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事业目标中,把质量提升、内涵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主题,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办学活力,不断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此,学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引导鼓励教师严谨治学,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要继续深化综合改革,以前瞻的思维、科学的方法积极推进学校综合改革方案确定的改革任务。通过综合改革进一步明晰学校发展战略,探索走出一条与中山大学历史文化相适应、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统一、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相协调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道路。要大力推进依法治校,以中山大学章程为依据,加强配套制度体系建设,逐步构建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切实提高依法治校能力和学校治理水平。要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区位优势,着重围绕国家经济发展结构布局调整以及广东自贸区、珠三角经济区建设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做文章,提升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的能力,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希望中山大学充分利用地处沿海、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学科优势,继续发挥港澳问题研究重镇的智库作用,进一步密切与港澳台高校及教育机构的联系,利用自身影响力,积极推进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文化交流,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国后备力量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集聚更多的正能量。办好中山大学,领导班子是关键,希望中山大学领导班子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最新要求贯穿领导班子建设全过程,凡是有利于中山大学事业发展的,就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凡是不利于中山大学事业发展的,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使中山大学领导班子成为团结、干事、创业的领导集体。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刻认识中山大学地处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特殊性,切实加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在坚定理想信念,把握正确方向上做出表率。要贯彻执行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健全党委行政议事决策制度,完善协调预警机制。班子成员要增强职业意识,全身心投入学校管理工作,做到聚精会神、心无旁骛。要持续推进作风建设,结合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梳理整改“不严不实”的问题,在以身作则上见表现,在遵规守纪上见行动,在整改落实上见实效。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预防和惩治腐败力度,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心齐气顺的校园氛围。
杜玉波最后谈到,长期以来,中山大学的发展得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广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借此机会,代表教育部党组向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广州市委、市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衷心希望中山大学新的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再创新的辉煌。相信中山大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郑庆顺表示,中组部、教育部非常关心中大的领导班子建设,也非常重视和支持中大的改革发展稳定。中山大学党委书记从校内产生,本身就体现了中组部和教育部对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及事业发展的充分信任和肯定。受广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玉妹委托,代表省委组织部对中组部、教育部表示衷心感谢,向郑德涛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对陈春声同志担任党委书记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美好的祝愿!
郑庆顺说,一个时期以来,中山大学领导班子抓住了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契机,以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在学科布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集聚、体制机制创新、服务地方发展等方面展现了非常强的实力,为广东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郑庆顺代表广东省委对学校提出了几点希望:希望中山大学为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重要支撑;希望中山大学积极参与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希望中山大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郑德涛表示坚决拥护中央的决定,并向春声同志表示衷心的祝贺。他说,2006年初,从李延保老书记手上,接下党委书记这副沉甸甸的担子,转眼间十年过去了。这十年在人生中是一段弥足珍贵的经历。在校长与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支持下,认真履职,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工作中注重在把握方向、带好队伍、营造学校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十年来,全校师生员工不断开拓进取,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大家为了学校发展共同付出了汗水,也一起分享着学校进步带来的喜悦。
郑德涛表示,十年来,更让他感到留恋和珍惜的,还是由历代先贤和全体中大人共同营造、呵护的中大文化与精神。这所伟人手创、地处岭南的大学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与品味,志存高远,兼容并蓄,敢为天下先,既开放又内敛,脚踏实地不断追求卓越。正是这种精神时刻鼓舞和激励着努力为师生做好服务。
郑德涛动情地说道,在离任之际,感触很多,特别是对学校的感情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学校的一草一木,与大家相处的点点滴滴,都将成为永远珍藏的美好记忆。他为有幸成为一名中大人,有机会与诸位同事并肩奋斗,而感到莫大的幸福和骄傲!借此机会,他衷心感谢全校师生、广大校友,还有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衷心感谢学校领导班子的各位同事;衷心感谢黄达人老校长、许宁生校长、罗俊校长;有幸与这三位校长共事,朝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不仅是工作上相互支持鼓励和信任的好搭档,彼此更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他说,罗俊校长来到学校后,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工作,积极谋篇布局,大力推动学校实现新的发展。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全力支持陈春声书记和罗俊校长的工作,将学校事业不断推向一流。
陈春声对中央、上级组织和老师们、同事们的信任表示感谢,能有机会以新的角色,继续为中山大学这所自己所挚爱的学校服务。他说,此时此刻,感到肩上的责任很重。作为一个大学党委书记的重要责任,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固本培元,行稳致远,以“立德树人”作为大学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才兼备、具有领袖气质和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陈春声说,刚才郑德涛书记发表了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离任讲话。郑书记不仅仅是一位深刻理解高等教育规律、具有很高的政治定力和政治智慧、深受师生敬重的大学领导人,更是一位既严格又宽厚、既坚持原则又善解人意的兄长。中山大学最近十余年的事业发展,凝聚着包括郑书记在内的历任学校主要领导的智慧和心血。而在他自己到学校从事行政工作的经历中,郑书记的培养和提点,更具有重要的意义。许许多多感人的具体细节,在今天这个场合难以尽述。他表示,个人对郑书记离任,真的感到十分的不舍。郑书记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当好大学党委书记的榜样,以后学校也还有许多事情要向他请益。
陈春声表示,在任前谈话中,中组部、教育部各位领导同志再三嘱咐,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对做好这一点充满了信心。过去的将近8个月时间里,以副职的身份协助罗俊校长开展工作,真切地知道罗俊校长对高等教育规律有深刻认识,对大学长远利益和发展目标高度负责,善于把握重要机遇谋求学校发展,是一位眼界高远,锐意进取,大公无私,作风扎实,善于与人沟通合作的好校长。个人之间也有非常好的互信和友谊。有信心与罗俊校长合作好,与班子成员和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推动学校事业更上一个台阶。
陈春声深情回顾了在学校学习工作情况。他说,在中山大学学习、工作了三十多年,对这所中山先生亲手创办、具有百年办学传统的大学也有较深的理解和体验。在最近十多年的发展中,“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 “教授就是大学” “善待学生”和“人心向学”等等理念已经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正在积淀成为大学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更好地守护大学的精神和大学的文化,继承发扬中山大学的优秀办学传统,勇于开拓,锐意创新,勤勤恳恳,扎实工作,争取早日实现建设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他最后再次感谢组织和大家的信任与支持。
罗俊表示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决定。他表示,与德涛同志共事近八个月来,深深地感到能与德涛同志共事,是幸运的。德涛同志给了他家的温暖,是他的好兄长。同时,德涛同志长期担任政府部门和高校领导职务,有着高度的政治智慧和丰富的行政经验,在学校的管理方面给了他很多指导,使他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是他的好师长。中山大学的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到任以后,很快融入到这个集体,集中大家的智慧,明确了学校新的发展思路,中山大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与德涛同志倾注的心血是分不开的,他是班子的好班长。
罗俊说,今天德涛同志虽然离开了中山大学的领导岗位,但德涛同志永远是中大人,希望德涛同志一如既往地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罗俊表示,春声同志是一位优秀的历史学家,他政治立场坚定,对中山大学有着深厚的感情,是教授们的好朋友,能与师生员工打成一片。与他共事期间,一些棘手、困难的事情,都能很好地解决,他的工作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陈春声同志是新班长,自己一定会按照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要求,在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行使校长的职权。对与陈春声同志一起搭好这个班子,共同做好中山大学的各项工作充满信心。再次感谢中组部、教育部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对中山大学的关心。
中组部干部三局、教育部人事司、广东省委组织部及省委教育工委等单位的有关同志也出席了会议。我校全体在校校领导、校长助理、中层正职、教师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