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33 >> 2019年09月19日 星期四  共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专访】

张培震院士:扎根土地做科研,立身讲台吐芬芳

作者:文/唐清旺 钟烨朗 刘千瑜 郝俊

编者按: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校园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学术上成就斐然,是所在领域的领军者。他们在教学上同样呕心沥血,从本科生课堂到博士生实验室,都有他们的身影。身为学术大师的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老师”!近日,我们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培震老师,让我们听听张培震院士的故事。

正在加载...
  • 1/6

  • 2/6

  • 3/6

  • 4/6

  • 5/6

  • 6/6

人物简介:张培震院士,国际知名地震动力学家,1987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球与行星科学系博士学位,先后在1992年、2003年和2006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同年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003年被评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2004年获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先进个人奖,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同年获第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07年当选中共十七大代表,2011年获得“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9年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铺着满是标注的地质、地球物理图件的书桌,整齐码放着专业书籍的书柜,加上两张迎客的沙发和两台开着工作文档的电脑,张培震院士的办公室没有复杂的装饰,一切都显得朴实无华,却又安静而有力量。张培震院士见到我们来了,忙起身招呼我们坐下,“你们觉得在哪里方便采访,我就坐哪里”,热情、随和,这是张培震院士给人的第一印象。

是科研选择了我

张培震院士在地学领域深耕四十余年,回看科研生涯中遇到的困难,他认为克服困难,寻求突破,有两个办法,一是持之以恒,二是懂得“跨界”,这点尤为重要。回国后,张培震院士开始关注气候变化与地壳运动的关系,但一直没有成果,甚至“一度到了搁置的状态”。后来,他偶然地受到了古环境学者的启发,终于有了新思路并解决了问题,文章也成为了Nature上的亮点论文。“现代科学的形态是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相互影响,只有通过多学科交叉才能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所以知识面一定要广”,张培震院士讲述道,“这便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但跨界也不能乱跨”,他提醒,“如果乱跨,两边都可能荒废”,首先要在原来的领域下足功夫,“脚跟站稳”之后才能“伸手去摘别处的果子”。

谈起自己为何会选择走学术之路时,张培震院士笑着说:“与其说是我选择了科研,不如说是科研选择了我。”1976年作为最后一届“工农兵学员”,张培震被推荐到长春地质学院学习,那个时候在专业上没有选择余地。1982年,被公派到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他,在专业上虽然可以有很多选择,但他还是坚持学习地球科学,因为“那个时候,国家给机会,培养我们出国深造,我们只能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发奋努力,学好指定的专业”。可以说,他的科研生涯是从“被选择”开始的。

随着对地球科学研究的深入,张培震院士渐渐体会到了地学的乐趣;同时,他也深知国家在地学领域人才需求迫切,而自己的成才离不开国家的培养,因此他打定主意,“一心往地学里钻”。那种“被选择”的外在力量已然内化在他的心里,成为了张培震院士做科研的一种内在驱动力,科研也就成为了他内在的使命。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最初张培震院士更感兴趣的是地球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但面对中国地震灾害的严峻形势,在硕士生导师的劝导下,他还是回到了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投身于地震科学的一线研究,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张培震院士担任了综合科学考察的总指挥,组织了长达半年的野外科学考察,为理解汶川地震的发生过程及灾害机理作出了重要贡献。“那时大家好像都觉得,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要去学什么,因为我们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人才。”责任促成了张培震院士的选择,这种使命感与“不自觉”的力量,是因为他胸怀科研工作者的赤诚红心。

谈到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多样化选择,张培震院士认为这是教育进步的表现,在选择过程中,关键在于“找到个人价值取向和国家需求的结合点”。他坦言,自己起初很想从事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研究,而国家急需的则是地震方面的研究人才,经过认真考虑,他在青藏高原向周边扩展及其对强震的控制作用方向上找到了着力点,也凭借丰硕的研究成果,于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从青藏高原研究到西气东输建设,再到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张培震院士用行动体现了“小我”融入“大我”的家国情怀。

