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34 >>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四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情系凤庆 建设健康凤庆

——我校2019年组团式援凤庆医疗队工作纪实


正在加载...
  • 1/6

  • 2/6

  • 3/6

  • 4/6

  • 5/6

  • 6/6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统一部署和要求,进一步落实中山大学医疗卫生对口帮扶云南省凤庆县工作,抓实医疗领域对口帮扶、加大健康帮扶力度,自2019年5月6日起,我校共选派了6位医疗专家进驻云南省凤庆县人民医院开展“组团式”医疗帮扶3-6个月。派驻医疗专家秉持家国情怀,发挥学术特长,多措并举帮助凤庆县人民医院夯基础、强学科、育人才、带队伍,给凤庆县群众带去了健康福音,把先进的医疗技术留在当地,培养了一支能胜任、能战斗、带不走的医疗队。

一、推广新技术,填补多个凤庆县的空白

“帮扶要帮到点子上”,帮扶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关键是要贯彻精准帮扶的理念,找准突破点。刚抵达凤庆县人民医院,派驻医疗专家就马不停蹄地开展调研,了解当地病种特点,摸清科室技术力量和医务人员结构,选择当地急需适宜的技术,确定帮扶重点任务。

2019年5月7日,附属眼科中心驻点专家李永浩医生和中心副主任梁小玲教授在凤庆县共同为9位患者开展了高难度的微创玻璃体视网膜等手术,其中后段玻璃体切除术、黄斑裂孔封闭手术、复发性视网膜脱离修补术等均为凤庆县人民医院首次开展。随后三个月,李永浩医生和凤庆县人民医院的同事一起完成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近50台。这远远超过了云南省大部分市级医院眼底病的同期手术量。

肿瘤医院邢蔚医生发挥围术期麻醉相关超声应用的专长,与凤庆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同事一起完成了首例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下的肾切除术、首例骨科儿童胫腓骨骨折的术前神经阻滞留管镇痛、首例神经阻滞麻醉下的腹膜透析置管术。这些麻醉新技术在凤庆县的应用,既满足了手术需要,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又降低了麻醉风险。

口腔医院蔡华雄医生调研发现,凤庆县口腔科根管治疗技术较为落后,现代化的根管治疗理念尚未建立,科室的设备陈旧老化、缺乏先进的设备及材料,治疗手段少。在驻点期间,他分秒必争,开展了“橡皮障隔离技术”、“热牙胶充填术”等现代根管治疗技术,填补了凤庆县的医疗技术空白。

附属第六医院曹务腾医生在临沧市县级医院中率先开展恶性肿瘤影像分期,采用国际AJCC指南,给每一位肿瘤患者带来精准的术前影像评估,完成了凤庆县人民医院一系列新技术,包括直肠磁共振成像、开展小肠造影(CTE、MRE)技术,填补凤庆县级医院技术空白。自5月开展首例直肠MRI扫描以来,现已累计完成数十例,据县医院和昆明医科大学手术医生反馈,其影像分期和手术所见一致性极高。

二、培训新理念,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输血”的同时,更要“造血”。专家们在带去技术的同时,更着重把技术留下,培养一批本地的优秀医疗队伍。他们身体力行为患者诊疗、手术,积极通过门诊、手术、理论授课等一切机会,面对面、手把手地向当地医生示范新技术,传授前沿知识,传播新理念,恨不得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所学所长都传授给当地医务人员。

“我的任务就是把舒适化医疗带给凤庆人民”,邢蔚医生说,诊疗过程舒适化的优点不仅仅在于使患者看病有尊严,还能降低患者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恐惧焦虑等的发生率。她积极开展业务培训,还利用现有的超声设备,进行超声可视化教学,把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推向基层。由于临床获益明显,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这一麻醉新技术在凤庆县人民医院正在顺利广泛推行,麻醉相关的舒适化可视化医疗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附属口腔医院先后派出口腔内科蔡华雄教授、修复科廖维立医生、牙槽与种植外科钟娟医生进行每人一个月的帮扶工作。钟娟医生针对凤庆县口腔科医护之间配合不够默契、口腔护理培训不足的情况,在口腔科内多次在科室开展四手操作培训,在驻点的一个月内她开展了9次示教手术,组织了病例讨论10次,学术讲座3次,加深了口腔科医护四手操作观念,工作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蔡华雄医生在繁忙的临床带教之余,举办了系列学术讲座和新技术培训,如《Cad/Cam数字化在牙体牙髓治疗的应用及临床分析》、《冠根一体化治疗》、《老年牙髓根尖周病治疗特点》及《新型镍钛根管预备系统介绍》等,给医护人员介绍当前根管治疗方面的新技术、新进展。廖维立医生发现当地口腔科对全冠的预备技术标准不够重视,预备体存在边缘不清晰、聚合度过大等问题,当地医护人员对全冠及嵌体的预备技术是一个亟待提高的环节。于是,他通过一对一的带教及集中示教等培训方式,结合真牙模型讲解,让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全冠预备技术逐渐趋于标准化。

附属六院曹务腾医生利用各种机会宣传“超越影像”理念,对所有恶性肿瘤患者按照国际指南进行临床分期,为医院MDT及患者提供术前指导、预后分层。他还积极为科室及医院开展系列讲座,立足基本解剖、基本病变、基本诊断思路,并积极参加院内胃肠肿瘤MDT会诊。

