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幸参加扶贫工作是人生的宝贵经历——数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晓超
受学校党委委派,2016年4月李晓超离开学校,赴连州市柯木湾村开展扶贫工作,任连州市柯木湾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兼村委第一书记。在工作中,李晓超努力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和带头作用,把党建和扶贫工作结合起来,积极推进扶贫工作。在贫困户精准识别、村项目制定、产业帮扶等工作中,积极组织村支部党员座谈调研,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识,顺利完成了太阳能路灯安装、自然村公厕修建、柯木湾村和夏东村自来水改造等村项目工程,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谈起扶贫工作,李晓超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中大人,能有幸参加扶贫工作是人生的宝贵经历,也是共产党员的一项事业,吃一点苦,受一点累算不了什么。吃苦受累是完成好工作的前提条件,更是难得的人生历练。自己不能辜负组织和学校的信任,扶贫工作必须见成效,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驻村扶贫是一段难忘经历——旅游学院本科教务秘书沙敏
2015年10月至2017年7月,原法学院辅导员沙敏根据学校安排,到连州市驻村扶贫,先后在保安镇种田村和丰阳镇柯木湾村任驻村干部。他也是从广东粤北山村走出来的孩子,但将近两年的驻村扶贫工作,让他以一种不同视角,看到了广东落后的一面,这让他深刻体会到“最富在广东,最穷也在广东”,深刻体会到精准扶贫在服务“实现全面小康”“缩小贫富差距”“先富帮后富”这一大局上的作用。回想这将近两年的时间,沙敏说,“有无数让人难以忘怀的情景,如熬夜赶资料,连夜走访贫困户,星夜在田间查看收成,晾在阳台的衣服会爬满臭虫,被马蜂蜇了痛得彻夜难眠等。驻村时间不长,但这份阅历却终身难忘。我最大的希望是村里的小孩都能用功读书,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进而回馈家乡。”
(供稿:学校定点扶贫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