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幸见证了学院从成立到发展的第一个六年,亲身经历了中法核成立以来遇到的一些困难和挫折。由于中法两国的教育体系和政策的不同,会出现一些教育安排上的冲突,比如法国的“三年预科,三年工程师”的工程师体系和中国的“四年本科,两年研究生”(对于大多数本硕连读而言)的教育体系;又比如法国的企业实践报告和中国的学位论文等等。在两国教育政策和文化的冲突和交融下,我们中法核学院成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式工程师学院。由于语言和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在预科阶段的三年里,我们基本上是在建立法语语言基础、物理数学知识基础和思维上的一些转变。令我感受颇深的一点是:法国教授更重视思维的严密和思路的清晰,而非最终的结果。即便结果错了,他们也会尝试沿着你的思路完整地走一遍,看看问题出现在哪里,而后再针对性地给予合适的建议。此外,法国教授知识面之广也令人佩服。三年预科阶段的高等数学,从线性代数到拓扑空间,从微分方程到解析几何,都由同一位数学教授授课;高等物理课程的声光热力电等各方面课程也都由同一位物理教授来讲授。
工程师阶段的三年才是我们真正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工程师阶段的专业课程非常密集,几乎每两周就结一门课,开一门新课。专业课的涉及面也非常广,不仅局限于核学科和核周边学科,还涉及人文、经济等等的方方面面。法国过来的教授也不仅局限于高校教授,有不少还是企业各界的成功人士。在工程师阶段除学习专业知识以外,我们还有三次企业实习。这种培养方式让我们更好地将学习与实践结合到一起,学以致用,也帮助我们提前接触社会,融入社会。
白天满满的课,晚上泡图书馆,周六日天天加班,风雨无阻。尽管有时候会因为时间太紧、任务太重、考试太多、压力太大而抱怨吐槽,但是静下心来想想,其实未尝不是好事,正因为忙碌而无暇沉溺游戏,正因为压力而不荒度年华。
中法核苦吗?苦,但苦尽甘来。六年的苦读生活不是白费的,除了获得知识的充实以外,我们还获得了企业的青睐。10级的同学基本上都提前一年拿到很好的offer,免去了东奔西跑的求职之苦。因此,我衷心希望无论是中法核还是其他学院的师兄师姐、学弟学妹们要奋发图强,积极进取,越是困难,越想放弃的时候,就越要坚持,越要坚定。“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坚持前进的步伐,就会找到光明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