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现存的生物多样性远优于已被破坏再修复的欧美,生态保护机制完善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尤其重要。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被写入“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具体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物种种群数量衰退是一个长期且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将历史材料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研究中国古代与近代的物种地理分布格局与动态演化对预测物种分布变化趋势及制定有效保护规划有着重要意义。
动物历史地理学的发展
动物历史地理学属于环境史学与历史地理学的交叉部分。相较史前动物和现代动物的分布变迁研究,关注历史时期动物分布变迁的动物历史地理学则较少有人涉足,研究成果尚属薄弱(曹志红,2010)。在世界范围上,Samuel T. Turvey等学者对历史时期灭绝的动物进行了梳理,着重于统计各地各时期物种灭绝数量。众多研究者对狮子(A.E.Schnitzler,2011)、北海狮(V. N. Burkanov&T.R. Loughlin,2005)等单一物种历史时期的分布变化进行了研究。
中国、韩国、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为数众多的地方志为动物历史地理学研究提供了大量材料。相比西方研究者使用的系统但时间不连续的古代地理专著与数量众多但零散的书信、教堂记录,地方志同时具备系统性、连续性、数量多三个优势。近数十年中国动物历史地理学不断有进展,总括性研究的以文焕然、何业恒、文榕生等学者为代表,整理了各种珍稀动物的历史分布点。针对某一地区或某一动物的专题性研究近年不断获得进展,曹志红的《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分区域分时段对中国虎资源变迁及人虎关系演变进行了详细研究,江海声率先在研究中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将华南20世纪初和现今两个历史时期的猕猴分布变化数据与人口增长结合进行计量化与地理信息系统化。
地方志中猿猴在岭南地区的分布变迁
灵长类动物御寒能力较低,主要分布在热带与亚热带,纬度越低种类越趋丰富。但岭南的灵长类物种丰富度却低于纬度大致相同的云南,其中广东也远低于广西,我们已能隐约看到人类对岭南灵长类动物生存的影响。岭南经济人口发展缓于相邻的华中华东,在唐宋时仍为贬谪流放已充实人口之地,明清时期人口才日渐饱和,而同时地方志在明清也大规模发展,因此两广地方志中灵长类分布的变迁尤为明显。将地方志分阶段整理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绘图运算,所得结果显示:明朝至康熙年间广东“猿”类(包括今长臂猿(科)与叶猴(属))分布面积为68.30%,猴类(包括今猕猴属各物种)分布面积为80.33%,广西“猿”类分布面积为90.17%,猴类分布面积为100.00%;在其后一直缩减,至民国年间广东“猿”类分布面积仅剩39.13%,猴类分布面积仅剩58.26%,广西“猿”类分布面积仅剩54.26%,猴类分布面积仅剩54.90%。在地理位置上,广东“猿类”与猴类分布区域重心不断向粤北收缩,在珠三角平原与潮汕平原逐步灭绝,广西 “猿类”与猴类分布区域重心不断向西收缩趋势,灭绝区域从桂东地区向西发展至南宁柳州等桂中地区。
岭南灵长类动物分布缩减与该时期广东沿海人口向粤北及沿西江向西流动的地理趋势吻合,证实了人类活动对灵长类动物生存的影响。人类对猿猴的威胁第一个方面为捕猎。地方志与药典中,猴脑、猿骨等常作为食材、药材或用材出现,如《本草纲目》载:“(猴)食之,辟瘴疫”“(猿)臂骨作笛,甚清亮。”其中一些传统食谱等习俗一直流传。同时将猿猴作为宠物或表演动物也是狩猎的一大动因,对猴戏的研究指出其在汉代就成为百戏之一并流传至今,长臂猿则因为有“君子”形象也经常被文人养作宠物,晚唐花间派词人韦庄(韦应物曾孙)就曾作诗“养猿秋啸月,放鹤夜栖杉”。而猿猴并非家畜,在古代人工饲养下难以正常生存繁殖,故需要不断在野外捕捉补充。其中,捕捉来的成年猿猴不易驯养,猎人把目标放在幼年个体上,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中记载了当时岭南猎人猎取幼猿的场景,“(猿)子能抱持其母,牢不可拆,人取之,射杀其母,取其子,子犹抱母皮不释放”,令人不禁联想起龚自珍《病梅馆记》中文人爱梅而导致梅受摧残的情景。
人类威胁的第二方面为破坏栖息地。随着茶和用材林的大规模种植与玉米、马铃薯等美洲作物的传入,以及岭南山地水路陆路交通的发展,大片原来不宜开垦的山林成为农业土地。在地处喀斯特地貌山区的桂林地区,嘉庆年间《临桂县志》中记载“案山茶种多自粤东来”,表明该时期桂林不断引进茶树种植,清初至嘉庆年间,桂林辖区内的各记载了兽类物产的县志中均记载当地有猿猴,而道光年间至民国时期辖区内仅剩永福县一处记载当地有猿猴。纵然饥荒和战乱后会使人口短暂减少,明清人口增长对森林的破坏仍可以看作是不可逆的,农田荒废二三十年内只会恢复为不适合灵长类生活的次生林,而二三十年后人口已恢复,荒地又被重新开垦。
还有物种自身抗人类干扰能力等因素也在灭绝过程中发挥影响,这表现在猴类栖息地缩减程度小于“猿”类的对比上。从食性来说,猕猴属各物种为杂食性动物,而长臂猿与叶猴食性单一。猕猴能在人类居住点附近找到大量食物,且能短时间搜集食物存于颊中回到安全区域再吞咽,地方志中就常记载猕猴损害农作物的情况;而长臂猿与叶猴的较单一食性使其在次生林和人类居住点附近难以生存。另一方面是猕猴抗捕猎能力强。猕猴以多雄多雌群体生活,失去一部分个体对群体并不会造成毁灭性打击,且某个个体发现危险时会发出警报声通知同伴快速反应逃离。长臂猿为一雄一雌加上未成年个体生活,对狩猎等危险的防范程度较低。
可喜的是,在近年中国生态破坏的趋势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FAO全球森林评估(2015)》报告,2010-2015年,中国是世界上净增森林面积最多的国家,年均增加154.2万公顷。在现今中国灵长类动物分布最集中的云南省,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得到的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自2009年的280万元增加至2014年的2800万元之多,防范偷猎、建设生态廊道等工作所需的财力物力得到了有力保障。除了森林保育、保护区建设等宏观层面,林业部门还对长臂猿、黑叶猴等重点物种进行专门投入。如2005年起,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当地海南长臂猿配备专门的监测队与监测站进行抢救性保护,经过多年努力种群数量已从当初的2群13只恢复为4群25只;广西林业部门也为黑叶猴设立了人工繁殖中心并成功繁殖了上百只黑叶猴,为将来野化放归大自然提供了准备。同时民间对灵长类的保护也正在随着中国民众的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近年民众参与到环境保护的程度也不断加深,许多非政府组织、学校、乃至农村合作社都纷纷参与生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