8月,附属第一医院祁少海副院长、温杰处长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扶贫小组到凤庆县第二人民医院考察并指导该院新院区建设工作。

经专家们积极联系,在我校以及各附属医院支持下,凤庆县人民医院首次迎来国家级“临床护理教学新理论和教学技能培训班”,首次举办临沧市麻醉学分会三届四次学术年会,连续开办多期专项培训班,“临床科研能力提高和转化医学前沿进展培训班”“临床师资教学能力培训班”,临沧市、凤庆县各医疗机构共计74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培训。系列讲座和培训版的陆续举办,给凤庆县人民医院带来了新技术,更带来了治疗理念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引导他们在新理念下不断学习、探索、创新。

三、搭建新平台,多措并举、多方协力整合帮扶资源

驻点专家充分发挥桥梁作用,着力于整合各方帮扶资源,搭建了对口帮扶凤庆县的长期帮扶平台和有效机制,汇聚了全校及社会各方的帮扶资源。

邢蔚医生争取到迈瑞公司投放一台新型麻醉专用超声机到凤庆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免费长期试用,促进双方长期合作,将该科办成滇西南地区基层麻醉科超声教学培训基地。

曹务腾医生帮助建立了国家高性能设备影像示范中心凤庆基地,为凤庆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7月23-26日,在曹务腾医生联系下,附属第六医院党委委员、院长助理姚麟带领医疗团队到凤庆县人民医院开展帮扶,积极推进“国家高性能设备影像示范中心-凤庆基地”建设。周智洋主任还代表附属六院向凤庆县人民医院捐赠了多册放射领域学术专著。

在邢蔚医生的联系下,9月6日-9月8日,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主任曾维安教授和孙逸仙纪念医院麻醉科主任曹铭辉教授率领6位专家参加由凤庆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承办的临沧市麻醉学年会,带去麻醉专业大咖的支持,也给基层带去了新理念。

邢蔚医生与凤庆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共同设计研发了《一种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练习装置》,并与深圳迈捷生命科学有限公司取得了合作,共同提交了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型专利的申请,目前已进入受理阶段。该练习装置的实际生产也进入了工业设计阶段。

在学校联系下,2018年附属第七医院与凤庆县人民医院签订了对口医疗帮扶协议,副院长张常华教授被凤庆县人民医院聘为院长(挂职)。一年来,附属第七医院先后6次派出临床和管理团队到凤庆人民医院工作,带教查房160余次,带教手术48台,疑难病例会诊讨论62人次,下乡义诊3次。开展专题讲座、三基三严等培训98场次,受训数千人次。同时,接收3批次25名中层干部短期轮训,接收3批次15名业务骨干为期3-6个月的进修学习。引入ERAS理念搭建了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围手术期管理。指导开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新技术新项目30余项。在附属第七医院帮助下,凤庆县人民医院还首次设立消化医学中心暨危重儿童、新生儿救治中心,病理诊断中心。附属第七医院还为凤庆县人民医院开通了远程医疗系统,预计每年可培训凤庆医生1500人次,为当地真正留下了不走的医疗队。

学校高度重视凤庆医疗帮扶工作,积极支持,多措并举,汇聚起“一人帮扶,全校参与,社会助力”对口帮扶格局,除了派驻专家外,各大附属医院许多专家也纷纷参加到各批次的医疗帮扶组团中,展现了中山大学医科的综合实力和救死扶伤的情怀。

四、展示新担当,传播中山医人的家国情怀和医者风范

凤庆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边远地区,境内均为山区峡谷,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就医质量得不到保障。许多患者群众从乡镇到县城就医要翻山越岭,历经几个小时车程,殊属不易,危急重症的患者求医治病要跨越千山万水到城市医院,更是千难万难。

“帮扶要帮到点子上”,精准帮扶不仅要找准方法,更要帮准对象,帮到最需要帮助的群众。中山大学医疗专家主动到最基层去,让长年居住深山里的患者得到有效治疗,让一个个因贫困而常年生活在黑暗中的盲人得到救治,重见光明。专家们利用周末的时间,翻山越岭,路途颠簸,不辞辛苦驱车三个多小时90多公里到凤庆县郭大寨彝族白族自治乡,深入干马村、团山村等少数民族聚集地,送医送药上门。他们利用周末参加凤庆县幼儿园及县环卫工人的口腔义诊及宣教工作,为群众检查口腔疾患、做卫生宣教,免费开展龋齿治疗、拔牙手术、小儿牙髓炎及根尖脓肿应急处理等诊疗工作。眼科中心李永浩建立和完成了少数民族俐侎人群的眼盲情况调查研究,进行了贫困地区郭大寨乡小学480多名小学生的近视防控工作,并将建立云南省少数民族基础眼保健筛查基地。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中山大学扎实有力的支持、驻点专家接续奋斗及社会各方助力下,凤庆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技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均迈上了新台阶,在云南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成绩排名第一。医疗专家们践行着中山医人“救人救国救世”的家国情怀,为边疆群众送去了健康福音,向基层医务工作者和群众展示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风范和时代担当,为持续深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建设健康凤庆做出了中大人的贡献。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