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是一所具有深厚、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与学术传统的大学。在上一次的本科教学评估中,专家组给我校的评语是“大气、从容、淡定、有序”,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高而且很真诚的评价,它不仅仅在说我们的教学工作,也反映了我们学校的文化特质。具体来看,即便与同类学校相比我们招生规模压力较大,但经过长期的努力,我们的本科教育体系仍形成了通识教育、大类教学、复合创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教育理念,以及厚基础、宽口径、重个性、求创新的突出特色。与此同时,研究生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们现在的学位点布局渐趋完善,分类培养体系也已初步形成。学校办学形成了“善待学生”、“三基三严三早”,具备完整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实践教学的一些优良传统,也正是这些传统使我校在国内外的高校中以及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2015年3月,学校召开了春季工作会议,罗俊校长在会上提出了“跻身国内大学第一方阵”、“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今年3月的春季工作会议以“人才培养”为主题,对我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创新以及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围绕“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十一项举措,作了大力度的工作部署。一年多以来,学校紧紧围绕“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推进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推出了若干制度和政策,并已经开始见到一些成效。
学校下大力气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基于目前我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尽管我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十二字培养目标还有差距。对于这些差距,我们做了一些具体的分析。
首先,在本科教育层面,存在四个不相称。
第一个不相称是指在世界主要大学的排行榜里,我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排名跟学校的整体排名不相称。比如,在泰晤士的排行榜里面,我校的综合排名排国内第7,但本科人才培养得分则排第12。这一项主要是考察学校的常态教学水平。在其他排行榜中,情况也大致如此。
第二个不相称是我校人才培养的社会声誉与学校的整体排名不相称,这体现在各省高考投档分数上。虽然我们目前在各省(特别是广东省)的投档线越来越高于当地一本线,但参照每个省的投档线(按照我们的分数线)来看学校这几年的情况,仍然与学校的整体排名有一定差距,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考生家长和社会对我校人才培养水平的观感。
第三个不相称是指在各学科评估中,我校人才培养方面的数据与各学科的排名不相称。这里面虽然可能存在不同评价方式的问题,但落实到学科评估体系当中,都是有相应量化指标的,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我们教学水平上的一些情况。
第四个不相称是本科毕业生质量,比如深造率,以及国家顶尖人才(如院士和各界领军人才)中本科就读我校的人数,与学校的整体位置不相称。这可能存在一些由于视角不同而发生的争论,但是从数据中,确实可以看到差距。
以上几个不相称是表现,是分析出来的一些数据,在它的背后,则是我们本科教学对应的问题,也可以梳理成四个方面:一是生师比和生均资源投入,二是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教学水平,三是专业的培养目标设置和方案设计,四是专业结构和课程数量质量。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入去看的问题。
第一,生师比高的问题。实际上,这些数据因为统计口径不一样,会有一定的差别,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的生师比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第二,关于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和教学水平问题。我校教授讲授本科课程的比例并不高,而且这两年还有下降的趋势,这很让人担忧。也就是说,我们拥有越来越多各学科的优秀名师和杰出学者,但是本科生在其人生最重要的教育阶段所享受到的相应的教育资源并不够。
第三,很多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清晰,甚至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相符。有的培养目标太过抽象,完全体现不出这个专业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有的培养目标虽然明确、具体,但其培养方案显然无法支撑这个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缺乏科学性,还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课程修读机制也不尽合理。
