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创办于1924年,是中山大学创建之初最早培植的院系之一。早期的中山大学哲学系名家云集,为全系近百年来的发展奠立了极为深厚的学术根基。现在的哲学系学术积累深厚,发展势头强劲,系里拥有一批国内顶尖、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学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宗教学和美学8个二级学科齐全,拥有良好声誉和广泛影响,并具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哲学系还拥有教育部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哲学)之一,先后获批“国家重点学科”2个(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学)、“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中国哲学),另设各类省市级研究基地或学术机构若干。在教育部历年学科评估中哲学系都稳居全国高校前列。2017年,中山大学入选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哲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2019年QS国际哲学学科排名位列全球前100名。
借助学校推进“三大建设”的机遇,哲学系在原有学术高原的基础上,以学科建设为契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整合、凝炼、培育、打造新的学术高峰,为中山大学“哲学一流学科”建设,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更加鲜明,形成国际影响力而凝心聚力,再踏征程。
一、融汇协调,助力“三大建设”推进
“三大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标的,学科建设要服务于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哲学系始终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三者作为一个整体来推进“三大建设”。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哲学系坚持落实“四个回归”,突出“五个融合”育人。积极发挥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在学科与专业、德育与智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科研与教学融合方面着力,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加强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实现“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在“三大建设”中,哲学系积极推动学科贡献社会、服务国家社会发展。结合相关学科实际,发挥智库作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积极出谋献策;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国学高端公益系列讲座,推广国学进社区。“以明德引领风尚”,策划举办“百年老讲义特展”,探索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此展已经获得国家领导人、教育部相关领导的肯定;办好《现代哲学》等六份专业学术刊物,积极推进学术交流、服务学术界,努力建设有机学术共同体。
二、高原之上渐成高峰,“三大建设”初见成效
哲学系在推进“三大建设”的过程中,始终不忘融合资源组建大团队、集中优势出大成果、凝聚力量建大平台,助力国家、社会发展。
坚持“三个面向”,加强学科交叉发展。在原有的八个二级学科的基础上,坚持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强调学科交叉发展,突出五个团队建设;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根据建设实际,积极打造瞄准国际前沿和重大基础理论问题、有国际影响的团队,形成可传承的中大学派(心性现象学团队、经典解释学团队、广义论证团队等);努力培育宗教社会学、宗教人类学、医学哲学等交叉学科发展。继续推进“人机互联实验室”建设,力争将虚拟世界的哲学理论转化为技术成果,同时积极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问题。其中,建设中的“中山大学现象学文献与研究中心”目前已经是亚洲最大的现象学文献与研究中心。
对标“新文科”要求,培育重大科研成果。2016年以来哲学系获批国社科重大重点项目11项,国自然面上项目1项,目前国社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立项公示项目1项;1部专著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部专著获得第四届思勉原创奖,与商务印书馆等合作出版了一系列高品质哲学专著,2017年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集中展现中大哲学学科面向学术前沿和基础理论研究的优秀成果。承接的广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第三方评估项目是我校文科立项的超大金额项目。
加快优秀人才引育,拓展国际合作交流。一是加大高水平人才引进,坚持引育并重。重视专职科研人员的引育,做好人才蓄水池工作(专职科研系列55人)。进一步完善人才队伍结构。完善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增加具有海外经历年轻教师比重。完善二级学科师资结构,保持既有人才优势,重视补强短板。二是注重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创设“禾田哲学讲座”“谦之名家讲坛”“谦之论坛”,举办各类高水平学术会议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形成品牌效益。
三、瞄准国际前沿,彰显中国特色
哲学系的“三大建设”已经初显成效。但哲学系并未止步于此,而是既心存高远,又脚踏实地,为“三大建设”的下一步实施制订了近期、中期、远期的三步走发展战略。近期建设目标,即到2020年,哲学系的各项学科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成为国内哲学学科建设的引领者,推动有中国特色、中大底色的哲学学科的建设。中期建设目标,即到2030年,哲学系的各项学科指标处于亚洲领先地位,成为亚洲最为重要的哲学学科之一,推动中华优秀哲学传统走向世界,实质性地提升中国的哲学智慧和优秀文化的世界影响。远期建设目标,即到2050年,将哲学学科建设成各项指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成为具有中国气派的世界一流哲学学科,助力中华优秀哲学传统重回世界文化中心,创造性地构建新的思想方法和未来哲学图景,为人类未来精神生活提供平台。
为实现这一目标,哲学系深挖发展潜力,进一步整合全系骨干研究力量,坚持“三个面向”,以“出思想、出理论、出学派”为目标,以“三个首先想到”为评价标准,积极面对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实际,建设新的研究平台;加强激励机制建设,鼓励教师潜心学术,把学术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加强人才引育,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将个人发展、成长与团队建设密切结合,实现团队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双赢,并最终建成一支名师汇聚、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师资队伍,使哲学系成为国际哲学人才培养的重镇;以一流本科建设推动一流学科建设,补齐短板,发挥优势,集中力量建设学科高峰,争取出学派,最终能够跻身世界高端学术行列,成为引领世界哲学研究潮流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