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我第一次伫立在小礼堂前已经过去了三年多,在这美丽的康乐园里住了这么多年,愚钝如我也开始渐渐体会出学校平静的表面下涌动着的那股校风。
今年夏天在加州大学学习,时常跟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谈天说地。细细体悟,总觉得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自己学校的影子。相比之下,中山大学的学生身上凸现出来的是一种领袖气质。初来中山大学时,领袖气质便常被人提起,然而什么是领袖气质,那时的我却琢磨不透。中山先生在小礼堂前劝告大家要“立志做大事”时,我认为那便是一种领袖气质。从那以后,领袖气质这个概念便经由无数中大人之手传授于我。
2013年的夏天去四川考察,于巴中的崇山峻岭之间结识一位二十多年前毕业的大师兄。大师兄当时在博物馆工作,带我参观时,对着一副原本毫无生机的地图,硬是将一幕幕鲜活生动的历史呈现出来。详聊后得知,这位博通古今的师兄原是当年中大考古系的学生。他毕业后感念家乡的山山水水,于是带着满腹经纶,拿上一份微薄的薪水回到家乡,他希望以自己的才学挖掘家乡的历史。其德才、笃行的态度,是我第一次在毕业这么多年的学子身上,看到中大烙印。
那次考察后回校募捐,希望给当地的贫困儿童筹些学费,我用大师兄的方式讲述了那里的人文历史。演讲结束后有人叫住我,直言愿意资助这些学生。我看他年龄不大,一问才知道,他是五年前中大的毕业生。他当时正在创业,虽筚路蓝缕,还是会时常回学校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自己能帮上忙。接过师兄的名片时,我突然意识到这股中大气质其实蕴涵着德与才两部分。才华决定了我们的能力,而德行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使用这些能力。这就好像一位守林人,手握才华可以使他将一棵树栽培得很好,而导之以德行他就能够将荒山变绿林。后来这样的守林人,我也慢慢接触了一些。
中大90周年校庆期间,一大批优秀的校友返校,我也在那时有幸结识了陈平原先生。甫一接触,被他的学者气派震惊到了。陈先生平易近人,博闻强识且关心时事。他与我聊教育,聊民生,常常一句话就戳到我思想的薄弱处。早些时候在电视上看他与主持人聊天时,只觉得他思想颇有深度,直到面对面交流才真切地感觉到他对国家、对社会的关怀。我后来细细思忖陈先生给中大教育改革提出的若干建议,不得不承认,这些肺腑之言绝非一个脱离世外之人所能提出的。推想起来才发现,就算陈先生身在北大,从事自己的研究工作,也会时时关注时事,关怀母校的一草一木。这样的家国情怀确非一朝一夕可以修得。随着时间的积累,对国计民生的关怀会渐渐融入个人气质,进而成为了一种领袖气质。
中国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存在一些积垢,亟需一些有领袖气质的人带去改变。领袖气质未必真的要求一个人成为国家元首,而是希望一个人能够在他所处的领域影响一片天地。这种人必然要以德服人,以才信人,必要的时候能够割舍自己的利益,将大国小家融为一体。在我看来领袖气质并非一天两天能够形成的,要做到家国一致,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去年春节时央视做过一档“家风”的节目。每个人都有“家风”,亿万家风的总和就是“国风”。而“校风”是和“家风”同等重要的东西,它将和“家风”一起,在很长的未来里,塑造一个个有领袖气质的国民。
笔者写下这篇文章时,正在台湾吹着太平洋的风,这些天里我感受到孙中山先生在台湾留下的“风”,也看到了大陆经济、大陆学生吹来的“风”,这些风交汇在一起,使世界气候越来越变化莫测。很快就是台湾选举了,两岸局势也许会随着民进党的当选而变得再一次风云动荡。然而我却并不担心,因为我看到与受人诟病的旅游团刮出来的“风”不同,中大毕业的学子,已经将一种不一样的清新之“风”带进了每个角落。当我们的校友在自己的领域都拥有话语权时,我们的大学就不只是在培养一代学生,而是培养一代国民。这代国民,会从社会内部把政治文化等方面推向我们所设想的理想境地。
“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这十二个字是今年夏天时罗校长送给毕业生的。转眼我也即将毕业,我想我将和无数中大学子一样,把我们的校风吹向世界的每个角落。也许不久的未来,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的问句:咦?你这气质,是不是中山大学毕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