第四,专业结构不合理。我们在专业调整之前有125个专业,比第一方阵大学的专业数明显要多,这除了影响相关教学质量之外,还会直接拉低我们本科招生投档线,从而影响生源质量。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院(系)的专业设置确实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总量比较大;有些专业的设置缺乏学科支撑,有的是因人而设,两三个教师就设一个专业;还有部分专业的培养方向设置过细,口径过窄。在专业区分度上,不少相似甚至雷同的专业培养体系,区分度极低,这显然是很不合理的设置。此外,我们的生均课程数也比第一方阵的大学少。
研究生教育虽然有很大发展,但整体来看也存在几个不足。
第一,生源质量不理想。总体来说,我校优质生源比例不够高,对本校优质生源的吸引力也不够。就我校硕士生源而言,985高校所占比例较少。我校博士生生源也不理想。在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学科评估填表时不少学科甚至填不出杰出毕业生和杰出在校生的代表,哪怕是在我们认为非常好的专业和学科里面,也有这种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整体的培养质量。毕业论文抽查不合格的现象常有发现。
我们很早就在校内做博士论文抽查的工作,那时候全国没有抽查,但我们走在前面自己抽查。这两年国家开始进行论文抽查,我们反而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趋势。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导师学术水平很高,在SCI也发表过很多文章,学生也有好的文章发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也写过很多高质量的选题。但是在抽查硕士和博士论文质量时,不但看成果发表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学位论文本身的整体质量和各个部分、各个方面的质量。这种情况是特别需要警惕的,我们往往会有一个误区,将学生发表过好文章等同于学位论文本身的高质量,这需要改变。
关于研究生的学术贡献,据统计2013年有48所不同机构的研究生参与了定义为“国际高水平论文”的研究工作,其中超过3篇的有12所学校,我们学校不在其中。
针对这些问题,春季工作会议出台了十一项措施,其中更多的是针对本科教学,但它的精神和指导思想对研究生工作也有着同样的指导作用。根据校长的布置,重点推出了倍增计划,进行专业调整,统一公共课的考试标准,改进督导制度,要求教授给本科生授课,打造品牌专业,建立本科教学荣誉制度,引导学生继续深造等等。
针对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第一是倍增计划。首先,今年在资金的投入上,与去年相比已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在学校的预算里,本科教学的资金很充裕,关键是怎么把它用好。各个学院的使用进度往往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把资金用于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督导团建设和实验教学的条件建设,都是倍增计划的内容。
在生师比的改善上,五年内,希望通过三校区五校园的新布局,增加1500名教师,到那个时候我校生师比也会大幅下降。生师比的降低,会真正给本科生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所以这是一个重要的措施。特别感谢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直在做很积极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压力也是很大的。
第二是鼓励教学的一系列制度。这次会议上校长作了很深刻的报告,他提到我校的改革创新从人事改革开始,以人事制度的杠杆撬动多项事业发展和进步。人事部门就工作量和校内津贴的考核办法出台了新的教学工作量考核标准,对教师的本科生课程教学工作量作了新的规定,以确保人才培养和本科教学的基础性地位。这是新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我们文理医工的教授、副教授都要达到规定的教学工作量。目前校内教师绩效的计算,本科教学方面的权重已经超过了一半,所以这一政策杠杆的力度是非常大的。已经有教师感受到了教学工作量带来的收益的显著增加,我了解过,在一些学院里,去年年终绩效拿第一、第二的都是主要因为教学方面的工作和成绩。
在绩效的考核和报酬的分配上,还要进一步引进更多教学绩效的因素,包括教学质量、授课质量、教学建设、专业办学水平、毕业生质量等等,都会在院系的考核指标里面。还有两项硬任务也在院系向学校承诺的考核指标里:一是教授100%为本科生授课,二是研究生论文抽检不合格率为零。这两项指标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第三是专业建设,包括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建设。这是核心问题。我校已经做了初步的专业调整,在今年刚完成的专业调整里,125个专业中已有20个暂缓招生。将来经过专业调整后,学校的人力与财力将集中投入到本科专业办得更好而不是办得更多的院系中去,所以以往以专业多、学生多为依据向学校要资源的传统思维要改变。这里特别提出,欢迎大家提供“好专业”的标准和建议。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根据学校“十二字”培养目标,对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梳理。现在有60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按照学校要求进行了梳理,其他院系也在陆续地完成。培养方案的梳理非常重要。整个培养方案梳理下来之后,有82个专业的总学分会降低。总学分降低后,还有其他教学工作和另外的一些要求。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学校和各院系正在努力完善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通识课程三大板块的课程体系。专业核心课程的“脸谱性”也在逐渐凸显,有50个专业的核心课程板块在原有基础上精简了一半以上。我们一方面是要改变本科课程体系本身的不合理性,同时也在贯通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方面下功夫,目前正在形成新的课程编码系统,将本科、研究生课程编码一致化,今后课程管理都主要放在教务部,目的是从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推动本科生提前修读研究生课,一方面提高本科生的学习质量,比如改善不少专业本科三、四年级课程过少的状况,同时也让真正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本科三、四年级衔接上研究生的课程,这对于各个学院和全体学生都是有好处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
