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与大气科学学院
记:中山大学提出了要“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的目标,目前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科在国内处于怎样的发展水平?大气学科的发展对于提升中山大学的学科整体地位在哪些方面可做贡献?
董:在全球气候出现重大变化趋势的背景下,国家和地方亟需气候和天气变化方面的宏观及微观信息,对大气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很多学校正在着力加强或者新建大气科学学科,比如中国地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都在建设大气科学学院。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山大学于2011年获得授权建立大气科学一级学科,目前学科体系初步形成,老中青结合的人才队伍初具规模,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与国内其他大学相比,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和较高的研究水平,特别是具有明显的服务于珠港澳和中国南海的区位优势。在未来的10年内,我们将在引领科学研究、服务于国家气候变化外交谈判、服务于国家实施南海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供科技支撑,立志建设国际一流的大气科学学院,为提升中山大学的整体学术地位做出贡献。
记:学校明确未来发展要坚持“三个面向”,及确定珠海校区的一个战略方向是配合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大气科学学院为此将做出怎样的贡献?
董:大气科学学院的建立正是符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的需求。今年年初,《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意见》里强调“急需培养和造就大量适应现代气象业务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中山大学及时抓住了这个时机,成立了大气科学学院。
中山大学在南海和“一带一路”的研究中占有独特的区位优势。研究南海和“一带一路”,既符合国家战略需求,也顺应了国际学术前沿的发展。大气科学学院的建设将面向国家需求,立足国际前沿,服务珠海发展。珠港澳大桥开通之后,中大将与三地气象局合作,提高区域气候和天气变化的预测能力,同时借助地理优势进行珠三角地区空气污染监测与模拟,实现粤港澳协同,开展污染物跨境监测。2015年5月,中大马骏副校长会见广东省气象局领导,商谈成立“广州大气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将与气象业务部门开展研究合作,切实加强我们对于区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记:对中大来说,“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三大建设是工作的重要抓手,大气科学学院在这些方面有何规划?
董:大气科学学院将打造4个研究平台。一是南海及其周边地区观测预警平台,将打造陆基、海基、空基、天基观测网络系统;二是全球区域嵌套气候模拟实验室,将基于超级计算机发展数值天气气候预报,并且进行全球/区域气候的预测、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三是季风和灾害天气实验室;四是大气环境综合监测、预测和调控实验室。
大团队,首先是院系建设的“442”队形:四个系、四个实验室/平台、两个战略方向。校外的团队除了刚刚提到的与珠港澳三地合作、成立“广州大气科学联合研究中心”之外,还会与多个国家和机构进行合作,其中有合作意向的国家包括瑞典、意大利、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美国、印度、尼泊尔、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内蒙古、巴基斯坦;机构包括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研究所、南京大学、国家气候中心、瑞典哥德堡大学、国际理论物理学中心、日本地球和防灾科学国立研究所等。
大项目有两个。第一个是南海及周边区域海陆气观测监测和无缝隙预测系统,中山大学位处华南地区,毗邻港澳,在研究南海及其周边区域问题时具有地理方面的优势。在我看来,对南海及其周边区域的气象问题研究对于中山大学来说,是责无旁贷。第二个则是“一带一路”关键区极端气候环境生态风险的预警系统。“一带一路”的研究更是国家战略的需要,关系到国家安全问题。
大气科学学院的具体规划
记:学校最近对院系做出一定的调整规划,是基于优化学科布局的考虑,那么您认为成立大气科学学院在学科资源力量整合中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您对于这个学科的发展又有怎样的规划与思考呢?
董:学院的一级学科下有四个方向,分别是以季风气象学、大气环流数值诊断、中小尺度气象学与数值模拟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气象学;以云和降水物理、空气污染数值模拟、城市气候效应、大气边界层观测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以温盐环流、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海洋酸化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海洋气象学;还有以空间天气、行星大气环流探测和模拟、平流层对流层相互作用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中高层大气和比较行星大气科学。
记:大气科学学院是一个新学院,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独立出来,与原来的学院和整个大地学有何联系?新学院的成立,对学生的培养有何影响和调整?
董:明年学院预计招收100人,分3个班,大一、大二学习基础课、通识课,大三、大四学习大气核心课程,研究生再细分专业方向。在培养模式上有两个亮点。一是希望借助珠海的地理优势,利用社会力量来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目前学校正与珠海气象局洽谈,将气象局的业务系统搬来中大,这在国内高校尚属首次,如能成功引进,那我们的学生就能接触到全球最先进的观测、数据和预报预警系统,实习和实验条件将大大改善。二是学生将实际参与老师的科研系统。老师只给学生传授最基本的知识和最前沿的知识,中间的部分由学生自己探索学习。
记:大气科学学院的重点发展方向是什么?对学院实验室、科研平台的建设有何规划?
董:海洋大气是大气科学学院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因其直接影响到我们对于南海区域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能力。实验室和平台建设主要是基于学校“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建设方针,如前所述,我们将建立442阵型,这对于新成立的大气科学学院将尤为重要。
记:学院刚刚成立,您有何宏图大略?虽然您刚刚来中大,但您觉得可能面对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最大的发展机遇是什么?希望学校在哪些方面能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支持?
董:我的也是全体“大气”人的宏图大略,就是通过未来10年的努力,把大气科学学院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学院。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我们是否有决心和信心抓住这个发展机遇,国家和地方对于气象信息的需求是我们最大的发展机遇。学校已经部署的海洋科考船等大平台,以及在人才引进、实验室建设、重大项目方面的支持都是决定学院发展的关键。
记:人才引进是学院发展的重要一环,珠海的区位特点,对学院的人才队伍建设有何利弊?
董:珠海空气好、环境好,临近港澳,再加上珠港澳大桥的开通、横琴自贸区的发展,这些因素都会使珠海成为宜居城市。同时,中大正在实施的人才引进政策,通过提高薪酬待遇、加强科研启动投入等,都将为引进人才带来积极的影响。但是,我们需要意识到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珠三角地区,如何让科研人员坐得住冷板凳,守得住研究过程中的孤寂,抵得住物质和功利意识的冲击,是我们今后需要重视的问题。
记:您觉得中大该采取哪些措施更有利于留住人才,让其安心工作?
董:中大一直重视引进和培养人才,这是未来几年中大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次“珠海青年学者论坛”就是罗俊校长倡议发起的,足以显示校领导对于引进人才的重视。除了目前已经采取的加大对于各类人才的薪酬待遇等措施以外,安置好人才住房、医疗、家属工作、小孩入托/入学等生活方面的事宜也是吸引人才,使其安心工作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