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大学城,春天还是如约而至,一位意气风发的男性站在讲台上,讲述他的病例、自己对于医学的理解。诙谐的语句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深深地抓住了台下90双年轻人的眼睛。
那时的我,坐在第三排,托着下巴,心想:“这个老师好帅啊!”
没错,台上那个充满魅力的老师,就是我硕士和博士阶段的研究生导师,廖贵清教授,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主攻口腔颌面部肿瘤、唾液腺疾病和修复重建。他在给大一的学生上《口腔医学导论》,介绍着口腔颌面外科的古与今,说着他曾救治的“阿凡达女孩”(“阿凡达女孩”是廖贵清教授在2010年收治的一位患有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青年女性患者,因其病变范围较大,造成了颌面部畸形而被媒体称为“阿凡达女孩”)。而我,杨乐,2009级口腔医学(七年制)的学生,就在这一课,对外科产生了崇拜和敬意。
2013年的秋天,那是我的二级学科面试。就快本命年的我特地穿了一件红衬衫参加了面试,即使在大学呆了四年多了,进屋的时候我也不免有点心跳加快。面试前段进行得还是比较平稳,和我想象的并无太大区别,直到廖老师端正了下身子,用英文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How much percentage of confidence do you have in becoming a surgeon in the future?”(你有多少把握在未来能成为一个外科医生?)
当时的我愣了一下,这是廖老师给我上的第一课。医学的道路注定是艰辛与不平坦的,唯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航海明灯,引领我们保持前行的动力与方向。“做学问要知不足”,兴趣将使我们像一块海绵一样,欣然吸收外界的知识。医学更是如此,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浓郁的兴趣才能走得更远。廖老师就是一个对临床有着浓厚兴趣的医师。一本笔记,一支钢笔,廖老师每天都会记录下他的点滴体会、回顾与探索。在他的手术刀下,解除了无数患者的病痛,他也不断创新着手术的方式,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学生,何谓医学的学习。
“Two hundred percentage of confidence. With interest!”(百分之两百的信心,带着对医学的兴趣。)或许,现在的我将会以这样的答案来回答当时的问题。
面试后不久,我就进入了二级学科的培训,开始了作为一名管床医生的生活。起早贪黑、手术换药、沟通交流、文书撰写,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充实,甚至忙碌。但是,廖老师认为,医疗,是一种艺术。医护的交流、医患的交流、手术的设计与进行等等,都无不渗透着艺术的成分。无论是查体时的视触叩听,对病人的嘘寒问暖,还是在手术台上的举手投足、手起刀落,廖老师都展示出一份属于艺术家的气质。
他曾说过:“当一个肿瘤患者来找你的时候,可能是怀着最后一丝希望的。医者,应该扶他一把。这是一种使命。”或许,这就是艺术家背后的支撑,仁爱之医德。这是一种在风格中的体现,更是在细节上的动容。就像1927年戴季陶先生所述,“救人救国救世,医人医病医心”,也犹如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所说,“高于生命的法则若要得以俱足,唯有依靠爱,亦即仁慈。”
南方的这座学府,以岭南独特的神韵经历着时间的洗礼。“善待学生”,“阳光、诚信、担当、知礼”以及“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中大的每一条学生培养方针都提倡着一个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养成。一所好的大学除了具备教与思的两项功能外,还应该懂得因材施教。
长期的学生工作和公益实践,培养了我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创新思维。但在科研方面,对于医学院校高年级的我来说,却是一块不能忽视的短板。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让我离科研方面有点远,也有点自卑。2015年秋天,第12次全国口腔颌面外科会议暨第1次中日口腔颌面外科联合会议在上海举办。廖老师让我参加了这次青年医师竞赛,进行PPT全英展示。这次机会可以充分发挥大学本科对我技能的培养。我很激动,很认真地准备稿子、制作PPT和练习演讲。廖老师也不止一次地指导我的练习,为我提意见,与我分享经验。他说,演、讲、演讲是三个不同的层次,当年他拿着一台录音机把自己的英文演讲录下来,反复审听,修改了十几遍才上台。经过这样的一次次修改、一次次练习,我最终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拿到了全国二等奖的成绩。我很感激,这一次的经历和获奖,成为我继续前进的动力。
古老的红砖,苍翠的绿瓦,2016年的秋天,我继续求学,成为了廖老师的博士研究生。大学七年,我有幸在这片南方的热土开始构建自己的未来。廖贵清老师,感激在这求学的路上,得到了您的谆谆教诲、言传身教,您身体力行、不遗余力地帮助我们成长,您的医术之高,不仅仅在于手上的一把刀,还有您的医者仁心,和那一份艺术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