学校还投入和设立了一批专项,建设一批品牌专业和全英课程,既提升教学体系内涵建设,也下力气培育重大教学成果。
通过最近这一系列措施,很多学院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培养方案的修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岭南学院将7个系缩减为3个系,不仅拓宽了专业口径,也集中了专业教育优质资源。生命科学学院也做了很好的培养目标梳理,根据知识体系和学理要求,结合国家与社会需求,提出了生命科学大类培养的目标,特别是清晰地界定了学生需要培养的三大核心能力,即核心理论基础能力、核心技术能力和核心综合能力,也清晰地呈现了这些能力所包含的内容。生命科学学院的核心课程也由原来的11门减至目前的6门,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还设置了12门研究生的课程。
第四是针对教学的一系列制度改革。首先,对督导团的体系做了改革,加强督导团队伍建设。将来的制度体系将对教学质量有很多触发。比如学生网上评教,以后学生网上评教或者反映的其他情况将直接交给督导团,由他们对教师甚至学院的教学情况做详尽的了解、分析及辅导。紧接着教师发展中心将介入,组织培训,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如果有新进的人才对我们的本科培养体系不了解,希望先去培训一下,也特别欢迎。这就是一个组合的制度机制。
教务部机构的改革关乎整个教学体系的管理。从招生到教学计划管理和质量管理,再到教务管理、条件保障,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努力,一起来完成。现在新的教务部机构就是按照这些工作和流程设置的。
第五是研究生质量的提升,这也包括制度的改革。招生制度的改革包括招生指标的分配,无论是从院系还是从导师的角度来看,都更多地取决于科研水平和科研资源。所以要更多地从科研水平、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去考虑。大家也可以一同思考,到底需要用什么样的指标评价培养质量,比如研究生论文的水平等等。原来的指标里有一个是导师的数量,但是经过导师遴选制度改革以后,我们现在的导师人数已经大大超过了招生指标,无法再以此作为标准了。
在博士生选拔上,2016年有15个院系实行“申请—考核”制,希望实行“申请—考核”制的院系,在提高生源质量上下大功夫,而不能走向反面。导师遴选制度的改革,由遴选改为了认定,使一批很年轻的、科研很优秀的、有培养能力的人成为导师,当然,有导师资格的教师能不能指导研究生,仍要用导师招生资格去评定。这次导师制度的改革力度比较大,所以可能还有一些因为经验不足而存在的未尽事宜,研究生院会进一步调研。
研究生的质量保障体系也纳入到了院系的绩效考核。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生源质量、红线底线问题,会纳入到绩效考核的招生指标中去。
根据国家要求,今年我校有62个学术学位授权点和2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要进行合格评估,加上本科教学审核评估,院长们会非常辛苦。在此感谢各位的努力工作。
今年对博士生的国际教育特别重视,研究生院把这个权力下放到学院,让学院拟定和实施具体的国际交流方案。研究生中如果有出去参加有质量的学术交流的,参加过高层次或者比较像样的国际会议的,对于提高培养质量都很有好处,请各个院系用好这个资源。
以上这些都是改革的措施。改革措施会引发一系列效应。譬如师资培增计划,增加了教师以后,教师之间在教学上的竞争就会变大,优秀的教授会开设更多的通识课程。这就会形成一个倒逼的效应,让学生有更多的课程可选,也会有更多的小班教学课程,学生们也可以更自由地选择课程,但这也给我们的管理带来了更多挑战。所以现在包括珠海和深圳,我们都在做很多小班教学的设计筹划。在某些局部,甚至可能会出现需要“打擂台”的课程。比如,同一个专业的两位非常优秀的教授,可能同时开设一门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听其中哪一位教授的课,从而形成“打擂台”的情况。当然,教学工作不是这么简单的竞争,但这是可能出现的情况,我们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如何跟上,这将是一个挑战,也是我们要未雨绸缪的问题。
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这是回归到教育的本位。专业调整也会引发一些效应,会与传统观念有所冲突,因此,我们的观念也应该随之改变。专业变少了,我们才能更好地去打造专业的特色、拓宽专业的口径,这样的做法更符合中山大学的定位,也更有利于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在各省的招生会更好,也可以集中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更好地进行学科建设。
刚才跟大家报告了这一年多以来,在本科教学、研究生教育上所采取的一系列工作和改革措施。我们目前也是一边改革,一边解决问题;一边改革,一边完成很多重大的任务,包括今年的本科审核评估、学位的评估等等。所以要特别拜托我们的院长、书记和同事来做更多的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这里也要特别感谢大家对教学工作的支持。没有各个院系和在座每位同事的支持,人才培养工作,特别是本科教学是很难推进的。所以特别感谢各位,也期待和大家一起做好一流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