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76 >> 2015年07月08日 星期三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始终如一

——访王刚与柯伟师兄

作者:张馨怡

俗话说,“三十而立”,转眼求进已经走过了三十个春夏秋冬。而见证求进三十年的历程的,不仅仅是那一份份的求进杂志和报纸,更有三十届的求进人。从1985到2015,数不清有多少学子走进求进,数不清有多少求进人走出校园、迈向社会的各个领域。十分幸运,求进人在走进了社会后心中依旧铭记这个大家庭。更幸运的是,现在的我们能够联系上并采访第九届的副社长王刚师兄和第二十四届的社长柯伟师兄,从他们的眼中看到求进,让我们得以更好地了解求进的发展历程、了解求进的精神。

“最有意思的是每周一次的学术沙龙”当问到求进最有意思的活动时,王刚师兄和柯伟师兄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求进的沙龙活动。王刚师兄告诉我们,当时的学术沙龙至少一周一次,但很遗憾时间太过久远他已经记不清楚谈论的内容。而柯伟师兄则说,虽然他们当时的求进,不能像王刚师兄所在时那样频繁,但是他们能够保持至少每周一次的频率。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北京求进人也保持着这样的传统。至少每月一次的小聚,小聚不仅仅是聚餐联络感情,还有以论坛的形式开展讨论。在我看来,即使求进人离开了校园,也依旧保留了求进沙龙的传统,保留了不断交流思想的习惯。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实行“不治而议论”的方针,自由的氛围,浓厚的学术气息,吸引了众多的贤士。儒、道、名、法、墨、阴阳、纵横等各家学派林立。贤士们围绕各个话题,展开讨论,互相辩论。虽然有对立的观点,但是总能相互吸收。这也是“百家争鸣”的由来。

脑海中,是一届届的求进人,在一次次的沙龙活动中,围绕着各个话题——— 从社会热点到政治时事、从生活细琐到人生道理、或者仅仅是一本好书——— 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在这过程中,思想碰撞着,激情也燃烧着。其实并不在乎最后能否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或者是否有具体的文章来阐述这次沙龙的观点,重要的是——— 求进人一直在思考。

而现在的求进,尽管没有当时频繁的沙龙,但有读书会能让我们一起分享各自看过的好书。虽然形式变化了,但是思想交流的传统不会变。

“把求进当做一份事业来经营”——— “求进对您影响最深的是?”——— “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主要还

是踏实进取、求实求新。”中大校园内有丰富的社团活动,而不同的社

团活动有其不同的文化以及内在的精神。学生会

的服务精神,辩论队的辩证精神等等。而求进的精神、求进给每一届求进人带来

的、留在每一届求进人心中的,就是两个字:求

进。不知道哪一位求进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把

求进当做一份事业来经营。在我看来,有两层含

义。第一,要认真地把求进的每一项工作都做

好。从每学期常规的报纸到每学年的记者论坛、

党章知识大赛,都认真地准备、完成,以求最好的

效果。不能仅把求进报社当做一个简单的社团,

它更是一份事业——— 一份属于青年人的事业。第二则是,要把求进教会的“求实进取”四字时时刻刻铭记在心中,并把这四个字当做一生的事业来经营。在一直脚踏实地的同时,不忘仰望星空。踏踏实实地走,并且奋力追求自己的目标。“皆是亲情”

采访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老求进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求进人的热情。

刚接到采访任务时,我十分地忐忑:“会不会被拒绝?拒绝了之后怎么办?”犹豫不安中,我开始联系。而我发现我的担心根本就是多余的。辗转联系到的王刚师兄先是热情地用电话和我沟通了采访的相关事宜,然后在线上把我介绍给了北京的老求进人。而北京的各位师兄师姐都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并参与我的访问工作。

我十分意外、也十分高兴。意外的是,我的线上访问工作能够顺利地展开,高兴的是认识了那么多的热情的老求进人,他们都亲切地称呼我为小师妹。

而北京求进人的每月一聚更是体现了他们之间强烈的情谊。正如柯伟师兄所说:“北京的求进团聚力很强,且是我们干事创业的智囊团,相处久了,这里面皆是亲情。求进是异乡学子的家……这里总是以兄长弟妹论,维系我们之间的,是求进的灵魂。”在了解到北京求进人之间的感情后,我问王刚师兄:“感觉北京求进像家庭一样比较温暖,可以理解为大家对求进比较有归属感吗?”他回答我:“完全可以这么理解。”

其实,求进的确像一个家庭一样,不管是老求进们,还是现在的求进人。犹记得今年过完春节、回到学校的第一次全员大会上,社长邹昌君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告诉我们求进新一年的安排是什么,也不是给我们布置工作和任务,而是告诉我们:要思考新的一年自己的目标及计划,甚至更长远的四年的目标和计划;大学四年,看似漫长,实则流逝极快;若等到大二再思考,不仅有更多的压力,也会更仓促一些。当我听到这些的时候,心里除了开始思考外,更多的是感动。因为在其他社团中,没有师兄师姐会这样地告诉我,要认真地度过大学四年,更多的只是工作上的接触。而邹昌君师兄的一番话,让我觉得他不仅仅是求进报社的社长,他更是一个关心我们的兄长。

采访工作断断续续地持续了一个月,期间我也不断地问自己,求进到底给历届求进人留下了什么。其实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于王刚师兄,是“求实进取”四字,于柯伟师兄,则是希望、是温暖,更是感恩,这从他写的一首诗中可以看出:“不禁感叹/多少次背井离乡孤独无助时/因为你/生活展开了温馨的容颜/多少次跌撞磕碰流血流泪时/因为你/性格愈发坚强/多少次手捧鲜花面对掌声时/因为你/泪水常常饱含感恩”。他告诉我:“求进就像是,当我在看着一片浩瀚的大海时,出现的船的桅杆,总给我带来希望。”

不管求进给求进人带来的是交流思想的习惯、还是求实进取的态度、或是处于困境中的希望。最重要的还是求进人对求进始终如一的热爱,以及求进人之间始终如一的深厚情谊。

而我也相信,一届一届的求进人,会陪伴求进走过下一个三十年,以及今后无数个三十年。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