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66 >> 2016年05月18日 星期三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何建国:重构学院发展蓝图支撑海洋学科建设

作者:本报记者 庞程

任重道远 重构三个面向

记者(以下简称“记”):对于学院的更名,请问您觉得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何建国院长(以下简称“何”):海洋学院现在改名为海洋科学学院,学院的学科、专业、人员并没有太大变化,最明显的改变在于所承担的责任方面,海洋学院须在未来承担起更重大的责任。这次更名,学院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海洋学院英文名字为school of marine sciences,本意就是指海洋科学学院,现在中文名称改名为海洋科学学院,其定位更加明确,也更加合理科学。此外,更名也是立足于中山大学新的发展规划以及珠海校区新的布局考虑的。中山大学要发展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工程、海洋人文社科,进行海洋学科群建设,寄希望于把珠海校区建设成为重要的海洋科学、技术、工程一体化的基地。海洋学院改名为海洋科学学院,有利于为其他相关学科院系的发展“腾让”空间。其次,更名为海洋科学学院也是对应了海洋科学专业国家一级学科,这就意味着我们学院将会更多地承担起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的建设任务,因而海洋学院要努力扩大学院规模,加强对高端人才的引进。第三,学院的更名充分体现了学校与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视野更开阔,真正站在海洋科学的角度培养拔尖人才,培养出符合罗校长提出的“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十二字方针的综合型人才。

记:您认为学院的更名,会给学院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呢?请谈一谈您对学院下一步发展的规划和想法。

何:海洋学院的改名这一决定,是我们经过了深思熟虑,并与校长及相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的结果。学院之前开了会议研讨,4月8日下午我们在学院内举行教授会议,重新调整了学院的发展策略,重新构筑学院的“三个面向”。首先是在学院规模、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要考虑扩大学院规模,增加人员数量,将教职工人数由目前的60名左右在未来扩充至200人左右,同时将特聘教职工人数增加至200人左右,尤其要重视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和引进,使海洋学院承担起海洋科学学科建设的重任。其次是学科定位与学科建设方面。海洋科学学科是中山大学的非传统学科,是一个定位较高的新兴学科,学院要通过努力,支撑整个海洋学科群的发展。将来海洋学院会延伸出许多国际地位较高的研究分支机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历史机遇,发挥学院优势。再次是通过学院的进一步建设,助推珠海校区更好地定位与发展,将珠海校区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海洋发展基地。最后是针对海洋学科储备力量在全球范围内普遍不足的问题,我们要进行校内资源整合,例如陆地下海等。总的来说,我们要具备更加博大的情怀与胸怀,着眼长远,要看到前50年、现在50年、后50年国际上会发生的变化,制定出适合学院发展的战略和规划。

博学专长 输送优质人才

记:学院目前的招生规模是怎么样的?本科生的深造率与就业率如何?

何:目前学院每年本科生招生计划是90名。自2008年成立以来,海洋学院始终坚持“协同创新”和“协同育人”思路,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学科实力不断增强,海洋科学一级学科被批准为第九轮广东省重点一级学科,并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水平评估中位居全国第四。学院依托雄厚的学科实力,坚持并不断强化教学工作的基础和中心地位,本着“博学专长”理念,形成了包括本科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在内的一套完整的海洋科学人才培养体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强,毕业后深受用人单位欢迎,2012届(首届)、2013届、2014届和2015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5.45%、98.75%、98.73%、97.18%(远高于全校平均92.77%);深造率逐年提升,分别为37.88%、47.5%、44.3%、59.15%。研究生就业供不应求,2013届(首届)、2014届、2015届研究生最终就业率均为100%。海洋学院的一些本科生去到清华、北大、复旦以及国外的名校进行深造,其他学校对我们学生的评价比较高。突出代表是2013届毕业生万蕊雪(清华大学在读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共同),2015年在《Science》发表3篇背靠背研究长文。

记:学校前段时间刚刚召开了春季工作会议,聚焦人才培养工作。请您谈一谈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是如何定位的?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些学院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

何:首先,学院严格贯彻实施“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思想,采取“博学专长”的人才培养策略。海洋所涉及的学科领域非常广泛,几乎可以涵盖我们传统所熟知的“陆地学科”,这种交叉学科的属性使得海洋学院在设计课程体系时要考虑其学科的基础性,以“博学”作为支撑,让学生们将海洋的基础知识学好,再取学生的“专长”,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核心课程,例如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物理海洋学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同时保证学生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其次,我们将优秀的本科生人才向外推送到全球比较好的单位(例如清华、北大、哈佛、耶鲁等)深造,让他们在其他的地方学习吸收不一样的知识,在别的地方发光发热。这是从长远考虑,将来这批优秀的人才能为中山大学带来更先进的师资力量,帮助中山大学获得更大的发展。这就是我说的“借鸡孵蛋”理论。最近学院引进的几位特聘研究员和博士后,都是在中山大学读了本科之后到别的学校去深造。总的来说,学院要“靠三条腿走路”,发展“三步走”战略,培养优秀的本科生,引进年轻人才,适度扩大学院规模。

发展科研 支撑“一带一路”

记:学校近期将召开科研工作会议,请您谈一谈学院近期的科研成就和科研平台的建设与规划。

何:海洋学院自2008年成立至今,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众多成绩,这有赖于学校对海洋学院各项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在规划中,学院的发展主要以海洋科考船和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作为依靠,全面推动科研的发展。例如海洋科考船的建设。海洋科考船的建设已经列入中山大学的发展规划,拟建的科考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先进性。海洋科考船是大学综合实力转化为海洋学科群建设的着力点和发力点,是人才聚集的发光点,也是海洋科学人才的培养基地和载体,是战略性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学校在学科布局中,海洋学院学科支撑“一带一路”建设,请问能否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

何:学院的发展是基于珠海市的地理优势和产业特色的,也受益于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要立足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例如,由中山大学海洋学院牵头的“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联合研究与推广中心”获国家外交部批准立项,成为第一批落实的17个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之一,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深化我国与东盟各国在海水养殖领域的亲密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双边合作机制建设,为国家在海洋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