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以下简称“记”):粤港澳高校联盟如何整合各方优质学术资源,培养高素质人才?
夏瑛副教授(以下简称“夏”):粤港澳三地高校有着各自独特的比较优势。过去,由于地域、政策、制度等方面因素的限制,三地高校之间虽有联系与交流,但尚未建立较为深入的合作机制。粤港澳高校联盟的成立,或许能在深化三地高校合作机制方面做出实质性的突破。在未来诸多可能的合作领域中,建立人才的联合培养机制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和深远的意义。
高校的核心任务之一是优质人才的培养,而优质人才的培养又进一步依赖于各个高校内部强大学术软实力体系的支撑。若在三地高校之间建立跨区域跨高校甚至跨学科的、实质性的联合培养机制,将不仅实现三地高校在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合作,同时也将推动高校间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深入交流与实质合作。
记:您认为粤港澳三地高校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夏:就粤港澳三地高校人才联合培养机制的具体措施而言,若政策和现实条件允许,可考虑设立特殊学位项目,为学生订立特定的三地高校人才联合培养方案,建立跨三地高校的联合课程、联合教学组、联合导师组、联合学位委员会、联合调研基地等。被联合培养项目录用的学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分别在三地修读课程,获取学分,并根据学科需求在三地高校选择基地进行调研,获取研究资料。
记:如何发挥粤港澳高校联盟在三地科研合作与协同创新方面的作用?
夏:整体而言,目前粤港澳三地高校在科研方面的合作基本是以学者个体之间的合作为主,较少有成体系、有机制的科研合作模式。粤港澳高校联盟成立之后,可在三地高校的科研合作方面建立常规合作机制,帮助三地高校充分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有效整合各自的优质科研资源,发挥整体力量,促进更多学术创新的产出。
记:请您具体谈谈粤港澳高校联盟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推动三地高校的科研合作。
夏:就具体工作机制而言,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通过高校联盟的力量,争取粤港澳三地政府的支持,在政府层面设立粤港澳高校科研合作基金,面向联盟成员单位,供跨三地高校的科研团队进行合作科研之用。这一模式可以解决当前三地高校在科研项目方面面临的资源壁垒问题,培育跨粤港澳三地的科研合作团队,切实推进三地的科研合作。
其次,通过创办标志性的三地高校联合论坛,加强三地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联合论坛应常规化、持续化,定期进行,并由三地高校轮流承办,切实加强三地学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为可能的科研合作创造条件和空间。
最后,为三地科研合作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成果的转化创造条件和配套机制。在这一方面,三地高校,尤其是粤港两地高校,各自的比较优势与短板都比较突出。具体而言,香港地区部分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非常突出,但这些创新成果在香港本地实现有效转化的条件和空间极为有限。相对的,内地高校在某些领域的科研创新能力尚不十分突出,但内地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却为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转化环境。粤港澳高校联盟成立后,若能就科研创新及其转化机制方面培养与建立一个跨区域平台,将有效整合三地高校的比较优势,弥补各地缺陷,实现多方共赢。
记:您对粤港澳高校联盟在深化三地学生交流,培养三地青年国家认同方面有哪些建议?
夏:加强粤港澳三地高校在教学、科研方面的合作,同时也必然促进三地高校学生之间的交流,并有助于港澳两地学生国家认同的提高。对学生而言,在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差异化学习经历以及各地风格迥异的环境因素,均将有效地拓展学生们的学术思路,帮助其突破因区域因素而可能造就的思维和视野方面的局限性,有助于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就三地学生交流这一问题而言,实际上,在过去许多年,三地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不缺乏,这些交流必定对加强学生对各地的认识,以及学生彼此之间的认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够,还有许多可拓展、可深化的空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目前的许多交流活动都是短期交流,这类交流虽在数量上实现了规模化,但在实质上难说对参与者带来了多么深刻的影响。
粤港澳高校联盟成立之后所要推进的三地学生交流,应立足于打造长期的、实质性的交流项目。比如,建立或扩大三地学生交换制度,尤其应扩大港澳地区重要高校的学生前往内地高校进行交换学习的范围和时长。让港澳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对国家产生更直观和生动的认识和理解。这种认识和理解是确立国家认同观念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