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般的大学培养模式间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法国工程师培养体系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专业针对性。有鉴于此,中方教师必须深入到培养体系的全过程中,才能结合教学实践更好地从中发挥作用。
我认为,现阶段中方教师的主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课程设计到教学评估,中方教师全程主动参与其中。在课程设计中,中方教师与法方负责该课程的老师通过邮件、视频会议、访学、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沟通,并针对课程大纲、讲授形式及内容、考核形式等所有细节充分深入地探讨,共同制定该课程的教学计划。在汲取法国所长的同时,中方教师还发挥着纽带作用,就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在国内授课过程中呈现的特点与法方教师交流。
第二,在授课过程中,中方教师充分深入地介入。对于法方主讲的课程,中方教师承担习题课的授课任务,在习题课上与学生一同完成课程的学习,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补充或拓展该课程的内容。如,法国工程师阶段课程的习题往往来源于工业领域的实际问题。对于这种题目,我们不能单纯地说解,而应更注重对每个典型习题背后的应用背景的介绍,以及遇到该类问题时应如何从实际问题出发,经过合理简化后获得其理论模型。这样,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进一步了解专业应用背景,开阔视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少部分工程师阶段的课程,课程设计及准备过程由中法双方教师共同完成,主讲老师为中方教师。这些课程更有利于中方教师发挥能动作用。目前,学院由中方教师主讲的课程占所有专业课程的25%以上。随着学院的发展,这个比重将逐步提升。
第四,对于工程师阶段教师而言,每位中方教师往往与数位法国教师合作开设课程,参与同一方向的系列课程的准备与讲授。相较而言,中方教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水平、整体学习进度有更好的把握。因此,中方教师在相关课程的内容协调、教学重点分布及学生对课程接受情况的预测与评估等方面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
在中法核成立的六年里,中方教师和法方教师共同完成了非常繁重的工作,推动了学院的发展。我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主讲教师,必须做到认真学习、平等交流、以学生为本及大胆创新。我相信,在学院的下一个规划周期中,随着教育教学体系的逐步完善与成形,中方教师将对法国核能工程师培训体系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体会,对各自负责的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计划等教学相关信息加深理解,并在实际践行中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