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山大学春季工作会议的关键词是“立德树人”。罗俊校长的大会主题报告目标明确、立意深远、谋划清晰、体大周深、多管齐下,既令人振奋,同时也总结并提出了中大师生“转变观念”的新经验与高要求。陈春声书记的总结高屋建瓴,从高等教育的规律、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中山大学的历史发展角度动态定位今天的聚焦,称之为“回归本位”,并强调要努力加以践行,攻坚克难、在新时代大有作为。
按照学校有关部署,真正落实“立德树人”工作,必须实施新时期的四大工程——铸魂工程、固本工程、强基工程、提效工程。毫无疑问,这四大工程既各有边界、各司其职,同时又弹性联动,共同铸就卓越人才的培养和生发。中文系(珠海)作为新建院系之一,从创系伊始就和中大“立德树人”目标息息相关(因应中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目标、助力珠海市提升其城市“软实力”、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而从中文学科建设角度看,又和中文系(广州)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格局;而落实到人才(尤其是本科人才)培养上,则既固本强基,富有科学性、完备性,同时又具有竞争性,令人印象深刻。接下来就结合我们的固有实践谈谈我的一点思考和落实工作的可能着力点。
专业课程设置:“取今复古,别立新宗”
首先是正视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什么人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必须先确定切实有效且别具特色的具体人才目标设置。这个要求对于我们新建院系来说,就是既要高规格做好规定动作,而同时也要有所突破和创新。对中文人的本科人才培养,中文系(珠海)必须遵循有关学科的人才培养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必须认真打磨、仔细论证,充分尊重学科/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完备性,大致而言,我们培养的必须是“完整的中文人”,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内容指向和主流中文系/文学院大致相似。但中文系(珠海)作为新生事物,亦有自己的特色和追求,也就是国际化、现代化和跨学科。为此,我们必须继承与发扬并举。
为了更好地强化基础,落实学校“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培养目标,我们不仅采取了从易到难、多个二级学科并存联动、脸谱清晰的策略,而对重头戏——中国古代、现当代、外国文学史课程全部配套了“经典细读”系列必修课,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文学史的宏观、微观与经典研读,使文学研读和人才培养之树血肉丰满、枝繁叶茂。同时我们也设置了本、硕打通的“华文文学”、可用英、法、日开设的文艺学、比较文学等特色课程,强化自我优势,在各年级开设学术精英班(又名鲁迅班)倡导人心向学,借此提高深造率,实现道、器结合。
学术滋养与第二课堂:对症下药与放眼全局
其次,人才培养必须“魂”“体”并铸、天人合一。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认真形塑专业特色明显、学术成绩斐然的人才,同时也要灌注青年人才的修身、平天下、爱国爱民的合格接班人属性。
在做好丰富充实、严谨推进的第一课堂以外,我们更要注意学术氛围的培养,比如各类优秀讲座的设置。世界一流大学往往都有非常丰富的跨学科和专业讲座,借此既汇报新知、砥砺切磋,同时又教学相长、挖掘新人。中文系(珠海)目前为止设有四类专业讲座:“名家讲坛”(讲者为世界知名学者或国内一流学者)、“前沿讲坛”(前沿知识传播)和“青年学术沙龙”(主要面向本系师生,强调师生互动)、“向学学子讲坛”(面向学生开设的学习、心理、写作等系列讲座)。前面两类讲座主要用来造福学界和社会,而后面两类主要是练内功。值得一提的是,“青年学术沙龙”作为师生就某一课题研讨的热烈互动场域,其实也帮助青年教师在真正走上讲台前增强课堂表述和演讲技巧训练,实践证明这种策略是行之有效的,从此系列走出的青年教师之一所教课程曾经荣获全校学生评教第一名。
不必多说,第二课堂的建设对于卓越人才的培养功不可没。中文系(珠海)还特别注重陶冶“家国情怀”的第二课堂的建设——走遍全省地级市的历史现场教学活动。广东作为近代不少历史重大事件的发生地可谓人才辈出、卧虎藏龙,这些历史现场教学活动主要有三个连环互动的目的:第一,由老师指导、结合专业课程进行实地考察提升专业素养;第二,红色基因、人文关怀的现场共振和自我升华;第三,祖国大好河山与个体胸怀的共融。因为中文人不仅要口才好、笔头好、站位高,而且还要身心健康、格局高远。
全程导师制:率先垂范、润物无声
第三,铸魂工程原本就是师生共同体的精神共振。师德师风不只是优秀学者的专业水准体现,其言传身教也是引导广大学子又红又专的精神指引之一。从培养主体的基础角色来看,老师的地位至关重要。因为如果想培养卓越青年人才,则必须先拥有优秀的骨干教师。同时,管理团队也必须能够本着热心服务师生、同时做好制度管理的态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努力实现不同部门的系统协作,彰显四大工程的通力合作机制、更加卓有成效地聚焦“立德树人”教育工作。
中文系(珠海)从创系之初有自己的原则:最好的师资必然优先培养本科人才:坚持副教授以上全部上讲台、全程导师制、Office Hour制度等等,目标是为了让优秀的教师们以身作则、在春风化雨中发现人、感染人、培养人和提升青年学子的整体格局与追求。推而广之,优良的师德师风本身也是课程思政的方式之一,是思政课的有益补充,而且是可能更卓有成效的感化方式。
我们深知,主动学习、团队智慧对于学生成长更加全面有效。为此,中文系(珠海)鼓励同学们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而且提供了各种人力物力支持。学生会学术部成立了读书会,不同的兴趣小组会邀请不同方向的专业老师们指导阅读古今中外经典名著,而且还会形成精彩的学术讨论和口头报告,有的变成了小有创见的学术论文,甚至被指导教授推荐发表。
以“立德树人”为焦点的春季工作会议对于(本科)人才培养提出了高要求,并系统指明了实践操作步骤,令人既欢欣鼓舞同时也倍觉压力。作为新建院系,我们自然因为创业伊始有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不足,也离有关目标颇有距离(比如教学名师的培养、成果奖培育等),但万幸的是,我们从一开始就多管齐下,既志向远大、雄心万丈、目标明确,同时又脚踏实地、不骄不馁、飞速发展。一直在追梦的我们正在戮力打造国内一流、颇具特色的卓越人文学系:我们不仅要培养出优秀的本科人才,而且在不远的将来也会培养出跨学科博士加入中文学术大家庭,假以时日期待他们更可以反哺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