奉献于三尺讲台

来中山大学之前,张培震院士一直在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花甲之年的他却选择到中山大学,开启自己的教师生涯。他说,教师这一身份,同自己颇有渊源,“我的父母都是农村小学教师出身,所以我与教师这个身份是有些缘分的”。从小家庭环境的熏陶让张培震院士觉得教师这个职业意义非凡,他自小就认为,成名师而育高徒是一种莫大的成就,“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也是他潜藏于心的愿望。而论及为人师者最重要的品质,张培震院士认为“做老师,最重要就是要热爱,热爱这份工作,热爱他的学生”。

张培震院士的这一观念来源于自己的切身体会,在他的求学阶段,同老师的关系就相当密切,“老师们都把我们当自己的孩子一样,有什么问题我们都会到老师家里面去请教”。在他的求学、科研道路上,热爱本职的老师们给了他太多的帮助和影响,“我的老师们是我的榜样,让我知道了师者父母心”。

在榜样的作用下,张培震院士自己也成为了父母一样的“师者”。学生在学习、生活乃至家庭上有任何问题,他都会主动去了解情况、主动去帮忙,“我的爱人经常说我,关心学生比关心自己的孩子都多”,说出这句话时他开心地笑了,笑容里满是自豪。而谈到近日获得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时,张培震院士则说,“首先我感到很荣幸,这是对我工作上的肯定,但我做的还很不够,这项荣誉对我来说更是一种鼓励和鞭策”。

“我2015年来中山大学,那年刚好是六十岁,对于我来说,六十到七十岁这十年,是我最后的‘黄金年龄’了。”说这话时,张培震院士神色坦然,他身穿灰色polo衫和黑西裤,大概是常年在野外活动的缘故,已六十四岁的他依然显得很年轻。相比于继续在一线奋斗,上山下海地进行野外考察,张培震院士认为自己在讲台上能更大程度地实现人生价值。“我想在继续做科研的同时,把我这辈子学到的知识、经验和方法都传授出去,让年轻人能少走些弯路”,他认为:“当老师,就是要将自己奉献给三尺讲台”。他觉得,最近十年,人民教师这一身份更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脚踏实地,笃定前行

现在回想起学生时代,张培震院士仍然能清晰地回忆起初到异国求学时的各种困难。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第一堂课上,张培震院士“几乎没听懂一句话”,他深知克服语言问题的重要性,于是夜以继日地在收音机上听新闻,以求适应美国口语,“几乎是睡觉时也在听”。支持着他坚持下来的是一个坚定的信念——为国争光。“那个时候只有极少数学生被国家选派出国攻读博士学位,我觉得一定不能给国家丢脸,所以学习非常努力”,张培震院士说到,“那时一心想的就是不能输给别人,一定要对得起国家的栽培。”

谈及成功的经验,张培震院士认为,首先就是要勤奋,再聪明的人,不努力就无法取得成功,“聪明只有和勤奋作伴,才会如虎添翼”,这也是他对如今青年学生的寄语。同时,他希望学生们能有事业心。“我常跟学生说,以后如果是做快递员,也要做最优秀的快递员”,在他看来,所谓事业心就是事事都要做到最好、最优秀。对于优秀,他认为“不一定要成为获得各种成就的大家,只要在各自所处的行业里做得比其他人好,就叫优秀”。

除了一些成功必须要具备的品质,张培震院士还常跟学生讲很多具体的学习方法。他一直告诉学生,“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要学会读书,把别人的知识、别人的思想变成自己的,“要拥有自己真正的能力,而并非鹦鹉学舌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截至目前这个研究领域的经典论文吃透、悟透,这样才有可能像大师那样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张培震院士的学生时代是带着对科研的热爱与执着度过的,他希望新时代的青年学子也能不忘初心,怀揣梦想,笃定前行。

谈到这里,张培震院士说自己见证了学校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看到了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各种优质资源。他说,“中山大学有这么深厚的底蕴,新的领导班子又带来了一些新的思想与活力。这几年学校发展快速,也是厚积薄发的结果。”他认为,每一个中大人都是幸运的,同时也更应该刻苦努力,追求卓越。

采访结束时已是傍晚,张培震院士和我们道别后,又回到桌前,继续伏案工作。走出门外,暖色的夕阳拨开了逸仙路上的树枝,轻洒在银色门牌上,让“院士办公室”这几个字更加熠熠生辉。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