝癌肿瘤研究方面的学者,两位老师研究的方向各不相同,却又互为补充、共同推进。方坚鸿在该项目第二参与者庄诗美教授的实验室工作,侧重于肿瘤自身性质的研究,至今已在国际肝病研究的权威杂志Hepatology发表3篇论文,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而吴艳则跟随该项目的第三参与者邝栋明,研究方向是肿瘤微环境对调控肝癌的影响,在国际期刊共发表论文12篇。其中有4篇作为通讯或第一作者并以中山大学为独立完成单位的论文发表在Hepatology等期刊。“我们两个实验室的研究主题密切相关,彼此之间的合作也是有延续性的。”
将基础科研与临床医学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这是两位老师对生命科学研究共同的期盼。吴老师希望在理论上进行突破,从而推动临床的发展:“我们的研究都是有系统性的,现在的工作是过去的延伸。从短期来看,我希望通过团队的技术和平台,以免疫细胞的代谢作为新的研究方向。”方老师则表示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对肝癌肿瘤病患治疗产生更直接的联系:“为什么肝癌的发病率高,治疗效果不理想?因为肝癌的肿瘤是不会自行减少的。传统的基于结构来进行药物开发的方法主要都是借助静态的蛋白质分子来寻找药物活性靶点,我们实验室专攻的microRNA靶点预测会比传统的方法更有效。”
■ 谈职业: 教与学之间有一种可以传承的风气
尽管相隔两届,但吴艳副教授和方坚鸿老师的经历和轨迹都颇为相似。在中大生科院从本科一路攻读到博士,随后留校成为老师,可以说,贺丹青堂完整地见证了他们从青涩飞扬的学子到年轻有为的学者的十余年时光。
“实验室里有经验的差别,没有绝对的权威。”吴艳老师表示,一个学力深厚的导师未必能在某个具体的领域上比学生钻得更深,但他们开阔视野和深远眼光无疑能给学生提供高瞻远瞩的引导。她笑称,作为实验室的带头人,郑利民教授为人随和平实,“在学术观点出现分歧的时候也从来不会对学生提出强制性、命令式的要求,注重与大家讨论沟通交流”,这点对她在实验课教学中影响很大。
成为生科院老师以来,吴艳和方坚鸿都先后给本科生上过生化实验、细胞生物学等实验课,接触了很多本科学生。由于年纪的缘故,他们对于二十岁左右的学生而言与其说是老师,倒更像是亲切而又严格的师兄师姐。“九零后的思维仿佛和我们很不一样,他们很有个性,与他们相处下来会给我不一样的启发。”吴老师表示,在她的教学交流中,会下意识地学习师长们谦逊包容的态度,为学生探寻学术之路提供更好的指引。“多讨论,鼓励他们的自主性,让他们有种想要从实验中自己发现点什么的冲动。”
“失败的实验是有意义的。”方坚鸿老师以诱导小鼠并解剖的实验为例,说明推测的预期和实验结果往往会大相径庭,然而在出乎意料的结果之中,他们往往会得到更多的启发。“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实验现象,过程往往更重要。”吴艳老师点头表示赞同:“我常常会跟学生讲,一个完全成功的实验意义并不会太大,因为你只是照搬别人已有的成功而已。失败往往更加可贵,只要你学会从失败中挖掘更多未知的东西。”
两位老师都是有八、九年党龄的党员,谈到这一身份对教学工作的影响时,方老师表示,他在硕博期间都担任了年级的党支部书记,作为组织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负责传达学校党建工作的信息,“我从这段经历中学到了很多,对我的沟通能力和责任意识影响很大,对我现在的教学交流工作也很有意义。”吴老师则表示,作为教师她能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很多,这是发展新党员、传承先进精神的良好契机。
■ 谈未来:让理想照进现实
同时兼顾研究和教学,两位老师的生活既忙碌又单调,他们几乎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学校和实验室。一周七天,除了安排上课,完成自己的科研任务,还得在课后指导师弟师妹进行实验,并且参加实验室的每周例会,与其他课题组定期进行交流……他们几乎没有休息日和假期的概念,同时由于生命科学实验的跨度都比较长,老师们还得精确地计算好上课和实验间隙的时间并充分利用。“一个人的快乐不在于他得到的多,而在于他计较得少。”方坚鸿笑称,这句话用来形容科研工作者的心态恰如其分:“自己选择的道路就要贯彻,不能去计较什么得失。”
两位老师坦言,在一开始选择肿瘤研究的道路时,每个人心里都会充满宏大的使命感,怀抱着能彻底治愈疾病的热切期盼和憧憬。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逐渐意识到,从学术理论层面转变为临床医学成果其实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我们要做的,就是给更年轻的后来者以好的引导,让他们保持理想和信心,不要很快磨灭掉心中的热情。”同时,吴艳老师感叹“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成功一定需要努力。”
目前,中国统计有一亿多携带肝病毒的人,全世界每年的肝癌患者中国占一半以上。而在国外,肝癌、胃癌的患病率并不高,因此国际的科研团队对肝癌的研究也不多。广东地区是肝癌的高发区,中大生科院的“组织免疫微环境促进人肝癌进展的新机制”这一课题设立的初衷就是为本地患者切实着想。
据悉,郑利民教授的团队正在研究一种试剂,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肝癌患者是否属于高危复发的类型,从而决定是否建议患者做进一步的强化治疗。在实验过程中,该试剂已经达到了不错的效果,但要真正运用于临床实践,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希望我们的研究有朝一日能对肿瘤的临床治疗有所帮助。”平静地说出这句话时,吴艳和方坚鸿的脸上有种令人动容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