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见教授与合作者在Nature发文揭示超级细菌耐药新机制
本报讯(附属第一医院) 近日,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实验室王文见教授与英国East Anglia大学Prof. Changjiang Dong研究团队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蛋白β-桶状装配机器复合物的整个结构(由5个蛋白组成),发现BAM的五个亚基(BamA至BamE)先构成一个环状结构,然后通过“旋转和插入”机制将外膜蛋白嵌插入细菌外膜,这是他们围绕耐药细菌防御屏障的“阿基里斯之踵”研究的又一次重大突破。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在Nature.(2016;531:64-69)。王文见教授与Prof. Changjiang Dong为共同通讯作者。
该研究成果不但揭示了外膜蛋白的折叠、嵌插机制,而且为设计防治超级耐药菌感染的新型抗生素提供了新靶标和结构基础。由于人类线粒体外膜蛋白的组装机制与革兰氏阴性细菌一致,而线粒体外膜蛋白功能异常与糖尿病、帕金森病和其他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密切相关,因此该研究成果还有助于阐明人类相关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
邝栋明教授课题组在肿瘤免疫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本报讯(生命科学学院) 最近,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邝栋明教授课题组传来喜讯,他们在肿瘤免疫领域取得新进展,在肝癌组织中发现一群具有促癌作用的调节性B细胞新亚群。研究论文于2月29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Cancer Discovery(IF:19.5)。邝栋明教授为通讯作者,中山大学为独立完成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肖肖、肿瘤防治中心劳向明教授和他的博士生陈敏敏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相关工作得到国家“优青”和广东省“杰青”等项目资助。
创刊于2011年的Cancer Discovery杂志是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最权威的学术期刊。邝栋明教授课题组本次发表的论文是我国学者首次以国内为第一单位在该期刊发表的研究性论文。
楚盛教授课题组研制成功“人造变色”
本报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久以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想模拟出变色龙的皮肤,如今中国的科研人员做到了。一款机械人造变色龙能够借助皮肤上的金属纳米颗粒进行颜色变换,颜色范围几乎达可见光谱的所有色调。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楚盛教授、陈雪晨博士和武汉大学王国平教授团队用近两年时间完成了相关研究。日前,该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主办的《ACS纳米》杂志(影响因子12)。并被美国化学学会杂志C&EN,中国科学网、网易、腾讯、果壳网等多家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