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鼻咽癌的发病率居世界第一,新发病例占全球的40%,尤其高发于广东等华南地区,因此有“广东瘤”之称,这也是唯一一个以地名命名的恶性肿瘤。鼻咽癌恶性程度高,因肿瘤位于头部的中心,可向上侵犯大脑,导致颅神经损害,也容易发生骨、肺和肝等远处器官的转移。放射治疗是国际上公认的鼻咽癌主要治疗方法,但治疗效果不尽人意,中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长期徘徊在60%左右,且治疗后放射性颞叶坏死等后遗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改善诊疗效果,我们团队从几个角度进行了研究。
筛选高危病人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和大多数肿瘤相同,有没有扩散直接影响着鼻咽癌治疗方案的选择。PET-CT能够敏感地发现肿瘤扩散病灶,因此,美国指南推荐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该检查,以确定肿瘤有没有扩散,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然而每次PET-CT价格昂贵,每次检查近万元,使其在我国难以推广,那么能否缩小该检查范围呢?
我们通过580例患者的前瞻性研究发现,EB病毒DNA拷贝数高和淋巴结转移晚期的患者,才容易发生肿瘤扩散。如果在这组高危病人中选择性使用PET-CT检查,在大幅降低经济成本的同时并不会影响诊断准确性,由此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PET/CT使用策略。这项临床研究不仅有利于合理地配置医疗资源,而且还部分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研究结果在国际权威的J Clin Oncol杂志上发表时,杂志副主编发表特别评论认为,本研究创造性地结合分子和临床指标筛选高危患者,研究思路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示范作用。世界著名媒体路透社对此作了专题报道。
关于肿瘤扩散,临床上还有一种棘手的现象,即治疗前没有发现肿瘤扩散的病人,治疗后仍有部分会发生扩散。以往采用临床分期预测肿瘤扩散,但准确性低,不能反映个体之间的肿瘤生物学差异。以3期患者为例,即使接受相同的治疗,75%的患者可以治愈,但是另外25%的患者却会发生转移。因此,亟需寻找反映肿瘤生物学异质性的分子指标,指导针对性治疗。围绕这个思路,我们通过研究发现miRNA表达异常的患者治疗后转移率高,在此基础上,我们将miRNA分子指标与临床分期相结合,建立了肿瘤扩散风险的预测模型,将预测准确性提高了9%。研究结果发表于Lancet Oncology杂志后,被Nature China作为研究亮点推荐。这一系列研究也入选了2012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绘制“危险地形图” 指导精准打击肿瘤
鼻咽毗邻大脑、眼球、中耳等许多重要的器官,周围血管神经极其丰富。因此,设计精准的放疗照射范围,对降低肿瘤局部复发,减少正常组织损伤十分关键。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基于大宗病例,采用磁共振技术,绘制了鼻咽癌侵犯的“危险地形图”,将鼻咽癌侵犯范围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三个区域。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基于侵犯风险的调强放疗照射范围和剂量标准。对高中低不同危险度的区域分别给予70、60和50Gy的照射剂量,以精准杀灭肿瘤。为减少放射后遗症,我们还逐一建立了颞叶、视神经和中耳等33个正常器官的保护图谱,并界定了这些器官的安全剂量。从而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鼻咽癌正常器官的保护标准,在不增加肿瘤复发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器官。临床应用的结果表明,鼻咽癌局部复发率降低了12%,而颞叶坏死等严重后遗症减少24%。
研究结果发表在放射治疗学顶级期刊Radiother Oncol上。论文发表后被国际同行广泛采用,成为该期刊3个月内下载最多的文献之一。欧洲头颈肿瘤放疗委员会主席评论认为,图谱的建立推动了正常器官保护的研究,减少了放疗后遗症。
不盲从美国指南 提出中国方案
中晚期患者单纯放疗的生存率只有60%,能否通过联合化疗以提高疗效是研究的焦点。放疗联合化疗的主要模式包括诱导化疗、同期化疗和辅助化疗,分别在放疗前、放疗中和放疗后应用化疗。1998年,美国提出了“同期化疗联合辅助化疗”的治疗方式,称其能将中晚期鼻咽癌的3年总生存率提高31%,这被写入了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该指南长期被奉为国际通用的鼻咽癌治疗标准。然而,我们发现,这种治疗模式会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仅仅只有一半的病人能够完成辅助化疗。由于美国的研究是将同期化疗联合辅助化疗和单纯放疗进行对比,因此,这一治疗模式的获益是来自于同期化疗还是辅助化疗?如果去掉副作用大的辅助化疗,能不能取得同样的疗效?这一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我们团队先后通过两个前瞻性临床研究,分别发现仅仅采用同期化疗,同样能够明显提高中期和晚期鼻咽癌的疗效,从而明确了这一治疗方法在中期和晚期鼻咽癌中的价值,被欧洲和加拿大指南采纳。
既然同期化疗有效,那么再加用辅助化疗能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一项508例患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最终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在同期化疗基础上加用辅助化疗,不仅没有进一步提高疗效,反而明显增加了严重呕吐和白细胞减少等毒副反应,并延长治疗时间3个月,增加治疗费用2万元。研究结果在LancetOncology发表后,国际抗癌联盟委员Joseph教授同期发表特约评论,认为该研究首次直接回答了困扰临床医生多年的重大临床问题,可避免过度治疗。研究结果一经发表,即被新版美国和欧洲指南采纳,从而改变了全世界沿用14年的治疗方案,使得占新发病例90%的中晚期患者避免了辅助化疗带来的痛苦。这一研究也入选了2012年“中国医学十大新闻事件”——中国学者推翻晚期鼻咽癌治疗标准方案。
本项目聚焦于鼻咽癌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发病,多项研究成果得到全世界认可。根据《中华医学论坛报》报道,在所有肿瘤的NCCN指南中,只有7个癌种采纳了我国的研究,包括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食管癌、肝胆癌、鼻咽癌、非霍奇金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鼻咽癌、肝胆癌和小细胞肺癌占据前三甲,分别有4篇、3篇和2篇研究被采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鼻咽癌中的4项研究均为本项目取得的成果,为中国肿瘤医学走向世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