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学时,师兄师姐带领作为新生的我们参观校园,当时第一次看见穿过校园的小谷河。师兄师姐们告诉我们,这条河到一定时候会变得很脏很臭,来这要注意了。当时我想怎么没有人试着治理一下呢?再后来,我也亲身经历了谷河肮脏发臭的时期,严重时可以看到河面上浮出的一个个雪白的鱼肚皮;行人路过都捂着鼻子,快步走过;在河上进行龙舟练习的人员告诉我,他们每次练习前都要提前通知相关人员换干净的水再进行。
在机缘巧合下,大二时我组建了一个学术性社团——永銮学社,并成为学社社长。当时我就想,作为环境学院的学生,我们为什么不能治理好这条身边的河流呢?我把想法告诉社团其他人,他们都很赞同。于是我联系了学院里研究水污染的专业老师,并和社员们谈论治理方法。
当时我们还联系了大学城水利局,和他们约时间见面,但见面的当天社员们都在上课,于是我自己一个人前往,一路曲折,终于找到水利局。一位工作人员接待了我,当听说我们几个学生要治理谷河,他赞叹并表示会帮我们分析处理好的水位数据。那天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办完这件事,感叹创造性的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下一步该怎么做,还有很多事情要确认和争取。
在治理前期,每周的社团例会上,可说的东西很少,大多是上周安排的任务不能很好地完成,大家再一起讨论解决方案,治理的进度很缓慢。我很担心治理计划会搁浅,无法进行下去,于是我决定选择性放弃个别无法立刻解决的问题,例如借不到的水量测量仪器,试剂贵重有危险性无法带出实验室进行实验等。最担心的是,我作为大气科学系的学生,做的实验是属于环境科学系的范畴,不仅完全不懂这些实验,更不认识实验室负责的老师。后来,在社员的多方询问下,才找到一位愿意帮助我们的师姐。她在实验室做自己的研究,经常抽空教我们具体实验操作,比如测定COD,测定水样其他指标等。
记得我们第一次欣喜地涌进实验室时,被一位严格的实验室负责老师发现了,她说我们不能这么多人同时进实验室,虽然最后还是放行了,但现在想想,当时的我带着其他社员,就像什么不懂的小孩子,只有一腔热血,疯狂地做很多没做过的事情。那段时间,我们在进行采样的同时也要兼顾专业课程学习,很多时候是上午上完课,匆匆吃完饭,快速去拿水样,然后去实验室做实验,有时候很晚才结束。虽然过程很苦,但社员一起探索,不仅增进了凝聚力,更体会到了课外学术钻研的乐趣,都愿意拿出自己的休息时间,让治理计划进行下去。
也许刚刚起步的永銮学社还拿不出多大的学术科研项目成就,但这份积极自主、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应该传承的。一个能将第一课堂的学习劲头延伸到第二课堂领域,无论身处何地都有心自主探索学术之光的社团——这才是我所希望的永銮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